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內部影響因素的條件組態研究

2021-07-19 20:14:02孫聰賈曉霞
財會月刊·下半月 2021年6期
關鍵詞:公司治理

孫聰 賈曉霞

【摘要】隨著公眾對綠色可持續性發展的愈加關注, 綠色企業成為當代企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以深交所89家綠色上市公司為樣本, 探討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的條件組態。 利用QCA定性比較分析方法, 將公司治理情況、經營業績、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因素融入同一模型, 通過比較綠色企業與非綠色企業的異同, 探究存在明顯差異的內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效果, 解釋不同特征的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的差異性與實現路徑的多樣性。 研究發現: 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對綠色企業披露高質量會計信息具有極大推動力; 對于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 公司內部治理情況起到重要作用, 加強內部治理、加大研發投入使企業具有較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對于資產規模較大的綠色企業, 要充分利用營業收入與財務杠桿促進創新研發投入, 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對其披露高質量會計信息具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公司治理;QCA定性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0994(2021)12-0091-10

一、引言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 企業生產經營理念中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日漸突出, 各企業紛紛進行綠色布局, 向綠色企業轉型。 道農研究院在《中國綠色公司百強報告》中強調以綠色轉型作為企業戰略, 積極地利用綠色創新方式承擔環保和社會責任, 可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的競爭力。 劉勇、白小瀅[1] 指出綠色企業以“可持續競爭, 共贏共享”的可持續發展思想作為核心目標, 以環?;顒幼鳛橹鳡I業務, 在追求高企業利潤的同時, 力圖將經濟效應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以實現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 可見, 綠色企業作為承擔綠色投資責任的重要主體, 對當前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但長久以來, 綠色企業暴露出明顯的非效率投資問題, 究其原因, 企業自身存在著高風險、回報周期長、信息不對稱等弊端, 但信息披露不充分、資金供給缺乏等也是問題的關鍵。 綠色企業進行會計信息披露, 能夠明確企業對資金的利用情況和內部治理狀況, 充分凸顯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承擔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 對于吸引投資具有積極作用。 由此可見, 對綠色企業而言, 信息披露直接影響到市場投資者的認可和評價, 是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環節, 企業應當及時進行會計信息披露, 且需要保證真實可靠全面地披露信息。 基于此背景, 本文將關注點聚焦于信息披露這一領域, 探究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內部影響因素。

二、文獻綜述

(一)綠色發展理論與綠色企業

隨著公眾可持續利用和節約資源意識的加強, 全球綠色革命的浪潮涌現, 綠色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 我國作為綠色發展理論的支持者與引領者, 也逐漸明確了綠色革命的道路。 從國家治理角度而言, 綠色發展理念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正式提出, 呼應了前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理念貢獻了中國綠色方案。 近年來, 綠色發展的熱度居高不下, 國內外學者對其關注度也逐漸加大, 特別是基于中國國情的綠色發展研究不斷出現。 有研究認為, 我國的綠色發展是在資源承載能力及生態環境容量制約的條件下,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創新型和升級版的發展模式[2] 。 也有學者從綠色發展與中國經濟兩者之間的關系著手研究, 認為綠色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是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標志[3] 。 何愛平等[4] 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層面論證了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綠色發展作為改革的新領域和方向, 旨在利用低碳環保、循環節能的生產方式,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環境和生態進行重建, 為后代建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隨著綠色發展理論的普及, 學者逐漸將其應用范圍進行延伸, 將綠色理念運用于企業戰略層面, 綠色企業這一概念應運而生。 國內外已有研究對綠色企業概念的界定尚不統一, 在以往綠色企業的衡量標準中, 較多突出環境保護這一層面, 以主營業務是否為環保業務作為綠色企業的評判標準。 比如韓立巖等[5] 以環保概念股為樣本研究企業的綠色發展效應。 然而, 也有研究指出綠色企業不僅應為企業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同時也要兼顧產品和服務創新, 從而達到經濟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目標 [6] 。 單純地用環保主營業務評判綠色企業具有片面性, 不符合將企業經營績效與技術創新能力和綠色技術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特征。 連莉莉 [7] 從綠色產業角度入手, 在從事綠色農業、綠色工業、綠色建筑業和綠色服務業等綠色產業的企業中篩選出綠色企業。 吳培[8] 站在經營業務角度, 認為綠色上市公司可分為環境保護企業、資源節約企業、清潔能源企業。 類似地, 黃嘉伶等[9] 也選擇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企業展開對綠色企業的研究。 可見, 現有研究對綠色企業的要求已不單單是出于環境保護方面的考慮, 也要涉及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目標。

