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婷
摘 要:勞動教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基礎。培養小學生勞動素養是我國教育總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小學生自身勞動素養欠缺,學校勞動教育滲透不足。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其良好的勞動品質,本文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探究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勞動教育。
關鍵詞:小學英語;勞動教育;實例探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的工作要求。作為一線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這不僅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
一、梳理文本,確立勞動主題
筆者所在的學校使用的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思維小學英語》,這套12冊的教材蘊含豐富的文體和主題,很多內容與勞動教育息息相關。新時代勞動教育主要表現為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職業體驗勞動、設計制作等創造性勞動等形態。基于此原則,我們可以歸類整理出以下三個勞動主題:日常性勞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性勞動,圍繞生活能力、社會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整合勞動教育。在確定勞動教育主題之后,我們可以根據勞動主題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
二、巧學詞匯,了解勞動意義
針對包含日常性勞動主題的內容,我們可以通過詞匯學習滲透勞動教育,讓學生了解勞動的意義。例如2A Chapter 4 People at work 這一單元中學生就會學到很多職業類單詞,包括doctor,nurse,cook,policeman,policewoman,waiter,waitress,housewife,詞匯豐富,涉及到各行各業。學生會通過教材的圖片來了解這些職業,但沒有文本來介紹職業具體的工作,為了讓學生對勞動類型有清晰的認識,深刻理解勞動的內涵,筆者在教授這些詞匯時,特意設計了一個以housewife為主人公的小故事。首先出示一張房間很亂的圖片,問同學們是否喜歡這樣的房間,他們都說不喜歡,然后請出今天的主人公——a housewife,經過她的一番打掃,房間煥然一新,滲透housewife的職業特點及工作地點,讓同學們認可housewife創造的價值,隨后housewife有點餓了,然后走進一家餐廳,看到a cook正在做飯,她就坐之后,a waiter 端來了一杯水,她點餐之后,a waitress送來了餐。她飽餐一頓之后,在回家的路上被a thief 偷了包,她的緊急呼救聲引來了a policeman 和 a policewoman的幫助,the policeman去追小偷,the policewoman 留下來幫助她,因為housewife 受傷了,所以需要撥打120救助,于是a nurse 前來救助這個housewife,并將她送至醫院,在醫院里,a doctor 接診了這個housewife。同學們通過這樣一個故事自然地習得了職業的單詞,同時了解了每個職業的具體工作。課后可以讓學生去詢問自己父母的職業,了解他們的勞動內容,激發學生對職業的向往。
三、角色扮演,認同勞動價值
針對包含服務性勞動話題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去親身體驗,從而理解職業所創造的勞動價值,增加職業認同感,提升社會能力。縱觀整套教材,不難發現很多對話和故事都是發生在不同職業者身上。例如在5A Chapter 3 What's the matter? 這一單元的A部分,描述的場景就是病人去急診室就醫的情形,角色有醫生,護士和病人。課上學習的時候可以準備好道具,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了解醫護人員的辛苦,表達對他們的敬意。6A Chapter 5 Special things這一單元的A、E部分學習的都是攤販與游客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扮演攤販和游客,讓學生討論攤販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才能留住更多的游客。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在2A Chapter 4 People at work中讓學生扮演fireman,模擬救火的場景,在4B Chapter 6 Ordering food讓學生扮演waiter或waitress,模擬點餐;在6B Chapter 5 An interview for a new school 可以讓學生扮演面試官,模擬面試的情景。
四、布置任務,提升勞動素養
英語學習的內容不能僅限于教材,而應以教材為依托,拓展更豐富的體裁和領域。針對含有生產性勞動主題的內容,教師可以科學布置任務,開展項目研究或項目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基于項目活動的勞動教育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完成項目。學生需要圍繞要完成的項目進行分工合作,開展勞動,整個過程中,既有體力勞動,又有腦力勞動,讓學生在完成一個個項目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提升勞動素養。
5B Chapter 4 Advice on eating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如何給出他人健康的飲食建議,在學習完Food pyramid之后,學生對每種食物的每天攝入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在本單元的F部分同學們學習了制作Egg salad sandwich的步驟。基于此,同學們可以開展以“Healthy Food”為主題的項目活動,每一小組制作一種健康食物。首先小組經過探討確定制作的食物以及所需的食材,其實是準備食材,最后是完成食物的制作,在制作過程中,要對過程進行英文描述。讓學生在體驗勞動成就的過程中提高廚藝技能,同時能夠輸出語言,借助“First,then,after,finally”等詞匯來體現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相信這次勞動體驗一定能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語是語言類教學,完全為了滲透勞動教育而忽略語言知識也是不可取的,而將二者有機融合,才能體現英語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著眼于學生語言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更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和情感。
參考文獻
[1]黃虹.(2020).例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勞動教務.小學教學設計(J),9,35-36.
[2]黃鳳英,劉夢影.(2020).項目式學習:城市勞動教育新樣態.中小學德育(J),9,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