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良
【摘要】在我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通過信息技術開展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本文主要探究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和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
由于高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和形象,在小組合作探討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小組合作討論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在討論過程中可以讓思維碰撞,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
一、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小組合作教學內容的直觀性
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讓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學生也會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生獲取的知識也會印象更深。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完成合作學習任務,會感受到成就感和愉悅感,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內發揮自己的價值,小組成員在合作討論中可以通過集體力量,在組員的相互協調下解決問題。
例如,對于《橢圓》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了讓學生理解橢圓的第一定義,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展示焦距縮小情況下橢圓的形狀變化。學生在小組內可以觀察橢圓的形狀變化受到離心率的影響,再讓學生經過小組討論畫出焦距變化、長軸不變的橢圓形狀,這樣就會加強學生對橢圓第一定義的理解,通過小組合作教學可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小組合作教學的競爭性
小組合作教學通過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可以激發小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每個小組都想獲勝,好勝心使得學生不斷努力,在小組討論和探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例如,對于《三角函數》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這一部分的典型例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完成教師所展示的習題,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定數量的習題,準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勝。每個小組成員為了能讓自己的小組獲勝,都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經過小組合作教學,小組內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在小組合作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三、小組合作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如果只是通過灌輸性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會感到枯燥無味。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突破重難點問題,降低教學難度,學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呈現出圖像、聲音、視頻、文字等內容,通過幾種形式的組合,可以將繁瑣的內容變得簡單,有助于學生理解重難點內容。
例如,《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難點內容。為了讓學生突破這一重難點內容,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中的幾何畫板軟件畫出正余弦函數的圖像,圖像中可以利用閃爍、色彩以及字的放縮修飾。學生受到強烈的感官沖擊,可以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圖像的變換規律,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具有動靜結合和圖文并茂的特點,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四、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小組合作教學情境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學生處于情境中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播放音樂、視頻、圖片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過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心理也會更加放松,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獲取數學知識。
例如,對于高中數學《棱柱、棱錐》的教學,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生活中相關實物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棱柱和棱錐有初步的認知,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經過對實物的觀察,大家能夠依據某種標準對空間物體分類嗎?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可以得出棱柱和棱錐的結構特征,總結出相關概念和公式。因此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可以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有利于學生探究和掌握數學知識點,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又如,對于《圓與方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生活中的縱截面、隧道口、橋洞輪廓等圖片。教師給學生播放這些類似圓的生活實物,可以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在播放圖片過程中可以打破課堂的沉悶感。學生沉浸在類似圓的生活實物情境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怎樣用代數表示圓?對于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引導和啟示,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建立愉悅的教學氛圍,學生也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這個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同時教師可以出幾道用圓與方程解決現實問題的習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究欲。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小組合作教學內容
高中數學教材中設置了一些拓展性的板塊,包括“觀察與猜想”“探究與發現”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欄目作為拓展教學內容的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備課中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認真鉆研和挖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查找與教材中的拓展板塊相關的內容,包括數學史、數學前沿、數學案例等。通過教學內容的拓展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學生的視野也會更加開闊。
例如,對于高中數學《解析幾何》的教學,學生掌握了解析幾何的基本知識點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查找“解析幾何發展史”“解析幾何創始人”的相關內容,并對小組內查找的內容進行匯總,小組內可以派一名代表在班級發言。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可以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了解相關的數學文化知識,有助于學生拓展知識面,同時可以讓學生掌握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小組合作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從“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小組合作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小組合作教學的競爭性、小組合作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小組合作教學的情境、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小組合作教學內容”等方面探究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提升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尹俊.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函數教學的整合與案例研究[J].考試周刊,2017(40):136.
[2]段蕊.新課改下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的有效整合[J].考試周刊,2017(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