因此, 基于綠色發展理論, 本文參考銀監會2013年發布的《綠色信貸統計信息指引》等相關文件, 結合He 和 Liu[10] 的觀點, 將主營業務是否綠色可持續作為評判指標這一做法, 考量產品與服務創新, 將涉及自然資源保護或循環利用、可再生及清潔能源、節能節水工業、綠色節能建筑、綠色農業或林業開發、垃圾處理及生態修復、污染防治及災害防控等主營業務作為衡量綠色企業的標準進行樣本企業篩選。

(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1. 會計信息披露的動機。 依托于信息不對稱理論和委托代理理論, 上市公司進行會計信息披露的動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契約動機、市場動機和法律動機。

(1)契約動機。 唐順莉、劉紅英[11] 認為, 由于投資人與管理者存在委托代理關系, 雇傭合同中的固定薪金將是會計信息披露動機的平衡點, 在激勵作用下, 管理者往往會主動披露與自身管理結果相關的會計信息。 權小鋒等[12] 基于信息傳遞理論, 認為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加強了投資者對公司管理層的監督, 能有效降低CEO權力強度增大帶來的公司經營風險。 同理, 對于債權人與管理者而言也存在類似的利益沖突, 雙方通過簽訂債務合約來彼此限制, 出于對監督合約中有關債務條款執行情況的考量, 公司將會主動披露相關的財務指標等會計信息。

(2)市場動機。 楊清香等[13] 認為, 詳細的會計信息披露會引起股票價格上漲, 而簡單的披露則未必。 李志軍等[14] 研究發現在貨幣政策趨緊時, 高質量信息披露公司較低質量披露公司能夠獲得更多的銀行借款。 Michael Ebert等[15] 則認為當公司內部控制健全有效、經營情況良好時, 更愿意主動披露會計信息, 并且在經營者不確定市場對信息披露的反應時, 積極披露的可能性更大, 以增加投資者對企業的投資信心。 方紅星等[16] 指出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內控鑒證報告時, 將向外界傳遞出積極的高信息質量信號, 可有效降低投資者面臨的信息風險, 對降低債券在一級市場上的發行成本有顯著作用。 可見, 上市公司秉持著維護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等目的, 會主動披露相關的會計信息, 這就形成了會計信息披露的市場動機。

(3)法律動機。 在有效市場假說中, 當信息披露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效益時信息披露為最優解, 但在實際操作中, 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現象, 信息往往不能達到最優的使用效果, 也就失去了披露的原本意義。 例如, 有的企業為提高市價、爭奪市場資源, 向外部披露虛假的會計信息, 造成信息使用者對信息的誤判而遭受損失。 又如行業中的壟斷企業隱瞞會計信息, 阻礙其他競爭者的進入, 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為了滿足廣大投資者多樣性、差異化的需求, 緩解委托代理關系帶來的利益沖突, 政府必須利用法律進行干預, 利用強制手段迫使公司及時準確地披露會計信息, 以維持市場穩定。 政府部門通過各種制度明確了最低信息披露要求, 無形中變成了廣大信息使用者的代理人。 黎來芳、陳占燎[17] 在研究中指出, 強有力的法律制度有利于降低操控公司盈余等人為行為發生的概率, 已被披露的盈余質量的真實狀況可能因一個國家法律實力的不同而顯著不同。 因此, 上市公司迫于法律的約束, 會選擇披露相關會計信息, 這是一種被動的披露行為。

