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精髓,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傳統文化要素,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相關問題和策略加以研究,目的在于進一步引導高中語文教學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傳統文化;高中;滲透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精準化學習和感悟傳統文化的能力,為了保證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進一步宣傳和繼承,有必要對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加以研究。
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設置不系統,不科學
第一,教學內容缺乏對傳統文化的系統性梳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并沒有設定專門的課程標準,同時也缺乏關于傳統文化的單獨的教材,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關于傳統文化的滲透性教育依然停留在對古典文言文和古代詩詞歌賦的學習上,并且對學習內容未能進行條線性梳理,只是停留在碎片化的教學層面,由于缺少嚴密的教學內容體系,導致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關于傳統文化的滲透,面臨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第二,學習面過于狹窄和泛泛。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強調面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當然是停留在作品創作的背景、作者簡介、文本含義等方面,而關于作者文學創作理念、個人情感的表達方式以及學生對作品的二次加工、寫作學習和文學交流討論等在教學中則很少體現。還有部分教學內容安排廣泛地搜尋各種古代文學、哲學、史學等內容,對其加以組合展開教學,但在這一過程中,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差異和身心發展水平,最終只能導致教學缺乏針對性。
(二)學生對古文工具書過于依賴
如今電子產品大量出現在高中學生手里,由于學校開展傳統文化的學習主要是對古詩文的學習,學生為了更好地理解古詩文,會習慣性地使用一些電子產品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但這些教學輔助工具由于經過了智能程序設置,其中包含了考試所需要掌握的大量內容,導致學生經常將其作為考試應試資料來加以利用,缺乏了學生對古代文化的自主理解和深度感悟,同時對于古詩詞中的獨特表現手法和具有的深層魅力缺乏親身感知。長此以往,學生對古代文化的學習缺乏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這早就已經失去了高中階段傳統文化在課堂中滲透的最主要的意義。
(三)教師的教學素養有待提升,教學方法較為陳舊
目前,大多數高中教師在高中課堂上對傳統文化加以滲入,主要還是通過傳統的一本語文書、板書口授等形式。學生長期接觸教師的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自然對語文的學習,尤其對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傳統文化的學習感到厭倦。此外,部分教師由于自身傳統文化素養有限,對教學中經典作品的解讀存在不當之處。目前,我國對傳統文化的研究具有眾多理論學派,各方表達的觀點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分辨,結合當今的時代特征和我國開展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來展開。憑借教師的主觀臆斷甚至罔顧現實實際來對傳統文化加以盲目推崇,將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對策
(一)不斷深挖語文教材
作為高中語文教材傳統文化學習的重中之重,古詩文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古詩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接受,受到大多數學生的歡迎。同時古詩文中還蘊含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道德文化,表達了古人先進的思想觀念,對學生今后一生的發展具有很大幫助。因此,教學內容體系中,應該要求語文教師不斷深挖每一篇古詩文中的文化精髓和傳統因素,將傳統文化的教育重心轉移到傳統文化理念、作者文學底蘊以及文化教育上來,以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民族意識。例如,從韓愈的《師說》中,不僅要解釋文本的意思,同時還要相應地提煉出古代學生求學的原則以及我國古代尊師重教的教學秩序,從而讓當代的學生學以致用。
(二)高中教師在教學中應進行知識延伸
為進一步使學生擺脫枯燥的學習,降低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程度。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只有學生真正熱愛上傳統文化,教學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為此,教師應在課堂中靈活拓展教學內容,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傳統文化知識延伸。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和作者不同階段的人生履歷。在學習杜甫的某一篇作品時,還可以讓學生初步學習一下杜甫同一時期的其他作品,這樣,學生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在進行文學創作時的處境、心情,并結合作者的文學創作手法,加以深入學習,并經過自己的二次加工,在課堂上展開充分交流討論。
(三)不斷提升高中教師傳統文化素養
高中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真正學好用好傳統文化,自己首先要對傳統文化有較深層次的理解,對于國學教材的相關編輯工作要有所掌握,并靈活運用到課堂中去。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針對當前的這一緊迫任務,對高中語文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傳統文化培訓,使其對傳統文化具有一定的知識積淀,并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例如,教師可以充分里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技術播放有文章相關的視頻解說和影視資料,以此來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和理解難度;同時可以通過合理利用情景演繹的方式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情景再現,讓學生充分理解文中相關人物的角色,并通過自身角色扮演來產生更深的體會,從而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產生興趣。
三、結語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正在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新時代,對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教育部門和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高中學習階段傳統文化對學生將來所產生的深遠影響,通過采取靈活的方法,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積極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參考文獻
[1]嚴華銀.論傳統文化與語文教育的融合[J].中學語文教學,2017(06).
[2]陳曄.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10)
作者簡介:
姜陸陸(1983-),女,漢族,吉林梨樹人,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