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商務行業正在快速發展,相應的人才培養工作逐漸改革創新,按照雙創項目導向的理論指導,教師應結合市場發展需求進行教學改革。本文分析了電子商務教學存在問題分析,并從加強實踐性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成果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電子商務教學結合雙創項目導向具體改革對策。
關鍵詞:雙創項目導向;電子商務;教學改革
引言
傳統的電子商務教學中重視理論,對實踐能力的培養較差,并且電子商務的發展、研究中知識更新速度快,如果沒有實踐進行學習輔助,將會使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因此,高校加強了對創新創業的重視程度,但高校在教學改革中實行創新創業理念時,由于發展時間較短,改革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改進注意。
一、電子商務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能力參差不齊
電子商務這門課程研究起步較晚,這方面的專業教師較為稀缺。目前多數教師的理論知識十分豐富,但其自身對于電子商務的實踐經驗并不強,有部分教師沒有親自參與過電子商務的運營和宣傳。而且,在電子商務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之外,還需要在生活中關注電子商務知識的更新學習,以及了解國家對電子商務行業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對于電子商務這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學如果只依靠紙上談兵、沒有完整的教學知識體系、教師以及學生都沒有經過實踐的訓練等,很難起到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環節有待完善
電子商務屬于新興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容易出現教學環節單一的問題。電子商務研究起步較晚,于2000年之后正式開展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教師在教學中主要利用多媒體的課件進行講授為主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不能體現電子商務這門學科的特色,在實踐教學中高校會設置電子商務實訓室,但實訓環境與行業發展聯系較差,在高校的低年級學生學習中,不能開展校企合作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很難激發創新思維,導致教學中理論向實踐的轉化效果較差。
(三)教學內容缺乏新意
目前電子商務的教學內容缺乏新意,主要表現在:首先,相關的理論知識研究更新,導致教材更新落后。電子商務在發展中,會出現一些新的現象被專家們研究,在確定研究成果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將其修改進教材,導致課程內容更新較慢。其次,教師在上課教學時,選取的教學案例缺乏時效性。多數教師會選擇更加經典的案例作證教學知識點,很少使用時下熱門的電子商務案例進行分析,教師會認為這種教學案例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使用比較謹慎,這并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電子商務教學結合雙創項目導向具體改革對策
(一)利用互聯網整合擴展教學資源
教師在教學改革中應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利用互聯網整合擴展教學資源,用以滿足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需求。例如,高校可以聯合專業教師建設教學專題網站,通過更新教學資源、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案例、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信息等,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學生能在學校的資源庫中查找到自身需要的學習資料,如教師的課件、電子商務行業的最新政策等。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應主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應加強使用討論教學法。教師以往在教學中會使用講授教學法為主,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通過設計問題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或將學生進行分組布置課程項目,能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思維培養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進行分組,讓學生在課后時間,為期一周分析“電子支付軟件的支付運行流程”等內容[1]。其次,教師應在課程中設計項目驅動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將項目貫穿整個學期,幫助學生利用學習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例如,教師可以創建教學項目“我要開網店”,讓學生模擬如何在淘寶平臺上運營一家網店,學生準備售賣什么類型的商品?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如何進行網店的營銷與推廣?讓學生在項目中能體現教學的知識點,并最終寫一份心得體會。
(三)創新教學成果考核方式
為加強實踐性的教學,高校應創新教學成果考核方式。高校應更改傳統的理論考核的考核方式,例如,高校將學生的課程成績考核方式,更改為理論知識占總成績的60%,實踐成績占40%,這種綜合性的考核方式。實踐成績主要由教師進行打分和評價,并且進行小組之間的互評作為輔助性評價,多個主體進行打分評價能較為公正的給與評分。這種教學成果考核方式能更加準確的體現學生的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根據學生的實踐項目完成情況,能更好的進行工作總結,在下一個教學階段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并在期末考核中針對學生的實踐項目成果,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
(四)加強實踐性教學
加強實踐性教學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加強校企合作,通過高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使校企合作能擴大對學生的覆蓋面,即不限制于大四的實習生,企業在寒暑假的時間段可以接收高校的低年級學生進行兼職,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知識[2]。例如,在浙江省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校與義烏市國際商貿城集團開展校企合作,師生團隊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業務開展平面設計服務、網點外包服務等,學生可以與商戶開展對接談判,在較為真實的實踐環境中,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企業內學習到的實踐性內容,反作用于課程內容的預習,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電子商務課程的知識點,經過大學四年的實踐經驗積累,能幫助學生養成較強的電子商務實踐能力和培養學生電子商務行業運營的思維方式,實現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目標。
結語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社會需要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電子商務高素質人才,高校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通過使用有效的雙創項目改革對策,能有效的提升電子商務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在收獲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與社會崗位形成對接,為社會提供綜合性電子商務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妮妮.基于創業體驗的中職電商雙創教學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20(47):82-83.
[2]鄭勝英.雙創背景下高職“電子商務”課程改革研究[J].電子商務,2019(08):71+94.
作者簡介:
陳文學(1979-),男,安徽阜陽人,本科,電子商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