2.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 基于以上信息披露動機, 本文分別從內外部角度探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 主要圍繞公司治理、經營狀況以及法治環境三條主線展開。 其中: 公司治理主要聚焦于董事會、職權結構等公司內部結構管理; 經營狀況以公司內部資金狀況作為核心切入點; 而法治環境則站在外部角度分析法律、文化、政治等宏觀環境的作用。

(1)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披露。 在公司治理維度, 基于委托代理理論、契約理論, 董事會的特征、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中的關鍵要素, 從而現有研究大多聚焦于董事會基本特征和股權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上。

在董事會規模與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方面, 一些學者基于資源依賴理論, 認為董事會規模越大, 則管理層人才越多樣化, 管理經驗與知識儲備越豐富, 越有利于經營決策, 董事會治理效率就會越高, 這有利于其發揮監督職能, 促使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18] 。 另外, 也有部分學者從代理理論和組織行為理論出發, 研究認為董事會保持較小規模有利于減少委托人與代理人的利益沖突, 降低“搭便車”發生的概率, 不易產生拉幫結派的“小團體”, 從而既有利于公司治理, 又有利于會計信息的披露[19] 。

在獨立董事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方面, 有研究認為獨立董事制度與信息質量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關系, 由于獨董可以更好地監督工作, 大幅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20,21] 。 但也有學者認為隨著董事會規模的擴大, 往往會出現董事之間更難以達成共識的現象, 易于使董事會效率降低, 導致經理層有機會擺脫董事會的監督, 致使信息披露質量下降。

從董事會職權角度分析, 一種觀點認為, 董事長和總經理職權分離不利于信息傳遞和溝通, 管理效率低, 經營者在其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會出現逆向選擇, 同時由股東會代表的外部監督也因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從而內外部監督均起不到良好效果, 信息在與各方的利益博弈中逐層降低真實性與相關性[22] ; 另一種觀點認為當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權集中在一人身上時, 其必先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 對自身的監督全靠自覺, 容易造成監督失效、監守自盜的現象, 最終導致外部監督與自律監督失效的局面[23] 。

從股權結構方面看, 以Shleifer等[24] 為代表的研究者指出, 企業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較高,? 那么其與管理者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會被顯著減弱, 同時股東對管理者的約束增加, 這對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類似地, 杜興強等[25] 也得出股權集中度高, 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也向高水平發展的結論。 當然也有研究表明高股權集中度企業出現一股獨大的可能性更大, 此時公司治理機制無法發揮其功能, 財務舞弊無可避免, Simon和Wong[26] 即持此觀點。

(2)經營狀況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從經營狀況維度出發, 與公司治理狀況相比, 公司財務狀況更容易影響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情況, 并通過檢驗發現資產負債率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王斌、梁欣欣[27] 研究得出, 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與財務收益能力、資產規模等因素呈正相關關系, 與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關系。 施璐敏[28] 基于信息傳遞理論, 認為經營情況良好、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將有更強烈的動機公開更詳細、及時、有價值的會計信息, 將其擁有良好業績的公司形象傳遞于市場, 以便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從而吸引更多的外部資金。 然而況學文等[29] 則認為當企業融資需求較大時, 會有較強烈的動機主動提供更全面、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以減少因信息不對稱等帶來的融資成本, 進而獲得其所需資金。 可見, 財務狀況確實是影響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之一, 但財務狀況的描述性指標如資產規模、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等, 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方向與程度尚待考究。

(3)法治環境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從法治環境維度出發, 何平林等[30] 從外部環境角度切入, 將法治環境列入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因素中, 并認為公司所在地區的地域文化特征差異和市場化水平差異是在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關鍵變量。 同樣地, 方紅星等[31] 指出在法治環境較差的地區, 其監管機制也存在漏洞, 致使企業違反會計信息披露規定的成本也較低, 會計信息使用者不易有效保護其合法權益, 故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大大降低。 以上觀點皆闡述了法治環境這一維度對改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性, 突出強調了法律與文化特征的核心作用, 但法治環境這一維度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作用屬于外部環境約束, 使企業被動地披露信息, 而非積極主動地披露。

