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芳
【摘要】早期閱讀能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與成熟,有利于幼兒注意、觀察、想象和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和有效預防幼兒閱讀困難。幼兒教師作為早期閱讀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其指導行為是否合理決定著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獲得。本研究是基于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兩方面而考慮的。研究幼兒教師的指導行為有利于促進幼兒基本閱讀能力的養成,更有助于幼兒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加深對早期閱讀內涵的理解和認識,提升自身閱讀指導能力,不斷反思與進步,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師;早期閱讀;指導行為
讓兒童學會閱讀,是讓他們從小學會不斷吸納新知識,學會適應社會發展的生存本領。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作為幼兒園語言領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幼兒園教育中所占地位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作為教師我們要根據幼兒的需求和發展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策略,讓早期閱讀真正的在幼兒園中收到更好的成效。
一、幼兒教師早期閱讀指導行為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區角閱讀活動和家園合作閱讀活動的指導
從整體上看,幼兒教師比較側重于對集體閱讀教學活動的指導,而對區角閱讀活動和家園合作閱讀活動的重視程度和指導力度不夠。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導致幼兒教師對整個早期閱讀活動指導的結構失衡,不利于幼兒教師充分發揮出對早期閱讀活動的主導作用,不利于幼兒教師早期閱讀指導效果的最優化。因此,幼兒教師要樹立一種整體意識和大教育意識,應該更多地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閱讀隨機教育與指導,并主動關注幼兒家長的早期閱讀指導水平。
(二)幼兒教師過于主導,幼兒缺乏自主閱讀的機會
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幼兒是早期閱讀活動的主體,幼兒教師在活動中占主導地位,但是這并不代表主導就等于控制,現實中部分幼兒教師將早期閱讀活動的主動權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所有的活動都是由教師發起,幼兒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和任務完成者,如此一來,早期閱讀活動將會變得僵化無趣,幼兒難以熱情高漲地參與進來,幼兒教師的指導效果也會大大降低。另外,有些幼兒教師沒有給予幼兒足夠的自主閱讀機會,早期閱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讓幼兒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只有不斷地引導幼兒學會自主閱讀,幼兒才能一生受用。
二、提升幼兒教師早期閱讀指導質量的路徑探索
(一)了解幼兒的閱讀需求,提升早期閱讀指導水平
幼兒是早期閱讀的主體,幼兒教師必須切實關注幼兒的閱讀需求,這樣才能夠使得自己的教育與指導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才能夠有效調動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基于此,幼兒教師的早期閱讀指導必須走在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的前面,使之恰好落于幼兒早期閱讀的最近發展區之內,這樣的引導對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發展最有幫助。幼兒教師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努力:第一,基于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選擇閱讀文本。第二,給幼兒提供適當的自由閱讀機會并加強小組與個別指導。第三,加強區角閱讀的指導與幫助;第四,重視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幼兒教師雖然能夠充分認識到閱讀習慣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閱讀指導中對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卻不夠重視。另外幼兒教師還要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正確認識圖書的組成部分,有序地翻書,指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更好地獲取閱讀信息。幼兒教師還可以引導中大班的幼兒通過自制圖書等方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也能使他們更好地了解、認識和愛惜圖書。
(二)注重閱讀精神環境創設,促進師幼間良性互動
積極的師幼互動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雙向互動的新型師幼關系,建構主義比較強調幼兒主動、自主地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良性的師幼互動可以在基于幼兒閱讀能力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有效的指導,促進幼兒認知結構的自主建構,而這種互動運用的是否恰當也體現了幼兒教師的閱讀指導水平和教育機智。然而不良的師幼關系和缺乏互動的課堂將會變得死氣沉沉,將大大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將一種本是充滿快樂的活動變成一種任務,如此一來早期閱讀就失去了本來的味道。基于此,幼兒教師應該努力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閱讀氛圍,注重閱讀精神環境創設,只有在這樣的閱讀氛圍下,才能夠為教師指導早期閱讀提供更多保障與支持。
(三)保障閱讀培訓與教研活動順利開展
幼兒園需要重視早期閱讀教研活動,但絕不能對組織教研活動聽之任之,使得早期閱讀教研活動流于形式,應該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規章制度以保障早期閱讀教研活動順利進行。應專門設立早期閱讀教研小組,選擇經驗豐富之人擔任組長,負責組織和協調閱讀教研活動,才能取得更好的早期閱讀教研效果。
結語
早期閱讀中教師應采取各種策略,引導幼兒積極閱讀,幫助幼兒逐漸積累并形成有效的閱讀經驗,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開啟其智慧、豐富其知識、發展其個性、提高其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