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花
【摘? ? 要】眾所周知,新課改指出教師的素質是決定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完善的教育體制對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應不斷為自己充電,豐富教學經驗,更新教學方法,才能讓語文課堂教學體現出新課改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改革? 解讀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60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了解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注重知識傳授的必要性,有效提高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深入課堂,全面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關注度,讓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2011年《語文課程標準》就對語文課程教學設定了清晰的目標,要以聽、說、讀、寫與應用這幾個方面作為基礎,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與個人的綜合素養,深入改革教學模式,融入創新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文字綜合能力、審美意識與思想觀念。但是,在新理念與傳統教學方法共存的情況下,小學語文課堂表現出了兩種極端現象:第一,教師仍然運用單一且落后的方式一味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缺少獨立思考的空間,難以形成學習語文課程的興趣;第二,語文課堂上出現很多“花樣”,盡管課堂氛圍很熱鬧,但是卻偏離了教學目標,不利于夯實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無法提高教學質量。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施改革是十分必要。
二、小學語文課堂改革的解讀與思考
(一)積極創新與整合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集中體現,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創新性地對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運用與整合,以此來加深學生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實施具有形象性、引導性的情境教學模式。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事先搜集一些關于小興安嶺四季風光的圖片,使學生在對這些圖片進行欣賞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從而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實現更加深刻的閱讀感受。另外,在進行情境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技術進行整合,通過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教學元素的融入,增強教學情境的生動性、直觀性和趣味性,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其次,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自主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模式以及探究學習模式進行整合,實施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實施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得到多種能力的鍛煉與培養。例如,在教學《琥珀》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對文章進行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并將琥珀的形成過程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展現。在學生完成自主學習過程后,就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活動,對自己的學習結論及自主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分享,在集思廣益中充實學習結論和完善思維導圖,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方法已經得到應用,比如創設情境、小組合作、讀寫結合、翻轉課堂等,并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教學目標為前提,合理對其進行組合與運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學方法僅僅是形式和載體,使學生真正理解與掌握語文知識,提升其文學素養與思想觀念才是根本目標。
例如,教師在講到《桂花雨》這篇課文時,由于很多學生并沒有見過桂花雨,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一段桂花從樹上飄落的視頻動畫,將作者通過文字所描寫的美麗景色直觀呈現給學生,從視覺的角度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課文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文字,從更加多元化的角度來理解課文內容。
又如,教師講解到《魯濱孫漂流記》這篇課文時,可以在帶領學生閱讀與分析課文內容之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魯濱孫回到自己的國家后所發生的故事進行續寫,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的方式更加豐富,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文字綜合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
(三)巧妙引導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探索意識
大多數時候,教師都認為引導語只要應用在課前就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了,其實不然,將引導語應用在課中也能夠幫助學生指明學習方向,讓學生對語文學習保持著一個較高的注意力,實現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思考。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語文知識以一種體系框架的形式存在于學生的腦海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先對文章的字詞、文章中心以及相關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再由問題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學習,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問題學習。這樣的問題探究模式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課堂上,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學習中。在展開此類型教學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對整個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在學生進行發言時,教師要及時做出評價,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應用一些如“你的發言很精彩”“你說得對”等鼓勵性話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這樣一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也會變得更為熱情了,在此種自信心理的催動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明顯提高,在課堂上收獲更多關鍵性的知識學習內容,這對于新型的語文課堂改革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堅持同課改共成長的理念,依據課改要求開展教學,并在此基礎上提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促使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蘆麗麗.基于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7(11):178-179.
[2]鐘婕.警惕披著課改外衣的課堂語言行為: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3(3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