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教育中,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課標背景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以學定教,以構建高效課堂作為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更有趣和高效的數學課堂。首先分析當前影響課堂效率的原因,然后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現在很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中,教師會在備課的時候將所有學生需要理解的內容都準備好,課上將所有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都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學生,這種“無私”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了。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參與度低,缺少討論和思考的機會,只是一味地接受,其知識的吸收率比較低,這種教師主導的看似秩序井然的教學過程其實會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如何實行合適的教學策略,利用數學這門學科提升學生能力,培養學生思維,進而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是現在教師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初中數學相對較難,內容較為抽象、好理解,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很抽象,這就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了很大影響,進而對高效課堂的構建造成一定的阻礙。尤其是初三學生面臨升學壓力,目前,初中數學教師以考試訓練為主,忽略了方法創新和以學定教的最終目標。
二、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1.優化數學課前預習操作
教師需要重視課前預習。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忽略了預習這一教學步驟,這是大錯特錯的。有效數學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有大概的了解,并且能夠找到自己學習過程中不懂的知識,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更有針對性,學習效率更高。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預習內容一定要難易適中,否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也會間接影響課堂效率。
例如,在講到圖形的“三視圖”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知識的概念進行自學。這種圖文結合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形象,所以學生在自學的時候難度較低。但是對于平面幾何的公理、定理等內容的學習,教師就要適當減少預習的安排,因為這些內容里面涉及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學生容易在這些內容的預習上產生挫敗感。教師在引導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要讓學生把握重點知識,做到主次分明,這樣能夠節約學生的預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在課堂結合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分析問題和記憶知識的意識。教師教授過程中,第一步是演示。最好是利用板書的形式演示思維導圖,演示的過程中一定要講解每一步需要注意哪些點,每個板塊之間的推理一定要邏輯清楚,考慮全面。第二步,讓學生根據第一步的講解進行理解和學習,對不懂的過程要給予指導。第三步,讓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類似的總結和分析,畫出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教會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總結、分析問題。經過長期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形成對所有問題全面、嚴謹的思考習慣。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使用思維導圖對全等三角形概念進行講解,對其對應邊、對應角、周長、面積、對應邊上的高等元素做全面的講解分析。在講完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大家通過思維導圖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各個要素。下面大家根據我的講解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分析一下每一條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各個要素?!痹谑褂盟季S導圖對全等三角形概念中對應邊、對應角、周長、面積這些內容的分析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掌握使用規律,學會全面地分析、理解和記憶。
3.教學生愛思考、會思考,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提問能力不足。初中生對新奇的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我們要學會遵循他們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并加以引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思考能力的強弱也是其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要學會用問題引出問題,用自己的提問引出學生的疑問,并且順著問題進行思考。教師一定要掌握好提問的時機和形式,當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沒有任何思路時,當學生對問題的探討沒有任何結果時,教師就可以拋出適當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向,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至于陷入思維定式中,導致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教師在提問題的時候除了要掌握時機之外,還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1)所提的問題一定要有一定的引導性。(2)不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給他們思考的方向。(3)提出的問題一定要使學生感到問題由繁入簡了,學生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引導有助于自己思路的理清和問題的解決。
例如,在學“軸對稱圖形”和“等腰三角形”這些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以下三個問題作為引導:(1)請大家回憶一下軸對稱這部分的相關知識內容?(2)通過對軸對稱的復習,大家思考一下軸對稱圖形必須符合什么樣的條件?(3)大家嘗試列舉一些我們生活中能見到的軸對稱圖形的實物?這三個問題讓知識之間產生聯系,學生就會通過這三個問題引導的方向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合理安排這些問題提問的時機。
總而言之,要想通過優化教學操作來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就必須從教學的各個環節全面入手,精細化操作每個課程環節,創新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只有這樣的優化才能讓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王兆平.新課程理念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22):95-96.
作者簡介:李建勛(1979—),男,漢族,甘肅隴西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