(三)文獻評述

通過文獻梳理, 本文發現已有研究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現有研究雖然發現了各種因素共同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事實, 但受回歸變量間彼此獨立、不相互作用等假設的限制, 沒有探究組織內外部各因素相互組合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影響的組態效應, 難以解釋不同企業特征下信息披露質量的差異性與實現路徑的多樣性; 二是目前的研究絕大多數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鮮見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 三是研究對象以上市公司為主, 聚焦可持續概念的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較少, 綠色企業基于其獨特的理念是否在信息披露方面有別于其他企業、哪些因素影響其信息披露質量等問題仍需探討。

因此, 本文選取綠色企業作為研究主體, 對比分析綠色企業與非綠色企業的差異, 利用QCA定性比較分析方法, 探究企業積極主動地披露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內部影響因素, 結合定量和定性角度分析各內部因素的協同效應, 試圖尋找適合不同企業發展狀況的高質量信息披露路徑。

三、研究方法、案例及變量說明

(一)研究方法

QCA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綜合了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優勢, 以案例為導向, 既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歸納式、探索性研究, 也適用于演繹式、檢驗性研究[32] 。 基于對組態作用的分析, 合理的資源配置能有效地改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這對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研究十分必要。 因此, 本文利用QCA定性比較分析法展開對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研究, 試圖利用定性比較的邏輯, 分析識別影響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核心要素, 將各變量放入同一模型, 探究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共同影響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 彌補以往研究因探究線性相關關系而存在的局限性, 并尋找提升信息披露質量的有效路徑。

(二)案例選取

根據前文對綠色企業概念的界定, 本文將主營業務是否綠色可持續作為評判指標對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進行篩選, 共篩選出96個結果。 剔除數據缺失、財務狀況異常、對本實驗結果有非自然影響的企業后, 整理得到89家綠色企業, 并將其作為本文的研究樣本。

(三)變量說明

本研究的結果變量為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從國內外文獻中可以看出, 對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尚缺少一個統一的度量方法。 目前大多數學者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衡量方法: 一是選擇某些與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相關的反映指標作為代替指標, 例如會計信息披露次數、會計盈余質量、股票價格等, 將抽象的問題量化[33] , 但替代指標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問題, 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程度難以界定; 二是學者自行建立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指標體系進行打分, 用以分析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有關問題[34] , 但評價中不可避免帶有研究者的主觀判斷; 三是使用權威機構發布的評價結論作為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標準, 此種研究方法的優勢在于由權威機構公布的評價結果更具權威性和客觀性, 國內學者較多地采用此種度量方式[35] 。 本文選擇第三種衡量方法考量樣本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評數據作為依據, 并對其等級進行賦值, 3為A(優秀)的賦值, 2為B(良好)的賦值, 1為C(合格)的賦值, 0為D(不合格)的賦值, 以DQ表示。

條件變量方面, 由于綠色企業使用的技術具有前期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的特征, 因此除考量經營業績和公司治理等內部因素外, 也應考慮其具有的獨特風險特征和收益率特征。 前文已經闡述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眾多因素, 故研究首先對比了綠色企業與非綠色企業在公司治理、經營業績、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方面的差異, 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見, 綠色企業在總資產、營業收入增長率、兩職分離、監管層持股比例、未流通股占比、財務杠桿、研究人員占比、研發投入占比、可持續增長率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因此本文的條件變量劃分為經營業績、公司治理、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四個維度, 主要聚焦于綠色企業與非綠色企業的上述差異變量, 具體變量描述見表2。

(四)數據來源

本文涉及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相關數據來源于深交所2017 ~ 2019年信息披露考評板塊; 企業對應年份主營業務數據源自WIND數據庫; 2017 ~ 2019年樣本企業經營業績、公司治理、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數據搜索整理于國泰安數據庫, 并對數據取平均值。

