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泰源
摘要:初中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會表現出獨特的心理與生理特征,因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與人格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特征,為學生構建輕松愉悅的體育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提升上去。這就要求新時代的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因此,對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措施展開探究十分有必要,有利于更好地發揮體育在學生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參與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2-0128
由于我國是九年義務教育,這在無形中對初中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升學壓力,因為他們即將參加中考,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更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就導致雖然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非常好,而身體素質卻很差,生病請假反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體育并沒有被納入中考成績,致使學校管理者與學生都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考核標準改革后,雖然體育成績被納入中考成績之中,但是由于所占分值有限,重視程度依然不足,還是有很多學生缺乏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
一、轉變體育教學理念為體育教學注入活力
教師的體育教學理念會直接影響整個體育教學的全過程,會影響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計劃的實施及教學效果的評價。因此,體育教學理念在整個體育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理念若一直停留在最原始的狀態,會對體育教學有效開展造成不利影響,導致其無法與新的教學要求相適應。而且體育教學理念本來就是一種動態的存在,它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緊隨著時代的要求與教學的要求在不斷更新,因為只有不斷地進行更新,才能夠使教學理念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得到保障,才能在體育教學的開展中做好引領。
教師的體育教學觀念必須是與時俱進的、能夠為體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學理念的最終服務對象是學生,因此,體育學科的教師在不斷進行教學觀念調整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貫徹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不能脫離學生這個中心。而且,體育教學理念如果不能充分考慮學生的適應性,那么運用于體育教學必然是失敗的,學生將會很難在體育課堂上得到有效的鍛煉。當然,在時代的背景下,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是隨著自己的想法與意愿確立的。教師更應該緊隨時代的步伐,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學理念的積極作用,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活力,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使其在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中進行學習。
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主要體現在教師要對體育教學有全面和全新的認識,并且積極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中不合時宜的部分,讓教學理念更好地適應目前教學背景的變化,也能夠更好地順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例如,在開展“勇敢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教學中,教師應緊緊圍繞體育教學內容,充分利用一些人物故事來達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目的。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收集自己喜歡的運動員的事跡,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分享他們面對挫折與困難的故事,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對體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
二、營造體驗式教學情境滿足學生需求
初中體育課程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為了順利完成這一教學目標,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來說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積極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體驗式教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所以,在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主動性的目標驅使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完全可以利用這一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還有游戲方式、角色扮演以及口頭講述或者現場回放等形式,都能夠為學生帶來真實的情景學習體驗,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
比如,在教學籃球這一體育項目的時候,在指導學生籃球運球提前換手這一技能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籃球比賽的視頻,分解其中動作之后引導學生學習動作要領,然后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及時糾正學生在訓練中所出現的錯誤。最后安排學生進行對抗賽,以此調動學生的好勝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體育活動之中,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另外,在體驗式體育教學活動中,不但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滲透教學知識,同時還能夠滲透情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來說,必須要秉承求新以及求變的原則,立足課堂教學實踐需求和變化,設計更多的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環節,滿足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體育課堂的參與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運用評價的手段,不僅會使學生對體育產生厭學情緒,還有可能傷害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評價手段的合理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此基礎上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評價的目的不是單純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其本質是讓學生意識到不足并加以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遵循客觀、全面的原則,還要結合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要以表揚與鼓勵為主、批評與鞭策為輔,二者缺一不可。
四、結語
總之,初中時期學生多數都缺乏對體育學習的參與性與主動性,每個學校以及班級的學生參與不足的原因各自不同。但是教師在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體育教學活動之中,就必須要找到學生不愿參與的原因。如果只是根據自身的想法開展教學活動,很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與學習的興趣。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為初中體育教師帶來新的思路與想法。
參考文獻:
[1]郝騰飛.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中國農村教育,2018(17).
(作者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米籮鎮米籮中學55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