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勝
【摘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綜合表現為九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實踐創新”是九大素養之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能力。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合適的主題是良好的開端,選擇合適的主題更能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踐主題要讓學生善于提問,實踐主題要讓學生敢于質疑,實踐主題要讓學生大膽想象,實踐主題要讓學生勇于實踐。
【關鍵詞】實踐主題;綜合實踐活動;核心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研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根本出發點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強調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中,選擇合適的主題更能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何為合適的主題?筆者覺得,合適的主題應該讓學生善于提問、應該讓學生敢于質疑、應該讓學生大膽想象,還要讓學生勇于實踐。
一、實踐主題要讓學生善于提問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讓學生發現問題,尋找他們感興趣的主題,就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到高家基小學工作,我們發現了學校地處石岐的中心,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周邊的街道、建筑等都具有鮮明的代表性。同時,也發現“石岐話”在逐漸消失。隨著社會的發展,怎樣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傳承石岐優秀傳統文化,新舊中山人和諧共處,共同發展中山(石岐)的經濟文明建設?在綜合實踐的課堂上,我們讓學生關注學校的四周,讓學生提問,我們可以開展什么實踐活動。最后,確定了“老街老巷老文化”的主題,從石岐老街古巷的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旅游文化、語言文化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由于是學生所觀察發現的主題,所以,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調查活動。有的利用雙休日跟家長去到步行街采訪,有的在教師的組織下去到商業博物館聽講解和看歷史,甚至深入到弓箭巷、豆腐巷、觀音巷等老街探究,總結出具有歷史價值的結論。通過調查,發現石岐老街老巷的建筑文化、飲食文化、旅游文化保存較好,同時發現石岐的語言文化需要傳承和發揚,石岐古巷小巷的文化特色有待挖掘。
二、實踐主題要讓學生敢于質疑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批判質疑重點是引導學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質疑;善于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新設想,并進行理性分析,做出獨立判斷等。隨著社會環境日益和諧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自身的生命也倍加珍惜,對健康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這本來是“人之常情”。但是,由于各個國家、地區、民族的文化傳承不同,對生命和健康的理解也不盡一致,而如何珍惜生命和追求健康的途徑也有很大差異。“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這是很多老年人對保健品的認識。于是,我們開展了以“家用保健品調查”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即讓學生通過活動,了解保健品的種類和使用等知識。并認識常用保健品,學會正確的保健知識,提高保健意識;學會查找、收集、整理資料;學會分析數據,總結反思活動收獲。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受到尊重生命的教育,并會培養學生具有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等。這樣的主題活動,培養學生大膽質疑,不迷信權威,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
三、實踐主題要讓學生大膽想象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早幾年,我們開展“綠色公交,我體驗”的調查活動,我們關注到,隨著中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轎車已普及到平常百姓家。小轎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已是當今中山的常態,已是當今中山早晨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小轎車數量的遞增致使交通流量的不斷增大,人、車、路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山的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上學和放學的高峰期,一些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附近停滿接送小孩的車輛,使原本并不寬敞的馬路變得更加擁堵。在一些沒有電子監控或交警指揮的路口,機動車闖紅燈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在部分人車密集的路段,由于缺少紅綠燈,導致人車爭道,交通秩序比較混亂。乘坐公交車,綠色出行勢在必行。我們選擇了這個主題后,除了讓學生實地考察,跟家長乘坐公交,我們還開展一個“暢想公交”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發揮觀察、分析和想象的能力。此外,我們還讓各小組設計中山交通的藍圖,學生通過簡單的線路圖,表達他們對中山交通的愿景。在開展“動漫科技,歡樂世宇”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也進行了“暢想動漫”的環節,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用發展的眼光觀察事物,用異想天開的思維方式思考事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為中山的動漫發展出謀劃策。學生通過一幅幅漫畫,寄托他們的美好心愿:“期待世宇動漫今后將緊跟國家政策大方向的步伐,與同行各界攜手致力于促進游藝行業向著更規范、更健康的軌道穩步發展,進一步將‘同心共贏的世宇企業文化宣揚開去。”
四、實踐主題要讓學生勇于實踐
“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 開展“體驗消防,安全自救”的實踐活動,我們從消防方面的知識、有關場所消防設施設備的情況、體驗滅火和自救的情況、人們對消防工作的重視情況四方面進行全面調查。在參與調查中感受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對活動成果有喜悅感,感受參與活動所帶來的快樂。這次活動,我們用了1小時,邀請了學校的李群嬋主任給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方面的講座。我們花了1天,用親子活動的形式,組織學生到了“中山市595應急救援科普館”進行體驗活動,開展了滅火逃生和科普教育的體驗。通過實地的體驗,學生掌握滅火的方法和常用的逃生方式,加深對消防安全的認識,并在活動中提升學生和家長的安全意識,學生和家長都感悟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家長跟孩子一起制定家庭消防安全的應急預案。在“水鄉文化”的調查活動中,我們采用級組親子活動的形式,組織五、六年級的學生去到民眾水鄉開展一天的調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能停留在查閱資料、聽講解或者看錄像等形式上,一定要組織學生走進主題,開展活動,才能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引領學生選擇合適的主題,切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