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露
摘 要:現階段的種植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應用存在著不合理之處,從而影響了德育課程教學的質量效果。為能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創新方面要加強重視,基于此,本文從理論層面就中職德育教學拋錨式模式的應用作用以及問題和措施詳細探究,希望能有助于實際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德育課程;拋錨式模式;教學問題
為能有效提升德育課程教學的質量水平,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的推進當中,要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展開教學活動,結合學生德育素質的現狀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積極應對,這對實現高質量教學目標才能起到促進作用,為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打下基礎。拋錨式的教學模式應用,能對學生學習德育的內容有所裨益。
一、德育教學拋錨式模式應用作用和問題
(一)德育教學拋錨式模式應用作用
中職德育課程教學中,為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這就需要在實際教學活動的推進當中,將拋錨式的新模式加以科學應用,這對德育教學改革理念的踐行有著促進作用[1]。新的教育改革的發展形勢下,中職階段的德育課程教學的創新也是比較重要的,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在教育改革的發展當中,教學模式的創新是關鍵,要能結合學生學習的需要,發揮拋錨式的模式優勢,為德育教學改革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拋錨式教學模式在德育教學當中科學應用,這對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發揮著積極作用,讓學生能從新的學習方法應用下吸收德育的知識素養,為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注重課前教學以及課堂教學和課后教學的過程,這對學生全過程的學習德育知識提供了方便,從而保障教學有效性[2]。
(二)德育教學拋錨式模式應用問題
從當前中職德育教學中對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情況能發現,由于教師對這一新的教學模式理解不全面,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從幾個層面進行闡述,如在教學中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沒有結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積極創新,缺乏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這就必然會對學生綜合學習素養提升起到不利影響[3]。再者,德育課程教學中在應用拋錨式的教學模式時候,沒有按照科學的教學設計原則執行,使得教學的程序上存在著混亂的現象,這對實際德育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教師對課堂主體角色定位不準,干擾了學生能力培養,也對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良好呈現產生了很大程度影響。
二、德育教學拋錨式模式應用措施
教師在中職德育教學活動開展當中,在對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中,為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這就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舉措,以下教學措施的實施要充分重視:
(一)教學理念創新
將拋錨式和德育課程教學相結合,受到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的創新方面加強重視,新的教學理念體現出的是開放性,所以在實際德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當中,發揮拋錨式的教學模式積極作用,才能真正為實際德育教學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德育課程的教學理念創新以及創新教學的模式,改變德育課堂教學當中的不良狀況,建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活動,通過微課導學的方式翻轉課堂,為學生自學能力素質提升起到促進作用,為學生展示學習的成果。教學中將拋錨式模式進行積極創新,調動學生對德育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綜合學習素質提升積極促進,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課堂環境,為后續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促進作用[4]。
(二)明確分工以角色為導向
教師在運用拋錨式教學模式開展德育課堂活動的時候,要注重從角色定位環節要明確,注重任務分工的合理性,有助于將各項教學活動有效推進,這對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目標有著積極意義。學生在課堂角色定位以及分工方面得以合理化落實,將學生作為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主體,通過現代化教學技術的科學應用下,發揮學習軟件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能夠在錨點視頻的觀看下,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分組探究,促進學生從合作當中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水平。通過遷移拓展以及思維的訓練方法的科學應用下,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能發揮積極作用。通過課堂角色的有效定位和分工,讓學生能夠抓住錨點知識內容展開探究學習,有效提升學習的質量。
(三)層次化設計促進學生探究
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過程中,為能有效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要充分重視,要能從學生個體差異的角度出發,在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突出層次化,如進行分層化設疑,調動不同學習層次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為學生綜合學習素養提升起到促進作用。為能帶動學生對德育知識的高效學習,教師需要為學生精心準備“錨”點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中能產生疑惑,從而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預判,通過不同層次問題的準備,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內化,這對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目標有著保障。另外,從評價的環節也要能實現層次化,鼓勵學生能夠敢于挑戰,對德育知識的學習充滿信心。
(四)聚焦要點提高學生動力
教師在為學生開展德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重通過“錨”來啟發學生思考,以及引導學生實踐,讓學生能真正的將的理論性的德育內容進行內化,從而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綜合學習素質提升。通過“錨”來啟發學生思考,對學生思辨能力進行培養比較重要,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以及分析和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不斷提高社會公共意識,通過具體的案例融入來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
三、結語
總之,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德育課程內容的講述需要教師采用創新的方式,發揮拋錨式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改變傳統的德育課程教學的形式,這對學生可持續學習有著積極意義。通過上文中對拋錨式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探究,提出了相應的舉措能為實際教學活動開展起到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云.淺談如何利用中職德育課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J].傳播力研究,2020,4(17):177-178.
[2]吳一紅.信息化教學與中職德育課融合發展措施探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1):55-56.
[3]程蘭芳.例談中職德育課教學現狀、重要作用與教學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10):79-80.
[4]周劍.拋錨式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9(0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