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
【摘? ? 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掌握獨立思考、精準計算、邏輯證明和正確解題的能力,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實現數學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何巧妙地運用數學課堂的特點,發揮課堂的最大優勢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師需要潛心研究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 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方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80
數學是初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而初中數學對于學生而言比較抽象和復雜,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單純地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運用到數學習題的練習中。教師在密切關注學生的實操能力的情況下,也不能忽視學生對知識的解讀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從學生對知識的初步了解到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理論知識到解題中,并且能夠正確、清晰地解答問題,教師不能輕易忽視這其中的任何一個步驟。本文將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培養初中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初中數學知識比較復雜抽象,理應讓學生采用深入學習法來徹底掌握知識。然而事實是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填鴨式”地將各種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忽視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的精髓。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掌握知識點,難以掌握知識當中的數學原理,所以解題就不夠靈活,導致答題失誤,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對今后的數學學習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還有些學生為了在數學考試中能得高分,所以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將知識點背下來,在考試中進行套用。但是這種方式違背了數學教學原則,學生應該將知識“活記活用”而非“死記死用”,所以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有意義的。在學習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提高自己的答題正確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提高自信心和對數學學習的喜愛程度,主動的學習效率比被動的學習效率高很多。所以教師應該改變數學教學方案,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在于教師,也在于學生。部分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就采用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學習效率越來越低并且成績達不到學生的理想狀態,并且沒有考慮到教材的改變和更新以及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到數學知識,使部分學生不能夠熟練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打擊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而學生方面則存在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沒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等問題。教師要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教學方案不合理
采用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或者過于傳統的教學方案都會讓學生無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無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就像是不匹配的兩塊拼圖,怎么努力也無法把學生和知識匹配到一起,學生的學習是徒勞的。部分教師只管教,不研究數學教材的更新,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無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生對數學學習不太感興趣
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面對比較復雜的數學知識是有抵觸心理的,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困難就會立即打消對學習的興趣,并且抱有消極的心態,這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有部分學生因為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干脆放棄數學的學習,課堂上睡覺,課堂下抄作業,甚至是在考試中抄襲。這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沒有太大的作用,學習它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三)學生沒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思路在走,然而他們并沒有用心的思考。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大多數學生沒有積極的思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在學習中也不經常參與討論,不進行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部分學生出現學習上的問題也是閉口不提,一拖再拖,導致學習問題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不會的知識也越來越多。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改正和完善教師的教學方案
制定適合學生特點和符合學生水平的教學方案,減輕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打基礎。結合傳統教學方案,保留其優秀的特點,如嚴謹、正規等,再創新出一套既不失傳統教學方案優秀特點又不乏創新的教學方案。這樣可以和不斷創新的數學教材和課程標準相匹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知識的授予更加全面,使學生掌握知識更牢靠,運用知識更靈活,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都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不一樣的教學模式,使用幽默教學語言,可以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使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并且獨立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完全地理解和掌握問題和答案的完整性和邏輯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課堂外教師要監督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還應該經常開展學生群體間的交流活動,讓學生進行溝通,如溝通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從而讓學生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通過改革和創新現有的教學方案,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積極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邏輯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提出與教材知識有關的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總之,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觀思考能動性,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引入全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振寧.新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神州,2011,000(010):147.
[2]陳星明.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