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鷹
【摘 要】本文以任務型閱讀為切入點,闡述此法對豐富學生認知與培養學生語用技能的內化促進作用。依據學生認知難點和語言表達交流需要,突出學案導引、同桌溝通、小組討論和讀寫結合等方式運用,是活化認知探究過程的有效方式。任務閱讀是英語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運用做事能力的必然途徑,是拓寬學生認知視野和提升語用技能的必然發展需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深度;閱讀;任務;探討
英語課程標準將任務型閱讀作為重要的課堂教學建議寫入其中,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從尊重學生學習認知差異出發,多給他們預設相應的學習任務,鼓勵他們在主動融入其中相互交流和切磋的前提下多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設想,定能使得課堂教學富有深度和廣度。從這點出發,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圍繞深度學習突出任務化閱讀引導,不僅是豐富學生認知視野和思維的必然途徑需要,更是學生在相互交流互動中的拓展延伸。任務閱讀能在明確學生閱讀目標方向的基礎上,給學生更多自由交流和相互對話的時機,利于其在真正切磋中深化認知感悟,提高語用準確性和靈活性。
一、學案導引思考,聚焦問題
學案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指揮棒,是學生生成豐富認知的催化劑。學案作為一種預學工具,不僅是學生認知文本語篇的前奏,也是他們發現問題的重要導引。這種導引能在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的基礎上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深刻認知和感受。學案導引思考能夠讓學生在聚焦問題的前提下真正了解文本表達的要義。
學案預設任務,能喚醒學生主動研讀語篇的激情。學案導引能幫助學生在真正參與研讀文本中形成多樣化感思,如,在模塊一Unit 1 Back to school的“Reading B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閱讀中,結合導讀中的思考習題,不妨通過設計導學案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教師可結合學生閱讀發現,鼓勵他們針對文本表達核心要義,設計如下的思考題目:What did you find in the article?引導學生從整體理解感知的角度深入探究,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閱讀發現圈劃出相關詞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要求學生針對“What is your potential?”“What are there in your potential?”“How are you going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等話題主動表達自己的閱讀感知。在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的綜合理解后,可建議他們結合“What did you get from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話題主動暢談自己的意見和觀點,鼓勵他們在主動探討的過程中不斷深化理解識記,以形成多元化認知方法。
二、同桌交流溝通,互通有無
閱讀作為學生認識語言素材的重要方式,能為積淀豐富表達素材奠定堅實基礎。同桌交流溝通是豐富學生認知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相互學習和切磋的必然需要。同學們以同桌交流溝通的方式相互切磋,能使得學生在彼此探討問題的基礎上獲得深層次認知,利于其在主動對話中互通有無。
這種建立在同桌交流溝通基礎上的對話其實更是學生探究任務的一種有效方法。這種方法能激活學生多維度認知感知,如,在模塊一Unit 1 Back to school的“Reading B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的“Extended Reading School life in the UK”閱讀指導中,可嘗試此法。教師可建議學生針對文本中提出的“The characters about school life in the UK”觀點,不妨建議學生以同桌交流的方式思考: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school life in the UK?引導學生從整體理解感知的角度來收集相應的信息。教師可在學生摘錄收集相應的詞匯信息基礎上,針對“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Do you like school life in the UK?”“What are different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Chinese?”等話題進行同桌交流,要求學生結合文本表達內容主動篩選相應信息。很多同學在同桌交流中能結合“How to enjoy the school life?”話題主動進行探討,能收集有價值的信息。
三、小組協作探究,群策群力
任務閱讀探究應在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基礎上,多給學生團隊協作探究的時間,讓他們在彼此對話中深化認知。學生通過小組協作探究的方式來相互切磋,能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產生獨特理解方式,利于其在主動溝通交流中增強學習內生動力。小組協作探究能給學生帶來全新理解感知,利于他們在相互溝通中取長補短。
學生在團隊協作探知中收獲的積累是深化自身閱讀理解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團隊協作探知中收獲更具有廣泛性和深度,如,在模塊一的第二單元的 Let's talk teens的“Reading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教學指導中,不妨建議學生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多深入思考。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What do you think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可鼓勵學生從文本中主動找出相應的表達詞匯和短語。很多同學在彼此協作交流中,能夠圍繞“How do you understand teenage?”“Did you meet the same problem?”“If you meet the same problem,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ttle them?”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很多同學在小組討論交流中能切合文本表達核心要點,能針對自己的閱讀發現予以深入對話。很多同學從青春成長中的叛逆期說起,能夠就“What should we do for teenage?”來主動說出自己的認知,并在相互對話的基礎上提出特有意見和建議。學生在團隊協作交流中有針對性說出自己的感知,不僅能增強自己主動對話文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利于學生在大膽交流中說出自己的想法,激活自身語言表達的激情。
總而言之,任務型閱讀教學更多彰顯了生本主義課程教學理念,體現了以任務為導向的互動交流。這種交流是學生基于一定話題前提下的協作探知,是一種議論紛紛與百家爭鳴,能更好體現語言的交際性本質特征。教師多給學生創設開放性、多元化和趣味化話題,多鼓勵他們在彼此探討中激發思維靈感,定能使得課堂富有生機活力,更能吸引學生眼球與注意力。這樣的任務閱讀便是真閱讀,具有深度和廣度。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范曉紅.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J].新課程(中學),2017(11).
[3]張忠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8(35).
[4]陳霞.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案例分析[J].校園英語,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