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偉 王青云 黃永剛
摘 要:高等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水平的實訓基地建設。生產性基地的建設促進了產教融合,在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方面發揮著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功能,分析了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并給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 生產性實訓基地 產教融合
Som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for 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pecialty
Li Xiaowei,Wang Qingyun,Huang Yonggang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in the new era, but this is indispensable to high-level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The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promotes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spects of talent co-education, process co-management, achievement sharing and responsibility sharing. The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s of the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of automobile examin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1 引言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關鍵一招,如何構建教育和產業的發展融合,實現學校和企業合作互利共贏,為推動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大課題。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將教學與生產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在實現教育教學、提升學生技術技能的同時,還能為為企業輸送高質量人才。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校企合作機制,增強專業的辦學活力和綜合競爭力,解決好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中的各種問題,促進教育教學和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實踐實訓改革創新增添內生動力。
2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功能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對于人才培養、實習實訓、課程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在校企融合、工學交替、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共建校內工廠以及合作建立校外培訓基地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和推動產教融合的關鍵舉措。
2.1 完善實訓實習條件的體系化建設
以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為契機,一方面,充分整合現有校企樓實訓基地資源,同時購買生產型教學設備,完善一體化教學實訓區。在校內共建校企合作的汽車維修服務中心,推動入校即入企的的學習模式,實現教與產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師資、設備、場地、技術等資源優勢,為企業和社會開展技術培訓和教育服務,使校內實訓基地具備生產性教學、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對外技術服務等多種功能。
2.2 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在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中,通過企業調研、畢業生主要工作崗位、崗位職業能力、典型工作任務、學習領域轉化、課程體系的建設思路,同時融合汽車修理工的職業資格,實現課證融通,構建基于職業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體系。在教學內容方面,持續完善汽車發動機、底盤、電氣、空調等核心課程建設,實施理論學習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使用常用工具,完成檢測、診斷、修復故障的能力,實現“教、學、做”有機結合,達到教學過程與生產實際對接的目的。
2.3 促進專業與產業對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有利于促進專業與產業進行對接,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對于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職業素質的提升、實際工作崗位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通過汽車行業、企業的緊密合作,共制人才培養方案、共建課程體系以及共享教學資源,不斷提高和完善專業建設。通過工學交替、訂單培養、頂崗實習、校內工廠以及校外培訓基地等形式不斷深化校企融合、產教融合,實現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創新變革。
3 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現狀及對策
3.1 基地建設現狀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取得了一定的建設成果,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下面針對建設現狀談談幾點問題。
3.1.1 基地運行機制有待完善
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運行機制不健全,一方面基地建設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基地在管理中也存在責任不明晰的問題,企業在基地運行過程中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另一方面實訓基地建設運行沒有可操作性的法規支持和鼓勵政策,有時候不能充分的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利益,導致企業投入建設的積極性不足,使得基地建設成效不足,校企雙方無法形成深度合作。所以需要完善基地運行機制,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持續穩定的管理機制,確保產教融合深入、長效、健康的向前發展。
3.1.2 “雙師型”師資隊伍人員不夠
為了培養生產、管理、服務一體化復合型人才,基地人才輸出一定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精湛專業技能和高超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所以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能滿足基礎理論知識懂、職業崗位適、職業能力會的三位一體的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目前高職院校汽修教師大多是機械專業轉崗而來,少數汽車專業教師也是應屆畢業生,雖然具有一定專業理論知識,但缺少企業生產經驗,對汽車新技術的情況也不太熟悉。學校雖然有教師進企業掛職鍛煉的培養制度,但教師很多時候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沒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參與到真正的生產實踐,也就并沒有真正深入下沉企業,掛職鍛煉也就成了走馬觀花的形式,進而影響了“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3.1.3 學生實踐意愿不強,實踐教學效果不佳
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踐教學效果不佳,一方面存在將企業的陳舊簡單的操作工序搬移到教學過程之中,學生實訓操作內容單一,稍顯枯燥乏味,有些時候只是簡單重復地進行拆裝操作,技術含量不高,實訓項目相對滯后、不能與真實汽車檢測與維修相關的技術、工藝、材料進行一定的融合。另一方面,學生基礎較差,存在理論知識學不懂,簡單操作不愿做,眼高手低的情況。兩方面因素導致部分學生參與實訓的積極性不夠,意愿不強,在全員參與、全過程教學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
3.2 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應對策略
針對目前基地建設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基地建設,逐步完善運行機制,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多元化人才培養評價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3.2.1 創新基地運行管理機制
良好的基地運行管理機制,有利于激發校企雙方合作的熱情,對深化產教融合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首先需要構建完整的組織架構,包括基地的領導小組、教學工作組、實踐指導團隊。每個組別均需安排校企雙方骨干擔任組員,確保基地各項工作人員安排到位。其次,建立穩定的工作例會制度,比如每月固定召開例會,總結本月基地運行的優勢及不足,對于不足,拿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及時解決問題。第三,學校通過各項鼓勵政策,確保源源不斷的向企業輸送穩定的技術人才,比如學習的期間的政策宣傳、獎學金制度等,讓高質量的人才能長期穩定的服務企業。
3.2.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安排教師全面參與到企業生產過程中,讓教師在掛職鍛煉的過程中,不參與學校的教學等工作,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通過與企業工匠師傅的交流,真實崗位的操作,提高實踐應用技能。另一方面,引進行業領軍人物和工匠大師,或者聘用地方行業專家到校任教,成立汽車名師工作室,進而帶動整體汽車專業師資隊伍的水平。
3.2.3 構建多元化人才培養評價模式
多元的評價模式是確保人才輸出的關鍵一環。總體來說,就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結合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環環相扣,確保學生學懂、弄通、做實。具體來說,教師課前布置項目任務,學生通過視頻微課等進行理論知識自學,同時預習相關任務清單,對任務有總體認識。課中,通過教師引導講解、小組討論制定任務執行方案,并加以實施。對實施結果進行自評、組長評定和教師評定三環節,且分別占一定的比值。課后,學生參與企業真實項目,同時企業導師給與評價。最后通過課前、課中、課后的總體評價確定學生的綜合成績,實現嚴把學生考核關。
4 結語
隨著汽車行業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對于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學生的培養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實現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充分發揮基地的職能,培養出更多高水平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基金項目:
黃石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高水平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現路徑研究
課題編號:2019GHA075
參考文獻:
[1]何榮譽.基于混合所有制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產教融合辦學模式研究[J].高教論壇,2020.24(8):23-24.
[2]焦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開封大學學報,2020.34(2):52-53.
[3]曾瑜.高職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機制的研究——以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大禹現代學徒學院為例[J].四川水利,2020.5: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