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亞 彭湘靈
摘要:高職院校在推行現代學徒制試點時,構建基于校企合作、多方聯動、科學高效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從培養目標機制、培養資源機制、培養過程管理機制、培養質量監控機制、培養診斷機制、培養調控機制六個方面入手,探討了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高職;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
現代學徒制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是學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的現代教育制度[1]。教學質量是現代學徒制實施成敗的關鍵因素,2014年教育部提出試點院校要形成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因此,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研究迫切而必要。
一、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強企業參與,實現校企“雙主體”共同育人
我國從2015年開始試點現代學徒制,在實踐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企業參與度不夠、高校一頭熱,高校與企業合作的深度不夠且合作持久性難以為繼,各項制度不健全等。研究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有利于明晰學校和企業等參與主體的責、權、利,加強學校和企業參與,真正發揮雙主體共同育人作用。
2.有利于建立符合現代學徒制特色的教學管理制度
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下的校企合作、“工學交替”、靈活高效、多方聯動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有利于制定現代學徒制特色的培養目標和理念,編制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構建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建立與應用,有利于激發學校教師、企業導師和學生三者教與學的動機。通過定期檢查、多方反饋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適時調整教與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
二、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總體架構
從高職院校提升教學質量角度看,筆者認為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體系應包含培養目標機制、培養資源機制、培養過程管理機制、培養質量監控機制、培養診斷機制、培養調控機制等六個方面(見表1)。
三、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實施路徑
1.培養目標機制
構建體現“校企雙制”、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目標機制是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核心所在[2]。校企雙方根據國家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制定合適的培養目標;經過科學考察,在充分調研、分析職業崗位和能力的基礎上,編制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校企實施計劃。在科學、合理、有效的目標機制下,培養具有必要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3]。
2.培養資源機制
師資力量、場地設備、圖書資料、培養經費、人身保險等是人才培養必要的資源保障。現代學徒制模式應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各自資源優勢,取長補短,共同為培養高質量學生發揮作用。
3.培養過程機制
現代學徒制作為一種職業教育制度,所有的活動及行為是以制度為支撐的。學校和企業分別建立多級管理體制,共同建立人才培養方案落實制度、日常教學管理制度、企業學徒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培養過程中各環節的具體職責和要求,實現教學常規的規范化、制度化。
4.培養質量監控機制
質量監控貫穿現代學徒制的各個環節。建立學校(企業)、教務處和學院(班組)三位一體的校企雙元質量監控體系,在教學秩序、教學工作狀態、教師(師傅)聽評課、學生評教等各環節形成嚴格的教學檢查制度,確保教學工作運行有效。
5.培養診斷機制
現代學徒制培養診斷機制,包括教學日常管理和評價各項制度,學校教師、企業師傅和學生(學徒)或家長的訪問反饋,畢業質量標準、跟蹤調查、評價等。通過數據分析,診斷工作中的問題,進而不斷修改完善。
6.培養調控機制
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的監控,最終要對教學觀察進行分析判斷、采取有效的調控干預,即評價、反饋和診改,根據制度做到獎罰分明,以期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獲得完善、具有普遍推廣意義,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結語
科學、系統的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體制,需要在學校、企業、學生和家長的多方共同參與下,構建從目標、資源、過程、質量監控、診斷、調控等全方位保障體系,使質量監控機制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形成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鄭玉清.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監控及運行機制探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1
[2]伍有才.高職視角下構建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探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6(6):2
[3]宋亞林.高職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的構建[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3
本文是2019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高職院校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校企合作機制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9C1013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