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真
摘 要:生物是高中生必須學習的學科之一,高中生物在高中學科里面占據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對高中生物老師而言,讓學生學好生物是應該達到的教學目標。那么在如今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具備該學科的核心素養才能稱之為真正學好這門學科。基于這一點,高中生物老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努力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生物知識,并能夠應用到實踐中去。就教學經驗來談一下如何使高中生物課堂更加高效,更能夠實現這一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課堂優化;策略
對于高中生物老師而言,我們要揣摩一下學生學這門課的真正意義,也就是說為什么國家要開設這門課程,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學生學到什么。只有弄懂了這一點,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真正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就是因為沒有明白這一點,所以才導致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而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所以基于這一點,國家進行了新課程改革。在此背景下,教師也應該轉變教學理念,明白教授這門課的真正意義,然后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升核心素養,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
一、高中生物優化課程的方法
1.通過生物學理論向學生傳達生命觀念
學生學習生物知識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要真正學到一些知識,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其中具有生物觀念就是學生物學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比如說,學習生物知識要明白人是怎么來的、人是由什么組成的以及什么才能稱之為“生命”等。我們學習一樣東西,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們要透過現象去看到本質,學習生物不僅僅是學習表面上的知識,而是透過這些知識體會到這些知識所要表達的更深層的含義。所以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也要明白這一點,著重讓學生去從這些知識里面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以及起源,同時也要教授學生敬畏和珍愛生命,這才是學習這門課程的真正意義。教師應基于這一想法來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寶貴。
2.通過創造問題情境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舉一反三,否則只能死記硬背了,但這不是學習的好方法。所以對于高中生物老師而言,要培養學生理性思考的能力,就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那么該如何培養呢?老師可以在講課之前先問學生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跟這節課的內容相關的,而且能夠使學生產生思考的興趣。問了這個問題之后,先不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學習這一門課程。高中時期是學生好奇心很強的一個階段,在老師不說答案的情況下,他們會邊聽課邊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到底是什么,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思維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在遇到相關的問題時,他們就會自主思考,然后順利得出答案。
3.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學習高中生物需要掌握的能力中,其中有一個就是實驗探究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提升的。所以教師在講授相關章節時,不能只采取口頭講述的方式,而應該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索相關的知識,這樣他們才會對這個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透徹。同時通過做實驗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節課時,如果只是單純地講授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特征,學生不僅很難理解,而且記憶也不夠深刻。所以這個時候老師應該讓班里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去實驗室做實驗,探究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和非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的差別,看看小組之間得出的結論是否一致,最后老師來宣布正確的結論。
4.通過聯系實際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學習生物不能只學習生物的基本知識,應該將這些知識聯系到社會生活中,讓這些知識對學生的一生都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比如,老師在講授農業種植相關的課程時,除了要講述基礎知識之外,還應該告訴學生好好保護環境,要愛惜糧食,因為這些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所以不應該浪費。總之,在生物課堂上,老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做一個有素質的人。
二、結語
總的來說,高中生物老師在課堂上不應只教授學生死板的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學習其他的一些東西,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對高中生物老師而言,應該要明白這一點,才能夠調整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適應新課程的改革,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具備這四類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教師才算完成了他們的教學任務。本文就自己的一些教學經驗講述了如何才能讓生物課堂更加高效,希望對高中生物教學者能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