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 要:道德與法治學科承擔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職責,通過開展深度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強化道德認知過程中的價值判斷與善惡判斷,使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緊密銜接,促使學生有更高的道德追求。
關鍵詞:深度學習;道德認知;道德與法治
深度學習所帶來的影響深入的滲透到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基于深度學習之上的深層次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使學生更有道德、更富人性、更具同理心以及更愿意遵守行為規范。學校教育中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承擔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因而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進行深度學習,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就凸顯出重要性。
一、深度學習在學生道德認知水平方面的目標
道德認知是指個體對現實存在的一些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具體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初步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等[1]。小學階段進行道德認知教育就是培養小學生對社會關系和社會意識形態意義的主觀反映,是小學生理解、掌握道德規范的重要心理形式,對小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
深度學習的目的指向具體的、社會的人的全面發展,是形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深度學習的目的是成為既具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礎扎實的優秀的學習者,成為未來社會歷史實踐的主人。”[2]在道德認知層面,傳統學習方式對于課程內容進行從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學規律,一般學生淺嘗輒止,對于問題的感知無法觸及到道德認知,而深度學習更加深入感受,注重體會,知識層面轉化為道德層面。
二、深度學習對于提高道德認知水平的作用
(一)深度學習能夠強化道德認知過程中的價值判斷與善惡判斷
深度學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習,所達到的認知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深度學習能夠讓學生更愿意遵守行為規范,能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范,意識到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范的要求,并遵守、執行這些規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守法。
深度學習使人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想法,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高,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越明白自己的無知,對于價值和善惡的認識與判斷更深刻、更多元;而缺乏深度學習的人,表現出想法單一,拒絕學習,拒絕傾聽他人意見,對價值和善惡的判斷容易表現出固執、偏執。
深度學習更進一步提升人的反思能力,通過對自身和他人思想、行為的反思,強化價值判斷和善惡判斷。學生深度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個體心理過程,還是一個社會文化過程。學生在學校情境中開展深度學習更多是在課堂、課外集體活動等“群體情境”中,通過群體互動中共同學習。通過深度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在交往中進行深入反思,對道德認知產生的道德行為進行價值和善惡判斷,更具有針對性、現實性。
(二)深度學習能夠使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的緊密銜接
道德認知是道德行為的先導,道德認知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指導人們進行自覺的道德行為選擇。深度學習包含高水平或者主動的認知加工,不是通過簡單記憶或者機械記憶的方式灌輸道德認知,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并將它們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系,進而融入原有的道德認知結構中,最終將這些新的道德認知遷移到新的情境中,踐行道德行為,從而更好的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
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尊重》中,從道德認知方面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尊重自己,如何維護自尊,不能過分維護自己,但在課程過程中往往存在只注重道德認知教育而忽視道德行為的培養,導致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產生矛盾,出現言行不一現象。深度學習的理念和方法能夠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深刻,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從表層的知識學習變得更加深入,從而使隱形知識得到有效挖掘,讓學生增強對“尊重”的道德認同,強化他們的道德意識、道德信念與道德情感,從而促進個人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
(三)深度學習能促使學生有更高的道德追求
深度學習對于道德認知的作用由淺入深涉及多個層面,在遵守最基本的社會法律、社會規范準則等社會契約之上,深度學習促使學生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在法律和規則的限制之外,以不成文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原則:如正義、公平、平等、個人的尊嚴、良心、良知、生命的價值、自由等為依據進行價值判斷。
通過深度學習獲得知識、能力包含理性而大于理性,學生不僅僅追求功能性的知識、技能,更重要的在人類的認知中包含的非理性特質,如精神、道德、價值、情感、自由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非理性特質,人類生活才充滿意義和價值。這些能夠帶給學生受益終身的品質與價值取向,事關學生日常整體生活、學習與心理各個方面,也是在開展深度學習中所必須相伴隨的、內在必備的特質。“使得生活具有趣味和意義的事情都來自道德和美,如果一切都替換成經濟利益,那么人就以新的方式退化為動物了”[3]。深度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切感受更高層次道德認知的重要意義,從而在學習中主動感知,而不是把學習變成毫無意義的、像“機器人”那樣的學習。
在中小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事關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通過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展深度學習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更是事關為國家“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么培養人”的重大問題,今后要進一步探索深度學習對于提高中小學生道德認知的作用的方式方法,推動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付玲.再探大學生道德發展“知行不一”—基于認知主義的視角[J].福建質量管理,2016(15).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65.
[3]吳永軍.關于深度學習的再認識[J].課程·教材·教法,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