四、數據校準及結果分析

(一)數據校準

運用fsQCA 3.0對數據進行校準, 首先對結果變量(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及條件變量(經營業績、公司治理、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進行校準, 轉化成相應的模糊集隸屬度; 再設置不完全隸屬、交叉點、完全隸屬三個臨界值, 各變量錨點的設置依據為25、50、75分位值, 校準結果見表3。

(二)必要條件分析

使用QCA方法對條件組態進行分析前要進行必要性檢驗, 判斷某個單一條件變量是否為結果變量的必要條件, 而檢驗其是否為必要條件的關鍵, 取決于各變量相對于結果的一致性水平。 基于現有研究, 當一致性水平不小于0.9時, 基本可認定這一變量是結果變量的必要條件。 本文利用fsQCA 3.0軟件對樣本進行分析, 得出單個變量相對于結果變量的一致性, 結果如表4所示。

根據一致性結果可見, 各條件變量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這一結果變量的一致性得分均未超過0.9, 說明不存在其中某單一條件為結果變量的必要條件, 同時也說明針對綠色企業的樣本案例, 這些單一的條件變量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解釋力不強。

(三)真值表構建

用fsQCA 3.0完成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的模糊集分析, 其優勢表現在真值表的構建可以通過軟件來完成。 按照程序的設定, 對完全隸屬的變量賦值為1, 完全不隸屬的賦值為0, 構建出真值表。

(四)條件組態分析

基于真值表的建立, 可以得到影響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有效組態。 借鑒張明、杜運周[34] 的觀點, 中間解一般是介于復合解和吝嗇解之間的情況, 不僅包括了核心條件, 也囊括了邊緣條件, 因此既不會墨守成規地依據變量設定而出現, 又不會違背客觀事實, 故本文選擇以中間解作為最能說明問題的解。 對樣本案例分別進行高信息披露質量與低信息披露質量的研究, 得到有效組態如表5、表6所示。

1. 高信息披露質量組態分析。 由表5可知, 樣本案例中, 產生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組態共有6組, 且各組態整體解的一致性達到0.819903, 解的覆蓋度達到0.594207, 證明以上組態對促進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有較強的解釋力, 大約能夠解釋59%的產生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原因, 由此可認為上述方案對應的組態路徑為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高質量發展的充分條件。 同時研究發現, 總資產、營業收入增長率、財務杠桿、研發投入均是影響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核心條件。

組態一: TA?GOR? ~ FL?SGR。 其意義為對于資產規模較大的綠色企業, 高營業收入增長率、低財務杠桿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情形下, 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更高。 這樣的企業力圖獲取穩定的收益率, 不愿承擔更多的風險, 企業發展戰略較為保守, 例如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即屬于資產規模較大、可持續增長率穩定的企業。

組態二: ~TA?GOR?RDP?RDI。 此組態意味著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營業收入增長率較高且注重創新研發人員和資金的投入的企業, 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相對較好。 這些資產規模不大的綠色企業, 大多數主營業務較為集中, 側重于綠色研發創新投入, 且經營狀況良好。 這類企業為了提高企業知名度與競爭力, 會選擇披露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以讓更多投資者和社會人士了解本企業。

組態三: ~TA?STP?FL?RDP?SGR。 此組態表示企業資產規模相對較小、公司治理方面兩職分離、財務杠桿較高、研發創新方面投入較大且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綠色企業, 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較高。 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離的“二元領導權結構”使管理層有了束縛, 間接地完善了監督機制, 提高了董事會的獨立性, 使披露的會計信息更及時有效。 對于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 兩職分離更利于實現與操作, 不會造成過大的溝通障礙與信息失真。 同時, 對于這樣的企業, 為凸顯其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的優勢, 往往更易披露企業的財務信息, 這能讓更多的投資者了解、掌握企業內部狀況, 便于吸引資金投入。

