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世璐
摘 要:方程是根據各個天平的狀態,寫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與不等的比較中,學生進一步體會等式的含義,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和創新能力,有助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身感受數學的價值。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堂全新的數學概念課,也是數學思維的一種提升。本文將對方程的意義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做細致的分析和思考,希望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一些幫助和引導。
關鍵詞:方程;數學思維;優化
方程的意義是學生在已經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數,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式子表示數量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將為要學習的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及列方程解應用題打下基礎。他們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會產生舊的數學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充分的信任與肯定;對于多樣化的借鑒、反思及優化上,需要學生間的交流、探討和教師的組織與引導。
下面我們將展開對方程式教學應用的調研
本文引入教學內容:青島版數學五年級上冊49-50頁。
一、教學目標
(一)初步認識等式,理解方程的意義,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二)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表示數量關系的過程。
(三)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方程的含義,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天平。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認識天平
首先用課件出示小時候玩蹺蹺板的圖片,讓學生談談玩蹺蹺板的感受。
其實在生活中,還有一樣物品與蹺蹺板長得很像,它可不是用來游戲的,而是用來測量的,它就是天平。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讓學生從蹺蹺板與天平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在中間有一個支點,都靠力臂兩端的重量來達到平衡。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天平比較陌生,而蹺蹺板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以此導入,形象生動,學生容易找到舊經驗與新事物的聯系,形成表象)
(二)合作探究,認知方程
1、直觀演示 ?先介紹天平的原理,然后用天平演示稱量水杯無水和有水時的質量的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知天平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過程,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用字母表示未知數,讓學生經歷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建立了以下素材:100+x>200,100+x<300,100+x=250。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演示活動,在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得出上面的式子,為下面的分類討論環節做準備,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分類比較 ?讓學生自主對“40+12=52,100+x>200,100+x<300,100+x=250”四個式子進行分類。然后著重討論“相等與不相等”的分類,引出等式的概念,接著再讓學生比較40+12=52與100+x=250的異同,引出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最后出示一道練習題,讓學生判斷哪些是方程。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分類比較,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層層遞進,達到理解方程意義和掌握方程判斷方法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對比、概括能力和發散思維。)
3、合作探究 ?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討論“等式與方程有什么關系”,小組交流,最后總結出結論: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愉快的合作、探究、交流過程中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
(三)練習應用,鞏固新知
1、已經學習了什么是方式,現在讓學生自己寫出一些方程來,然后進行展示,讓其他學生們一起判斷寫的方程是不是正確的。
2、根據數學情景寫方程,出示幾個簡單的數學情景,讓學生自主寫出方程(如:樹上原來有x只小鳥,飛走了5只,還剩6只)
3、根據方程寫出數學情景,讓同學們根據自己寫方程環節寫下的方程,自己編寫數學情景,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然后請幾位同學說出自己的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1)、檢測學生掌握新知的程度,鞏固新知,讓學生都能學有所得(2)學生通過尋找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也為后面學習解方程打下良好的基礎。(3)逆向訓練有助于學生開闊數學視野,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和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學以致用,拓展延伸
針對學生的認知點,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實踐運用知識,設計了以下練習:
直觀練習題:先出示幾個直觀判斷題,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畫√,不是方程的畫×。
提高練習題:給下列式子進行分類,這些式子包括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和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含有的未知數不僅僅只是x,還含有y和z。
拓展練習:給大家一些數學情景題,讓學生根據情景寫式子。該情景包括方程式子的情景和普通等式的情景。
(設計意圖:課后的思考,豐富了同學們的感知,形成了同學們的能力,也讓同學們通過練習提高學習能力。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五)文化熏陶,拓展提升
向學生介紹方程的歷史形成和發展過程,豐富學生的數學文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設計意圖: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個數學知識的形成都凝聚著人類智慧與汗水。因此通過這部分知識的講解,學生對方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鉆研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