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茂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外先進教學方法的相互交融。自2018年起,我校加入項目式學習研究團隊,引進項目式學習,開啟了新新項目的教學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效。項目式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問題驅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進而解決問題的一種體驗式、綜合性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教學即稱為項目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原來以教師或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是一種發展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將其運用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 ?體育課堂 ?實踐研究
一、小學體育課堂運用項目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中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使學生能夠達到根據科學鍛煉原理制定并實施個人鍛煉計劃與運動處方,并能以小組形式組織和參加小型體育比賽以及制定活動計劃。”為實現體育教育活動的根本目標,《標準》進一步指出,學生需“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選擇和利用互聯網資源為體育與健康實踐服務。”
從《標準》可以看出,在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應作為學習主體在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教師則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其創設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因此,項目式教學模式運用到體育教學實踐中與《標準》要求是相吻合的,他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同于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真正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通過課前的任務準備,以一個驅動或引發性的問題為引導,貫穿整個課堂,這樣能夠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完成任務、解決問題,進行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項目式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原動力,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教學形式及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單純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接受,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理念與現代化體育教學目標、育人方式所倡導的相違和。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關于學校體育方面的論述,提出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目標。也就意味著學校體育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在享受運動的樂趣中培養學生整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站在學生興趣及學習需求的角度,依據教學內容合理借力項目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校體育教學活動中,進而有效提高體育教學成效。
例如在“耐久跑”教學活動中,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對耐力型體育課堂的排斥性很強,甚至會出現畏懼心理,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單純的“跑”肯定是事倍功半的。在一次五年級的耐久跑教學中,我設置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驅動問題”——尋寶大冒險你敢嗎?學生一聽到“尋寶”“大冒險”就迫不及待想體驗,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課上教師花兩分鐘做好安全教育和規則說明,就把課堂自主權交還給學生們。于是,各小組積極參與:分析地圖——研究路線——分配任務——開始尋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需關注學生動態、適時進行引導。十幾分鐘過去了,各個小組帶著尋得的寶物陸續回到大本營,全程1700多米的距離跑下來給他們帶來的不是“累”,更多地是成功的喜悅,這種以興趣減輕疲勞,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新課標指出:體育課堂教學要充滿活力,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式學習。項目式教學正好以小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形式開展,事先將學生分成每組4-5人的若干小組,各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任務,為共同目標分工協作,既加強成員的責任意識,又增強團隊凝聚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營造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尋寶大冒險”活動中,由于是以小組為單位記錄成績,每個小組都不甘示弱,為了小組的利益,充分展現了每一個成員的團結互助、以強扶弱、和諧友愛的良好風尚。在“尋寶”的過程中:有不小心摔倒被同伴慘扶著跑完比賽的;有為了不讓一個人掉隊,一開始就手牽手跑的;有一起喊口令(口號)控制節奏、分散注意力跑的;有跑得快的牽著跑得慢的同學“帶跑”的……這一幕幕讓人感動的場景,遠遠勝于教師苦口婆心的對學生進行團隊合作教育的效果來得快。
3.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如何更好地呈現在體育課堂上呢?我認為首要的是讓學生“發聲”,把話語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敢于、善于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在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展現出民主平等、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課堂。項目式教學鼓勵每一個學生充分表達,學會更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地創造機會,基于項目學習,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學習實踐經驗中,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與演講技巧,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參與意識。
總之,項目式教學模式變學生的被動灌輸式接受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真實發生,是今后體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這種基于項目式的體育課堂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從而較好地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能力與方法的培養、情感與態度的熏陶,有效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校體育“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的育人目標達成。
參考文獻:
[1] 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10.
[2] 張曉娟,劉佳平.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8(07)
福建省晉江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