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盛
摘要:群眾文化是我國文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而且因為和群眾緊密關聯,在群眾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塑造上很有影響力。故而新時期文化管理單位必須要創新管理和服務機制,引導群眾文化健康開展,能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群眾文化當中去,讓群眾文化推陳出新提高檔次,為知識型社會、和諧社會建構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文化工作;實踐探析
前言:
在社會自治這個大前提下,群眾文化不管是戲曲還是書法等都必須得到政府的尊重,這樣才能保證群眾文化推陳出新,利于黨群、干群關系改善,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以扎根于群眾文化當中。這其中需要政府簡政放權,推行放管服,給予文化單位更大的自由權,為當地群眾文化發展做出貢獻。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面臨的問題
在新時期必須一切以穩定為重,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更是如此,必須要創新方法,在尊重少數民族群眾文化基礎上,不斷地拉近文化單位和群眾的關系,將政府對少數民族群眾的關懷傳達到位。這給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工作提出了挑戰。目前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責任重心不明。筆者所在地區為白族聚居區,在一定程度上白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群眾文化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存在白族民俗文化、傳統文化工作保護傳承創新不夠,白族文化與外來流行文化結合不足,特別是年輕一代對于傳統文化認同感不強。基層文化單位一方面需要發揮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作用,另一方面要履行好群眾文化指導功能。但基層文化站(所)工作人員編制少,身兼數職,被動接受上級工作多,發揮主觀能動性差,工作重心難以分清,這讓保護和指導工作難以落實,開展好新時期群眾文化思考不多、探索不足。
2.少數民族傳統文獻、民俗活動、民間傳說、地理資料等整合不足。少數民族群眾因為相對比較保守,對平常意義上的群眾文化有一定抵觸性。所以對于當地而言,群眾文化的開展必須以少數民族傳統文獻、民俗活動、地理資料等為基礎,這樣才能夠尋找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植入機會,目前基層單位還未開展此類工作。
3.資金匱乏。基層文化單位處在鄉鎮一級文化中心,雖然在當地群眾文化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權柄,但因為資金匱乏之故,群眾文化整理、優化、指導等工作并不能及時落實。這也導致了當地群眾文化不成系統缺乏規劃,處在自發生長狀態。
4.基層文化管理在鄉村振興規劃當中“邊緣化”明顯。基層文化單位服務于少數民族群眾,需要積極對接鄉村振興規劃,能夠在群眾文化振興中發揮作用,確保該地區組織、生態、人才、經濟、文化振興。但現階段來看,隨著基層機構改革的深入,基層文化管理往往同時要履行圖書、體育、廣播、旅游、文物保護等具體工作職能,開展文化工作反而處在邊緣化地位,無法更好的發揮出相應的功能作用。
二、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
鄉村振興、信息化發展、旅游經濟等元素在這一時代涌現,同時作用于文化領域,這讓目前少數民族地區基層文化工作壓力巨大。筆者認為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必須要吃透這些政策,在這樣的基礎上,積極地融入文化信息化管理,貼合旅游經濟來形成針對策略。
1.分清輕重,建立責任體系。筆者認為有必要以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為主,結合現代群眾文化,力求二者相融,實現群眾文化的豐富性。這樣既可以保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完整性,又可以利用現代群眾文化改變少數民族群眾傳統意識,幫助他們接受現代文化。在這個過程里需要分清輕重,并且將群眾文化管理及服務的責任主體確定下來,保證工作的穩步推進。為了和少數民族群眾更好溝通,可以專門吸收精通各類群眾文化的群眾文化骨干,一來擴大群眾文化宣傳隊伍,二來能夠迅速切入,發揮基層文化單位的管理、服務、指導功能[1]。
2.積極整合少數民族文獻、民俗、傳說、地理資料,形成權威的信息系統。這樣既能讓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感覺到自身本土文化受到尊重建立文化自信,又能整合這些資料給予當地文化核心,實現文旅結合項目,便于吸引游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當基層文化管理工作收到實效之后,便可以建立權威,及時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發揮對群眾文化的指導作用。在文獻、民俗、傳說、地理資料整理過程里,積極地發動當地權威,例如白族當中年齡大話語權重的老者,他們了解當地情況,清楚群眾文化需求,明白白族文化體系,對登記記錄工作有很大幫助[2]。
3.增加群眾文化發展基金。從市級政府來說,需要增加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轉移支付,當地鄉鎮政府以及村寨也要積極配合,形成群眾文化活動基金,利用該資金來豐富當地群眾文化基礎建設、先進設備(網絡設備等)、活動場地。誠然,需要管理者形成詳細規劃,要結合當地群眾文化種類、發展狀態、當地經濟水平,最終形成一個全面的發展計劃,提高基金利用率[3]。
4.提高自身地位,有效對沖“邊緣化”。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淳樸的群眾文化、神秘的民族節日,這些對于當地旅游經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必須要積極利用。這其中基層文化工作必須抓住這一抓手,提升自身文化建設作用,讓自己的地位得到改善。
總結:
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必須抓住時代脈搏,集合鄉村振興、文旅結合等機遇,積極地抓住少數民族群眾文化特色,建立責任體系、積極完善群眾文化信息系統、提升資金支持力度,最終提高基層的群眾文化管理和指導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得以扎根基層。
參考文獻
[1]周全. 淺談新形勢下做好基層群眾文化的實踐與思考[J]. 視界觀, 2020, 000(009):P.1-1.
[2]韓秀芳.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 中文信息, 2020, 000(001):269.
[3]甘偉杰. 對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 中國高新區, 2018, 000(00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