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源
【摘要】與初中數學相比,高中數學具有更大的難度,并且數學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加上當前數學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這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很難發揮出其主體作用,從而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新課改背景下,要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學也是這樣,需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針對這一要求,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掌握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數學教學工作,以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引 言
在提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理念后,引起了各階段院校以及各學科教師的重視,教師開始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也是這樣,數學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即具備了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據分析能力以及數學運算能力等,這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高中數學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很多學生會打退堂鼓,對學習數學沒有足夠信心,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差.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要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踴躍地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有效應用數學知識,這需要教師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一、數學核心素養含義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邏輯、推理、想象、建模、抽象、直觀以及運算等思維,其之間具有個體特征,也具備一定關聯性[1].比如,數學運算和推理邏輯間具有一定聯系,運算時需要具備一定邏輯,這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建模和數據能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技能,引導其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將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水平提高.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轉變學生學習態度
通過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非易事,特別是在高中階段,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教師與學生都更重視考試成績,從而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素養,活躍教學氛圍,比如,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時,可在教學中應用游戲法,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獲快樂,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夠轉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更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以此實施教學改革[2].
(二)可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是希望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做更多數學習題,由此提升考試成績,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很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通常是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無法形成自己的思維,只能掌握固定知識.在教學改革后,教師逐漸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從而轉變教學氛圍和策略,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自主思考、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因為需要培養的能力較多,所以教師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依此開展數學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培養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師生間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這會使師生之間存在較大隔閡,并且兩者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使得教師授課時一直為單方面地將教材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機械化,不具備趣味性,難以提升教學效率,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不能與教師形成思維碰撞,學生不具備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缺少發言權[3].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素養,需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自我學習和思考,自行深入探討和理解數學的解題思路,以此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意識水平.根據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可知,學生可結合自身興趣來選擇學習方法,確保學生作為教學以及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
(二)豐富教學方法
高中數學知識,在課程內容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對學生有著更高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并且具備應用數學知識解答難題的能力.數學教師進行教學時,要保證教學的具體化,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教師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學習意識,在數學教學中積極參與.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以投影方式將幾何圖形及其三視圖呈現給學生,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探討和實踐應用,使學生深入思考其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樹立自信心.
(三)設置生活問題
學生利用所學以及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能夠構建數學模型,即為數學建模能力,學生在具備這一能力后,能夠有效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并且能夠促進數學進一步發展[4].數學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可以通過設置生活問題,引導學生使用數學知識對求解模型進行構建,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數學應用能力.比如,在對“函數及其表示”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顧初中時學習的函數概念,同時提出問題:“高中函數與初中函數概念的不同之處是什么?”學生深入思考并作答,教師進行總結,以此解釋函數概念.除此之外,教師可提出一些實際案例,比如:“炮彈射高與時間變化存在怎樣的關系?我國恩格爾系數和時間變化存在怎樣的關系?”以此引導學生了解函數的數學模型思想.最重要的是教師可設置一些與生活相關的問題,比如:“根據某校高一(一)班的六名學生四次考試成績和班級平均分表,如何分析他們的學習情況?”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構建模型,最終獲得結論,這能夠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與素養.
(四)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知識來自生活,最終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得以應用,從而可知人們的生活與數學有著緊密聯系,因此,教師應注重數學教學和生活的聯系,不應只是根據教材來教學,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等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夠快速接受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以此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這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在數學情境中思考問題時處于較為興奮的狀態,在分析問題時會有效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以此構成相應的知識體系,獲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比如,對“平面向量”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以及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創設情境,確保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參與.許多學生都比較喜歡競技比賽,那么教師可在這一基礎上創設情境.比如,在進行帆船競賽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播放一段帆船競賽視頻,告訴學生帆船的行駛角度是北偏東30°,速度是每小時20千米,這時水流方向為正東,速度為每小時20千米,這時教師可讓學生計算半小時后帆船的速度和方向.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積極地參與思考和計算,應用自己所會的平面向量知識,這能夠鍛煉學生的推理能力以及邏輯能力.
(五)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
數學的直觀想象是根據幾何直觀以及空間想象來感知事物變化,通過圖形對問題加以理解和解決的素養,學生具備直觀想象能力能夠有效地發現、提出、分析并解決問題,教師教學時可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數學圖形,使學生應用幾何直觀以及空間想象思維掌握數形結合能力,并提升其創新思維[5].比如,教師對“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進行教學時,可先提出一些問題:“以前學習的知識中如何計算幾何體的面積與體積?錐體、柱體以及臺體等的展開圖形是什么樣的?”由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課程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另外,教師在課上應用多媒體工具展示正三棱臺、正三棱柱以及正棱柱的展開圖,并引導學生想象其形態變化,并在腦海中想象幾何體的展開畫面.教師接著提問:“如何將三棱柱劃分為三個體積相等的棱錐?”教師可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這一過程,呈現出物體的位置關系以及其運動規律.教師通過幾何直觀以及空間想象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形態與變化.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對幾何體的側面展開圖進行觀察,以此歸納計算幾何體表面積的公式,使學生聯系數與形,對其直觀想象力進行培養.
(六)加強小組合作
數學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時,可將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使其在組內學習和探討,在培養運算能力上可應用這樣的方式,學生在組內選擇運算方法進行合作探究,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運算能力.比如,對“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知識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指數冪概念以及運算性質進行復習,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教師教學中可講解n次根的性質、定義以及其根式運算,并為學生布置課堂練習作業,使學生能夠準確應用所學知識.教師接著導入分數指數冪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探討,教師應時刻觀察,在學生遇到難題時進行點撥.這樣的方式可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及素養,還能夠使學生學會團結協作.
(七)合理開展教學評價
教師在教學中可搭建交流平臺,與學生加強互動,并在此基礎上落實教學評價,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準確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與教師較強互動,從而獲得有針對性的指導.師生間加強互動,教師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客觀評價,使學生更有意識、有目的地學習,拓展所學知識,促進其探索思維以及發散性思維的發展.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應該準確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個性發展.在培養學生不同能力和素養時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保證符合學生的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秋霞.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38.
[2]拉毛才讓.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254.
[3]蘇麗敏.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信息化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16):161.
[4]李鑫.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策略[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79.
[5]付敏杰.高中數學課堂中核心素養培養的落實路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