組態四: ~TA?~RSR?~POS?SGR。 此組態代表企業資產相對較小、公司治理方面監管層持股比例較低、未流通股占比較低, 但可持續發展能力較高的綠色企業, 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較高。 這類資產規模較小的企業, 監管層持股比例較低、未流通股占比較低, 說明企業股東與管理者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均衡狀況就會被顯著減弱, 使企業治理狀況有序, 同時這類綠色企業可持續增長能力較強, 這也對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組態五: TA?~GOR?RDI?SGR。 表示為擁有高資產規模、高研發投入和高可持續增長率的綠色企業, 可以忽略公司治理方面的影響, 盡管營業收入增長率較低, 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仍較高。 在此種配置組態中, 強調核心條件中資產規模、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作用, 十分符合綠色企業發展目標, 企業為了展現其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能力, 通常會披露更高水平的會計信息。

組態六: TA?~GOR?FL?RDI。 它表示為無論公司治理情況如何, 擁有高資產規模、高財務杠桿、高研發投入的綠色企業, 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會表現出較高水平。 由于綠色企業本身經營業務的獨特性, 其使用的技術具有前期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的特征, 公司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有能力更多地依靠財務杠桿進行融資, 以滿足其研發投入上的資金需求, 其短期的營業收入增長表現不明顯, 但為吸引更多的投資及關注, 往往會更積極主動地披露其相關信息。

2. 低信息披露質量組態分析。 由表6可知, 樣本案例中, 產生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組態有4組, 且各組態整體解的一致性達到0.885496, 解的覆蓋度達到0.664, 證明以上組態對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作用有較強的解釋力, 大約能夠解釋66%的產生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原因, 由此可以認為上述方案對應的組態路徑為抑制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充分條件。 同時研究發現, 營業收入增長率、監管層持股比例、未流通股占比情況和可持續增長率均是影響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核心條件, 以下對各組態進行詳細闡述。

組態一: ~GOR?~RDI?~SGR。 其意義表示為無論資產規模、公司治理情況如何, 企業在低營業收入增長、低研發投入、低可持續發展這一條件下, 企業會表現出低水平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這一組態反映了綠色企業的經營狀況同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共同作用, 企業的經營狀況、可持續發展能力并不一定是促進會計信息披露良性發展的助力條件, 但在這些條件皆處于低水平的共同作用下, 會抑制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高質量發展。

組態二: RSR?POS?FL?~SGR。 其意義表示為無論企業資產規模如何, 高監管層持股比例、高未流通股占比、高財務杠桿、低可持續增長率會抑制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高監管層持股比例與高未流通股占比意味著企業內部監管層擁有較大的話語權, 這種優勢在其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會出現逆向選擇的情況, 在從事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時, 其出發點必先考慮自身的經濟利益, 傾向于選擇性披露對其有益的信息, 內部監管變得無效。 此外, 綠色企業的財務杠桿較高、可持續增長率較低說明企業在持續經營方面存在較大風險, 企業通常不愿主動披露其劣勢信息, 加之企業內部監管上的疏漏, 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必將呈現出低水平。

組態三: ~TA?~STP?~RSR?POS?~SGR。 對于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 當企業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監管層持股比例較低、未流通股占比較大且可持續增長率較低時, 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受到抑制。 對于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 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權集中在一人身上, 且未流通股占比較大, 企業內部治理效果不佳, 經營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和監管上的漏洞的機會增多, 會計信息可以被人為操縱, 這就非常容易造成監守自盜、外部監督與內部控制失效的局面, 信息披露質量也會大受影響。 另外由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 企業更傾向于隱瞞相關信息。

組態四: ~TA?RSR?FL?RDP。 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 監管層持股比例較高、財務杠桿較高、研發人員占比較高時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表現為低水平。 在這一組態下, 企業本身資產規模較小, 且研發人員花費成本較大, 企業只能較大程度地利用財務杠桿維持經營, 但這樣也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且企業內部監管層持股比例過高, 公司內部控制極有可能失效, 則吸引外部投資的優勢極小, 十分不利于其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

