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責任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針對目前學生普遍存在的社會責任感缺失的現象,結合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和生物學科的特點,提出如何在教學中滲透社會責任感的教育,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社會責任感;初中生物;核心素養
一、背景及問題
從古至今,在我國社會發展中不乏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從岳飛的精忠報國,到抗日戰爭涌現的大批革命烈士,正是由于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們擊退敵人,保家衛國。隨著教育部“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核心素養逐漸成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標準和導向。核心素養是科學育人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通過學習逐步形成的關鍵能力、必備品格與價值觀念。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四個方面: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因此,社會責任教育不論在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是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構成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學生每天從網上、手機等渠道獲得的信息五花八門,價值觀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學生卻越來越缺乏社會責任感,如對他人漠不關心,對國家大事置身事外,自私自利,逃避責任,社會意識參與淡薄等。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教育部也提出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理念,其中有一項就是要落實學生的“社會責任”的培養,因此加強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至關重要。
二、教學中滲透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
1.善于挖掘教材中隱形資源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除了生物學重要概念以外教材還體現了社會責任感形成的隱形資源。每篇新課的開頭,教材設計了“想一想,議一議”,如人教版七上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提到了DDT農藥的使用,由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連南極生物的體內也含有DDT,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生態系統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人類的行為也會通過食物鏈影響到其他生物的生存,人類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在章節的課后,教材還設置了“科學·技術·社會”,介紹了“生物圈Ⅱ號”。“生物圈Ⅱ號”模擬了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但是這個生態系統只維持了一年就崩潰了。這告訴我們,地球是目前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環保意識。
2.聯系社會熱點,關注國家大事
生物是一門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自然學科。生物學科源自現實生活,并指導生活實踐。教師在教學時,應將生物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如在教授八下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節“傳染病及其預防”時,傳染病的流行基本環節和預防措施是本節課的重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分為三種: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如戴口罩主要屬于切斷傳播途徑,將傳染病患者隔離屬于控制傳染源。在這種實際情境的參與下,引導學生關注實事,關注生命健康,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為他人負責!
此外,有些試題與社會熱點息息相關,教師也可以加以利用。例如,2020年福建省生物中考試題第30題,這道題涉及“稻田養蟹”的新型生態種養模式。命題者以陳星飛、張增杰發表在《應用生態學報》的稻田養蟹模式的生態經濟分析這一文章為依據,將時事熱點與科技論文結合進行命題。學生需要從給出的食物網分析水稻和河蟹之間的關系,水稻能為河蟹間接提供營養物質和棲息環境,河蟹能幫水稻去除害蟲和雜草,其產生的糞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最后,與傳統的施肥相比,讓學生作出判斷,這一生態種養模式更環保、更經濟。在關注社會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應用生物學知識去解釋生物學現象,順其自然地實現社會責任感的滲透。
3.豐富第二課堂
豐富的學習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避免“填鴨式”枯燥的教學,因此教師應在課余時間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研究表明,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學生親身參與,能夠開闊視野,在實踐中有所感悟。
如在學習了種子萌發的過程后,可以指導學生展開“污水對綠豆種子萌發的影響”探究實驗。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時刻影響著周邊河流的水質,進而影響水中生物的生長發育。通過設計對照實驗,可以得出污水處理組的綠豆種子的萌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萌發率。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水污染對生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有的動物甚至會出現畸形或死亡,從內心自發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提高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三、結語
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新時代對學生的要求,教師要在利用各種手段在教學中滲透社會責任感教育,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正確的價值觀,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董琪琪.高中生物教師對生物學核心素養的認識和實施現狀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20.
[2]白利霞.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的實踐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3]辛怡.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社會責任調查與教學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0.
注:本文系2019年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生物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探究”(編號:ZPKTY19025)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孫小玲,女,福建漳州龍海人,福建漳州華僑中學(漳州三中分校),初中生物教師,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