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青



【摘要】隨著國家對足球運動重視程度持續提高,校園足球已經成為了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個別訪談,從教師的角度對本區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現狀開展調查研究,對校園足球教學的場地、師資、培訓情況、教材內容、教學手段與模式等因素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建議,希望可以為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發展
一、研究目標
足球,是目前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我國已經從國家層面著手設計和逐步推動足球運動的發展,校園足球也因此會是撬動學校體育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有利杠桿。截止2017年7月,全國已認定近2萬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指導編制了《校園足球教學指南》和《校園足球運動員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并已經拍攝完成了365集校園足球技術視頻。校園足球的發展趨勢非常強勁。
目前,雖然校園足球開展得如火如荼,但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樂觀,很多鄉村中小學足球教學幾乎處于停滯狀態,沒有取得推廣發展的成效。汕頭市濠江區是一個城鄉結合的區縣,鄉村中小學校44所占全區學校的81.4%,所以考慮地區的差異性、校園足球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對本區鄉村中小校園足球教學的研究是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希望在研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為推動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研究提供借鑒價值。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樣,汕頭市濠江區現有44所鄉村中小學校,其中小學 34所、初中 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4所。本次調查對全區所有鄉村中小學學校都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08 名在職的體育教師發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108份,有效率100%。
2.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在初步了解鄉村校園足球教學情況的基礎上,參考了教育專家盧家楣等設計的有關調查問卷,有針對性地編寫出《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現狀調查問卷》,并在進行了分半信度經驗的調查基礎上再對問卷進行修正。問卷調查表共有10個項目,采用封閉與開放相結合的形式,其中9個為單項選擇,1個為開放性回答。
(2)個別訪談
對隨機抽樣的被調查教師進行個別訪談,旨在對問卷調查中取得的某些信息作進一步的深查。對所有個別訪談的回答進行統一編碼處理,以供定量與定性結合研究之用。
(3)文獻資料法
在問卷調查的同時,并查閱大量有關“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科研論文。
3.數據處理
將所調查的的數據錄入計算機,并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管理、統計和分析。
三、調查數據分析
表1數據分析:專業體育教師43人,占調查體育教師的39.8%;專項足球教師人數4人占體育教師的3.7%,其中有2名足球教師屬于外聘人員;參加區級以上足球培訓的教師為5人,占4.6%。從數據上看,我區的專業體育教師不足,專項足球教師更是嚴重缺乏,參加區級以上足球培訓的機會,明顯不夠。
表2數據分析:建有5人制足球場地的學校有8間,占調查學校的18.1%,其中有3間學校的足球場地為簡易場地;建有7人制足球場地的學校有6間 ,占調查學校的13.6%,其中有1間學校的足球場地為簡易場地;建有11人制足球場地的學校有1間,占調查學校的2.3%;29間學校沒有足球場,占比達到了65.9%。數據說明,鄉村學校的足球場地不足,不利于足球教學與活動的開展。
表3數據分析:表示有使用體育課教材教學的有8所學校,占18.1%;表示有用其它足球教材教學的有8所學校,占18.1%;表示沒有使用足球教材教學的有28所學校,占63.6%;而所有學校都沒有統編足球教材和校本足球教材。數據說明了對落實現階段適合鄉村中小學的有效足球教材或校本教材是迫不及待的工作。
表4數據分析:42名教師自定教學內容,占38.8%? ;1名教師表示學校有制定教學內容,占0.9%;3名教師表示有足球的教輔資料,占2.7%;62名教師是隨機安排教學內容,占57.4%。數據說明了在鄉村中小學足球教學內容的制定隨意性很大。
表5數據分析:認為開展校園足球有利于學校其它教學工作的開展的教師有50名,占46.2%;認為開展校園足球對教學秩序沒有影響的教師有48名,占44.4%;認為開展足球教學會干擾到了學校體育教學其它工作開展的有10名教師,占9.2%。數據說明絕大部分教師認為開展校園足球教學和活動,不會干擾學校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并且是有利于其它教學工作的進行。
表6數據分析:30名教師覺得器材充足,能滿足課堂教學,占27.7%;70名教師覺得器材不充足,但基本能進行課堂教學 ,占64.8%;18名教師覺得器材缺乏,不能滿足課堂教學,占16.6%。數據說明學校的足球器材還是可以支持正常的教學需求,但要開展各類活動就還是需要進一步補充各種器材。
表7數據分析:只有5名教師可以對自己任課的班級做到每周每班一節足球課,占4.6%;沒有教師可以對自己任課的班級做到每周每班兩節足球課;40名教師沒有足球課,占37%;63名教師是隨機安排足球課,占58.3%。數據說明校園足球教學固定的課時是嚴重不夠的,隨機性安排足球課占大部分,很多教師是沒有安排所教班級進行足球教學。
表8數據分析:10名教師采用分層教學,占9.2%;80名教師采用集體組織、統一管理,占74%;8名教師采用了松散教學,占7.4%;10名教師采用個別教學,占9.2%。數控說明了,鄉村中小學的教師基本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
表9數據分析:有3名教師覺得自己的足球教學內容、方法非常豐富,占2.7%;有10名教師覺得自己的足球教學內容、方法豐富,占9.2%;有50名教師覺得自己的足球教學內容、方法一般,占46.25%;有20名教師覺得自己的足球教學內容、方法不豐富,占18.5%;有25名教師覺得自己的足球教學內容、方法缺乏,占23.1%。數據說明了,教師對足球教學內容了解不夠和教學方法掌握運用單一。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與個別訪談總結出以下結論:
1.結論
(1)鄉村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開展的情況不樂觀,有申報足球特色或推廣學校的單位,只在個別年級開展足球教學,這樣很難保證每周每班至少有一節與足球有關教學活動,很多學校因為各種局限性沒有開設足球教學課程。
(2)足球教學資源不足。足球教師嚴重不足,足球師資培訓范圍小、名額少,足球場地相對缺少,沒有配套的足球教材或校本教材。
(3)教師的教學水平較低,教學內容安排隨機性很大,教學模式單一已經成為影響校園足球教學質量和促進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因素。
2.建議
(1)職能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與加大硬件建設投入,組織高級別的培訓和活動,提高學校領導對校園足球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足球師資培訓,盡量引進和培養高水平的足球教師,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培訓;為了專兼職的體育教師提供多渠道的足球教學培訓,可以銜接社會足球群體共同參與;深挖教材,要牽頭進行統編教材選擇和加大對校本足球教材設計的指導力度。
(2)學校單位:要制定合適本校的校園足球教學管理機制;加大校園足球的宣傳力度,提高師生對足球文化的認知和興趣,促使校園足球教學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教學氛圍,比如,開展名師宣講、足球教學交流、多樣化的足球競賽等;加大對足球場地和足球器材的投入。
(3)教師教學:努力構建師生互動、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和課堂氛圍,豐富教學方法,靈活使用教學手段,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偉華,李繼剛,葉強華等.廣東省校園足球學校教學目標實施的差異研究[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8(6):55-60.
[2]田杰,辛振海.農村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理論的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1):81-82.
[3]高米洛.校園足球教學訓練中運用表象訓練的效果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42+44.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