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摘 要: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方便了大家的同時,給中學生學習也帶來了困惑。由于中學生沉迷智能手機游戲等弊端,學生家長及學校管理者極力反對學生攜帶智能手機。但智能手機確實在學生學習方面能夠帶來很好的輔助作用。在會寧縣第五中學34個教學班1600余名學生中隨機問卷調查了150名學生,其中高一年級58名、高二年級61名、高三年級31名,調查主要涉及會寧縣第五中學在校生手機攜帶率、攜帶手機目的及利用手機的學習現狀等,結果顯示:有一半學生熱衷游戲,對學習幫助不是很大,有近40%的學生認為手機對學習幫助很大,有10%的學生認為可有可無。出現這種局面與我校學生實際有關。
關鍵詞:深度學習理論;顯微實驗教學;交互式學習;現狀
據工信部通告:2019年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億戶、普及率達114.4部/百人,全國已有26個省市的移動電話普及率超過100部/百人。這一數據說明智能手機已成為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其功能較之前的打電話、發信息逐漸轉移到移動學習、觀看新聞、娛樂(聊天、玩游戲、觀看視頻)等。近年來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較之前有很大提升,擴展到行業學習、企事業管理、業務培訓等領域。為此,對于高中學生攜帶手機應用于學業學習的情況及哪些因素影響到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參與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在面對顯微鏡實驗課程出現窘境時能否聯想到利用智能手機參與實驗課學習過程這些問題逐一進行闡述。
一、實施調查的理論基礎
1.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力求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圍繞學習主題進行學習活動,是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習活動,能反映學科本質及科學思維,更好地促進學生深度理解、靈活運用,其目標必須體現學科課程標準。現階段提倡的深度學習,其實最接近人工智能的學習目標,縱觀研究報告發現,深度學習旨在體現深度學習活動及其探究過程。
2.混合學習
混合式學習整合了傳統學習優勢和網絡學習優勢,既能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作用,又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以,在教學改革的今天,結合教學實際再來描述混合學習是指通過網絡資源實現某一教學目標,融多種教學方式和多種技術手段于一體來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將智能手機通過網絡信號接入互聯網,結合手機軟件市場有多種場景體現,是具備極強容納性的學習平臺。教師可利用智能手機平臺實施線上教學及線下學習的交互式學習過程,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二、問卷調查
該設計主要探討兩個問題:一是普通高級中學在校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學科學習的現狀;二是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實施學科學習的影響因素。
此次試驗采用問卷方式,調查對象是會寧縣第五中學34個教學班1600余名學生,其中高一年級58名、高二年級61名、高三年級31名,隨機調查了150名學生,收回150份問卷。
三、結果分析
1.現狀分析
數據顯示,智能手機使用率較其他設備高,這就意味著利用手機構建交互式學習環境相當成熟;學生主要使用手機等媒體工具進行聊天、音視頻娛樂及學習,雖然輔助學習的使用率較聊天、音視頻娛樂少,但利用智能手機輔助學習已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概念及方式,也是學習者的行為,確實是一種便捷且實用的學習方式,值得我們教師去鉆研。利用手機來實施和構建交互式學習環境或教師通過設計問題等學習任務,讓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實施移動學習來完成學習任務。
2.基于智能手機等媒體工具構建交互式學習環境的影響因素
綜合數據及教學經驗,利用智能手機構建交互式學習環境的主要影響因素有:(1)學習態度。中學生利用智能手機主要是聊天、聽音樂、看視頻,其次才是學習,在學習態度上還不專注,或者專注度不高。(2)學習愛好不夠。通過教學發現,學生通過手機軟件和師生進行的學習交流還不夠,學生間主要是利用聊天軟件交友聊天,而非學習交流。(3)學習策略。學生利用手機網絡學習資源的攝入還不夠,大大阻礙了利用手機輔助學習的效率。再者,諸多學生利用手機的百度作業幫來實施掃題找答案,實實在在尋找資源學習者較少。
3.基于智能手機構建顯微鏡交互式學習的優缺點
利用智能手機構建顯微鏡交互式學習的優點很多,例如解決了學生找不見顯微鏡下物像的窘迫感,當學生自己在操作顯微鏡找不見鏡下物像時,可通過共享其他人的手機實現對顯微鏡物像的觀察及了解,同時為方便起見,可以對圖像保存后識別分析。其次,學生還可實現對自己觀察物像的存儲,也可對活體觀察對象(如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實驗)進行錄像。另外也方便了師生及生生交流學習,當學生對鏡下物像識別上出現問題時,將自己手機和教師手機互聯,實現共享,由教師指導學生對物像識別,還可在學生間實施這一舉措,這就很方便地實現了物像的交流學習。另外,有關利用智能手機實施交互式學習的弊端就是為學生利用智能手機娛樂提供了便捷,由于學生攜帶了智能手機,這為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網游、音視頻娛樂等學習以外的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四、結論
現階段多數中學生攜帶智能手機,學校、家長均持反對態度,但從社會發展需求來講,只要我們引導學生收集資源來學習,構建好學習平臺,為學生學習創造便利條件,就能打破學習實效受時空限制的因素,讓學生學習更方便。隨著校園班班通無線WiFi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機構建學習環境將備受歡迎,更具便利,也是將來學習的新途徑。
注:本文系2020年度白銀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利用手機等媒體工具構建生物顯微鏡實驗交互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BY[2020]G361)的研究成果。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學綜合創新實踐活動的開發與研究”(課題編號:GS[2019]GHB047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