邢耀圣
摘 要: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等各個行為不夠成熟,但小學又是學生樹立人生觀的重要時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引導他們更好地樹立三觀。而德育教育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有非常重要聯系,品德是學生核心素養中至關重要的一種。本文就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展開討論,分析德育工作的現狀,提出一些在實際教學中的方法,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德育
學生們在小學時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將會影響一生的發展。因為該階段學生們的心理、生理都未成熟,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要在家長和老師們正確引導下形成,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不僅有語文數學英語,還還包括基本的生活常識,生活技能,尤其是為人的品德,這些就是核心素養下需要學習的東西。小學時期,學生們的自控力很差,老師要更加注重對他們的引導,把知識的學習和品德形成結合起來,把書本和生活結合起來,為孩子們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教育表面化
許多的學者和專家都認為,德育是教育的前提,并提出這樣的勸誡--在小學低年級教育過程中,如果認為德育不重要,在課堂上搞搞形式化,終究是誤人子弟的。而在班級管理中,現在部分教師的德育教育留存于口中,沒有實際措施,如班上后面的那塊黑板,那塊本來是為了宣傳道德品質,顯示學生們個性化的東西,常常是被用來畫成績升降曲線圖了。
(二)德育模式簡單化
隨著國家的不斷向前發展,教育部門在教育大綱上做出了很多的革新,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一次次新課改的推進深入,小學德育教育也在緊跟著改變,不斷地創新著教育的理念以及方式。然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很多教師教學工作仍然遵從傳統的模式,學生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課堂上仍然會出現老師和學生思維分叉的尷尬局面。還有的老師甚至錯誤認為德育就是死記硬背,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反復背誦句子,卻沒有講明做人做事的道理,教給他們真正能學以致用的思想,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們產生厭倦的情緒,不會讓學生們真正接受好的思想,不會讓學生們真正樹立好的道德品質。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的德育開展措施
(一)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
教師在工作中要注意以身作則。尤其是在小學學生們的眼中,老師的形象通常是光輝而偉大的,不怕家長怕老師,不欣賞家長欣賞老師是學生們的常態。老師們的一些日常行為,包括口頭表述、行為習慣、形象氣質等等,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也就是說老師平常的言談舉止對學生而言都是一堂堂生動的德育課。在老師和學生們朝夕相處的時間里,老師們的三觀,都會落入學生們的眼中,印在他們的心里。身正為范。所以,為了成為學生們的好榜樣,我們老師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盡量做到不隨便發脾氣,不隨便遲到,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等等,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只有這種眼見為實的真實體驗,最能給學生直擊心靈的教育和引導,達到課堂上的常規德育教育所不能達到的效果[1]。如在開展德育中的愛國主義教學時,教師本人就可以以自己為例子,講解自己是如何愛國的,講解自己選擇當老師的初衷,如為祖國基礎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等等,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師的影響下得到提升。
(二)創造良好的班級德育氛圍
老師在班級中引導營造出良好的德育環境,可以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效率提高。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往往是可以培養出具有優秀道德品質的人才的搖籃。老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更多道德品質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我修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寓教于境”。比如,在一堂德育課堂上講述關愛殘疾人,我們可以把課堂作為真實的情景模擬,在教室里設置一些障礙物,讓學生蒙上眼睛,自己試著走一走,體會盲人在生活中的不方便,這樣能更好的懂得設身處地的對待他人,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心,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心,一顆真正善良的心。又例如“在上學的途中發現公交車上有小偷大家都視若無睹”、“校園暴力”、“碰到扶老奶奶過馬路或者讓座”等行為,學生可以進行記錄并且寫出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認識和見解,并且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該怎么去做。然后在課堂中定期進行討論分析,讓大家一起發表對同一件事情的見解,教師進行引導和觀察總結。這種通過觀察到記錄到分析再到討論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同時教師也能夠從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指導和幫助,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全面的發展,從而使他們的核心素養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平等交流,善于激勵
不論什么樣的學習內容,老師們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們掌握知識。教師更多地是一個啟發者、是一個督促者,更要當好一個鼓勵者。老師們用心和學生交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鼓勵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肯定每一個學生的成績,會為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帶來很大的動力。老師們不要讓自己處于一種在上的狀態,教師應該與學生在教學中亦師亦友,這樣的關系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尤為重要,給予學生們更多的尊重和寬容,不僅讓學生們感到了溫暖和愛,感情營造出來的氛圍,還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去懂得道德品質的價值內涵[2]。
三、結語
核心素養下的德育教育開展,老師們要以身作則,去了解學生們的情感和學習需求,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培養他們成人成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琛智.探析核心素養下進行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財富時代,2020(08):89-90.
[2]袁梅.淺談核心素養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J].南方論刊,2020(0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