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教育能夠對學生的思維、智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培養(yǎng)作用,還能夠讓兒童知識得到增長,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在小學美術教材中,將手工制作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美術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也就變得不再枯燥,學生對美術也表現(xiàn)出了更高的熱情。基于此,本文就針對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首先分析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的作用,之后對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希望通過文章的探討能夠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小學美術教學
一、引言
在當下美術教學中,手工制作受到了師生與家長們的歡迎。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手工制作既能夠起到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還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在動手操作實踐上的興趣,充分彰顯出手工制本身所蘊含的特點,調動學生自身的思考與觀察方面的能力。如此一來,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各個方面都能夠獲得均衡發(fā)展,教師應當在此方面上給予重視。下面筆者就針對相關內容精進行詳細闡述。
二、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的作用
手工制作屬于創(chuàng)造性活動,在該工作中凝聚著很多思想和活動,尤其是在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中更是凝聚著前人的智慧,將其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此作用具體體現(xiàn)為:(1)認識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中蘊含著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當利用其展開小學美術教學時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到傳統(tǒng)文化,并且還能夠傳承與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有利于小學生的個人成長。(2)激發(fā)興趣愛好。在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中取材非常豐富,在制作是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常常能夠出現(xiàn)化腐朽為神奇的現(xiàn)象,所以能夠大大調動小學生在此方面上的熱情與愛好。通過手工制作也能夠發(fā)現(xiàn)蘊含在美術教育中所具有的樂趣,對學生個人情操進行陶冶。(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借助手工制作有利于小學生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美發(fā)掘出來,還能夠將學生眼中的世界展現(xiàn)出來。所以,對手工課程進行教學時,能夠加強對小學生的引導,使其能夠認真觀察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也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
三、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合作完成手工制作
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整體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為薄弱,而部分學生更是在性格方面較為內向,通過利用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能夠鍛煉和培養(yǎng)小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為了能夠促使小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傳統(tǒng)手工制作,可以將小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組成小組,使其相互之間能夠進行合作與探究[1]。例如,當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剪紙手工制作進行教學時,先通過講解學生們能夠了解剪紙文化、歷史發(fā)展流歷程等等。之后,教師讓學生先簡單進行動手操作實踐,之后讓學生較為困難的剪紙藝術作品。此時,學生獨立完成較為困難,而通過相互之間合作分析和研究,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能夠提升剪紙效率與效果。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來,合作完成手工制作相較于學生獨立完成制作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美術素養(yǎng)能夠得以明顯提升。
(二)豐富繪畫范疇
美術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歷了歷史的發(fā)展最終形成了如今的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不要受限于教材,應當將教材作為基本課堂素材,并融入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促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具有趣味化與生活化。事實上,小學美術教學并非是為了培養(yǎng)美術家,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才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關鍵[2]。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對美術進行深入劃分,讓學生對美術的形式、功能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其自身對于周圍事物的審能力,激發(fā)出學生內心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愿望,而手工制作則使得繪畫的范疇變得更加豐富。例如,剪紙、十字繡等等也屬于繪畫,需要對結構、造型、顏色等方面進行設計,以便能夠形成具有典型特點的作品。通過該教學也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美術知識,不再局限于以往狹隘的思想。
(三)加強對學生的鼓勵
當展開手工制作教學時,應當在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肯定,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使其在動手實踐時充滿信心,也更加愿意進行動手操作。例如,手工制作需要利用到各種工具,如剪刀等等,由于剛開始不熟悉常常擔心使用工具出現(xiàn)錯誤,使得學生不敢操作,此時教師則要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操作,而且教師還會給出較為簡單的題目讓學生逐漸熟悉制作的過程以及工具的使用[3]。當學生慢慢熟悉以后,則要根據(jù)指定要求進行制作,能夠互動更好的制作效果。再比如,當學生進行手工制作時的作品和教師的要求不同,教師也不要對學生否定,而是要給予學生展示與解釋的機會,并在最后多給予學生鼓勵,使學生在進行手工制作時充滿信心。最后,還可以將所有學生所制作的手工品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所有作品進行評價,從中選擇出三幅作品作為示范作品用于展示,能夠大大滿足學生的榮譽感,對于手工制作具有更高的熱情與積極性,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手工制作能力與美術素養(yǎng)來說都能夠起到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改變以往美術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改變了以往美術教學過于枯燥的問題,能夠更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對所學習的內容也更感興趣,也會在美術課堂學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文章對于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的應用主要是從合作完成手工制作、豐富繪畫范疇、加強對學生的鼓勵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促使其能夠得以更加有效的應用,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硯玲.手工制作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9,000(002):63.
[2]朱敏.手工剪紙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教學運用[J].讀寫算,2018(18).
[3]朱薪羽.小學美術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J].美術教育研究,2017(20):176-176.
作者簡介:
茍德彩(1984年11月出生),女,大專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美術。
本文系2020年度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學手工制作的課程開設與實施研究》(課題編號BY[2020]G117)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