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人類的數學能力也是解決現實問題而產生的。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的數學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如何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育資源來對幼兒進行數學教學,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中更是闡述和強調了這一目標的三個要點,即“發現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性經驗和興趣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可見數學學習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相輔相成的,兒童學習數學,必須要從他們生活中熟悉的具體事物入手,逐步開始數學的抽象過程,引導幼兒感知數學、理解數學、最后到運用數學,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中班幼兒、數學教育、一日生活
一、從一日生活中捕捉數學教育
羅杰斯認為:越是兒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內容,兒童學習的依賴性、被動性就會越大。只有當兒童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有關時,才會全身心投入,意義學習才會發生,這時,兒童不僅學習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會產生自覺主動地學習行為。因此,我認為要為幼兒設與生活、數學教育相適應的環境,才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
中班幼兒認識事物具有直觀、具體的特點,在一日生活環節中我采用隨機、自然的方法進行數學教育,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比如:早晨入園,我會請小小播報員更換今天的日期,從而讓幼兒知道星期的概念,并請幼兒數一數來了幾個女孩,幾個男孩,男孩女孩比一比,男孩多還是女孩多。在進餐環節,我會請小值日生幫我發碗筷,一桌發四個碗、四雙筷子,引導幼兒對應點數。組織幼兒排隊時,我會請幼兒先觀察自己前面、后面的朋友是誰,這樣使幼兒在無形中感知了方位概念。并請我會請男孩、女孩分別進行報數,并請最后一個小朋友匯報總數,從而讓幼兒理解20以內的數。帶幼兒散步時,我會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物體的形狀,如有的房頂是三角形,房子的門和窗是長方形;樹有高的和矮的,樹干粗、樹枝細等等,從中讓他們從中感知生活中各種物體有著不同的數、量、形的關系等等。通過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各種現象向幼兒滲透數學教學內容,能使幼兒親身體驗到學習數學是非常輕松有趣的,并能喚起幼兒親近數學的情感,有助于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為幼兒數學累豐富的感性經驗。
二、從游戲活動中滲透數學教育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之一,幼兒很多時候都生活在游戲的環境中。因此,我們要努力挖掘游戲活動中與數學教育相關的內容,把數學教育的目的、內容、要求融入到游戲之中,然后通過幼兒感知、體驗、積累有關的數經驗。
1.區域游戲
區域游戲作為一種開放、自由、自主的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可以按著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和活動伙伴,并按自己學習的方式、速度操作實踐,對促進幼兒身心發展起到重大作用。因為我們嘗試將區域游戲和幼兒數學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融入幼兒感興趣的區域游戲中,讓數學知識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充分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比如益智區投放了數學愛立方玩具,在游戲情境的帶領下,幼兒通過操作理解了10以內的相鄰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在積木區幼兒通過用積木搭建房子,能了解積木的形狀,在搭建過程中幼兒將積木進行寬窄、粗細、長短、薄厚等比較和排序,在游戲評價過程中,我通過介紹幼兒的作品,幫助幼兒理解例高矮、里外、上下等空間方位,形成初步的數學概念。在角色區開展的蛋糕店里“小廚師”可根據客人提出的品種、數量的要求,為“客人”制作各種蛋糕,從中感知蛋糕的形狀、大小、數量等數學概念。在區域游戲中融入數學教育內容,幼兒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并對數學知識的敏感性正在不斷增強,他們對數學活動也越來越感興趣。
2.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本身就是與我們的數學內容緊密結合的。如幼兒最喜歡的游戲“喊數抱團”,當老師說到某一個數字寶寶的時候,例如3,小朋友就要尋找到3個成員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團,依次類推,在此中不僅鍛煉幼兒點數的能力,還提高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在“小小快遞員”活動中,教師為小朋友創設面包店需要小快遞員送貨的游戲情境,每次游戲前教師提出要求,如小顧客想買五個粉色正方形的面包,請小快遞員把面包打包好送到小顧客的家,在有趣的游戲中,幼兒感知了數量、形狀。通過把數學知識融入到體育游戲中,不僅豐富了游戲情節,提高幼兒的興趣,也讓幼兒在輕松自然的游戲情境中獲得了數學的知識與經驗,感受了數學的魅力。
三、從集體教學活動中學習數學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需求開展數學活動,活動要貼近幼兒生活,營造數學學習情境,寓數學教育于幼兒的活動之中。如在開展“學習7以內的序數”教學活動時,通過情境小動物排隊,首先出示7只小動物,讓幼兒點數,并向幼兒提問從左邊數小花貓排在第幾位?從右邊數小花貓排在第幾位?讓幼兒初步理解從不同的方向點數,其結果是不同的。然后出示送小動物回家情境,幫助幼兒鞏固序數的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情境貫穿始終,幼兒非常的感興趣,而且在玩中學習用序數正確表示7以內的物體排列次序,并知道物體的排列位置會因起始方向的變化而不同。又如開展“梯形寶寶做游戲”時,通過魔術情境導入,激發了幼兒認識梯形的樂趣,在“梯形寶寶捉迷藏”的環節中,引導幼兒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學習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梯形,體驗玩圖形游戲的樂趣。然后創設情境“為小兔子鋪路”的環節,引導幼兒從不同圖形中挑選出梯形為小兔子鋪一條回家的路,讓幼兒從游戲情境中輕松的認識梯形。最后延伸到生活中的梯形,讓幼兒在生活物品中尋找梯形,幫助幼兒鞏固梯形的特征,從而達成了數學教育的目標。
通過實踐證明,數學知識與一日生活的聯系十分緊密,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并能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生活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
北京市昌平區財貿幼兒園?于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