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功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內的合作探究以及交流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所學知識,牢固掌握數學知識。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為出發點,多方面闡述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04
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全面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積極思考和探索數學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如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創新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是目前教師亟需思考的問題。
一、合理劃分小組,安排適當的合作任務
合理劃分小組是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法優越性的前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等多方面因素來安排小組成員的構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小組一定是在學習和性格等方面互補的,只有小組成員配備合理,才能在后續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潛力,讓學生學會取長補短,不斷進步。劃分完小組之后,教師還要根據小組的情況來安排適當的合作學習探究任務,要使任務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能力相匹配。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和意義,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又要讓學生有能力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小組成員和合作任務都合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去思考和發現數學的魅力。
以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圓柱與圓錐”這一部分的教學為例,在學習本單元時,教師可以安排小組去合作探究圓柱與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之前學過計算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方法,現在大家學習了圓柱,那么大家組內討論一下應該如何計算圓柱的體積呢?”學生根據課本上圖畫的提示提出觀點:圓柱的體積與計算長方體體積的方法一樣,都是用底面積×高,即V=Sh。除此之外,還有學生提出:底面積S還可以用πr2來表示,所以V=πr2h。在學習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小組成員去發現圓柱與圓錐在體積方面的關系,進而去探究圓錐的體積公式。小組成員在合作探究后發現: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它們在體積方面存在倍數關系。通過安排適當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中,讓課堂學習更具有針對性。
二、加強對小組的指導,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一個完全放任學生學習的過程,相反,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小組更多指導,讓每位學生都明白自己在小組中的角色,明確自己在合作探究問題過程中擔負的責任,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對于個別合作學習有困難的小組,教師要給予其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引導學生從正確的角度去探究數學問題,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投入到課堂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教師要調動起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控好小組合作學習的進度,使合作交流的過程更加規范,學習的效率更高。除了組內合作之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探討,讓更多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以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百分數的應用”這部分的教學為例,這一部分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增加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并掌握對應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運用百分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由于這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以及最終的探究成果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從正確的視角來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教授給學生借助線段圖等方式來簡化題意,從而正確、簡便地解決這部分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對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給出一定的指導:“我們在學習百分數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要找到單位‘1,那大家看這個問題中,誰是單位‘1呢?”在學生找到單位“1”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指點:“請大家用線段圖把題目當中給出的信息都表示出來。”線段圖是學習百分數時最常用且方便的工具,小組成員通過畫圖將數學問題層層剖析,逐步理清頭緒,投入到接下來的探究過程中。教師適當的指點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合作探究過程中的問題,激發起學生的探究熱情,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三、重視總結與反思,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并不只局限于課堂的討論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課后的總結與反思。小組成員要及時總結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以及好的學習經驗和方法,以便繼續應用于日后的合作學習過程。對于小組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組內成員要及時進行反思,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及時改正。除了組內成員的總結反思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之間進行互評,讓其他小組去點評某個小組的合作學習表現及探究成果,通過他人的視角來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以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正比例與反比例”這部分教學為例,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總結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明白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了嗎?如何判斷兩個量是成正比還是成反比呢?”可以先讓小組組內簡單討論一下,每組選擇一個代表來發表自己組的觀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建兄弟小組,使其互相點評對方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指出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以便不斷改進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及效果。
四、結語
本文主要從合理安排小組成員及任務、加強對小組學習的指導、重視總結與反思三個方面針對性地提出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小學教師的數學教學工作有所啟發,使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成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自身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宣姣.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學周刊,2021(24):103-104.
[2]杜海清.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