綜合比較高信息披露質量組態與低信息披露質量組態不難發現, 高水平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未必是由高水平的可持續增長率帶來的, 但低水平的可持續增長率往往是低水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因素之一; 高水平的研發投入不一定導致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現高水平, 但較低的研發投入卻是引發低水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之一; 兩職分離雖不是帶來高質量會計信息披露的必然條件, 但當企業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 卻可能導致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現較低水平。 因此本文認為, 綠色企業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是其披露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重要推動力。 綜合上述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相關研究, 本文將高質量會計信息披露的路徑按照資產規模大小劃分為兩類, 如圖1所示, 即分別針對資產規模較大與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實現高水平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提供發展建議。

不同于資產規模較大的綠色企業, 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其公司內部治理情況在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于小規模企業較易于進行內部治理, 當企業采取董事長和總經理兩職分離、監管層低持股、未流通股占比低的治理方式時, 企業處于良好的內部監管環境中。 同時, 企業利用營業收入或財務杠桿進行資金供給, 加強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的投入, 會使綠色企業在研發與可持續方面展現優勢, 進而管理層就會選擇披露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對于資產規模較大的綠色企業而言, 公司內部治理往往并不是影響其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根本因素, 由于周期較長的科研創新活動需要大量資金與人才的投入, 較高的融資水平可以為企業增加創新活力及為正常經營活動提供基本保障, 同時大規模企業也更有能力應對財務風險, 可以選擇適當地利用杠桿進行融資。 因此綜合考慮, 對于資產規模較大的綠色企業, 若企業擁有較高營業收入, 則可以利用企業內部現有資金進行研發投入,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若企業不能擁有較高營業收入, 則企業應該利用高水平的財務杠桿進行資金供給, 在這兩種情況下, 企業皆能保持較高水平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五.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文以89家綠色企業為樣本, 利用QCA定性比較分析方法對比綠色企業與非綠色企業在公司治理、經營業績、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維度的差異, 選用總資產、營業收入增長率、兩職分離、監管層持股比例、未流通股占比、財務杠桿、研發人員占比、研發投入占比、可持續增長率等九個條件因素, 應用組態思維重新考量其內部關聯性, 探討影響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多重因素和復雜因果機制。 綜合上述分析, 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①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對綠色企業披露高質量會計信息具有較大推動力; ②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 應加強內部治理、加大研發投入使企業具有較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③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 要充分利用營業收入與財務杠桿實現創新研發投入, 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這對其披露高質量會計信息具有積極影響。

(二)理論貢獻與管理啟示

1. 理論貢獻。 本文從企業經營業績、公司治理、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維度的共同作用著手, 彌補了現有實證研究聚焦于線性回歸的因果關系效應等不足。 本研究運用QCA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發現了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各影響因素之間的組態效應, 為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路徑的多樣性與差異性解釋提供了理論支持, 有助于今后探索不同規模、不同治理情況、不同經營風險的企業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路徑。 另外, 本研究將樣本聚焦于綠色企業, 彌補了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研究的空白, 有助于綠色企業改善信息披露質量, 促進綠色企業良性發展。

2. 管理啟示。 首先, 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路徑是多樣的, 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增長率、財務杠桿、研發投入等均是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核心要素, 故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從企業內部做出有利于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調整, 政府等相關部門也要健全法制體系, 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提供保障。 其次, 企業要積極主動地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 有資金保障的綠色企業應在合理范圍內增加研發投入, 提高自身競爭力, 這樣的企業往往會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而披露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資產規模較小的綠色企業應加強從企業內部建立監管部門, 采取兩職分離的職權結構有助于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最后, 通過本研究可知, 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提升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 各維度變量協同作用, 才能積極地促進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提高。

(三)研究不足與未來展望

雖然本研究在方法論上一定程度地彌補了以往實證研究的不足, 但本研究僅選取了經營業績、公司治理、風險水平、創新與可持續能力等企業內部因素進行研究, 而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遠不止這些, 如還包括法治環境等外部因素, 這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 另外, 樣本案例僅源自于深圳證券交易所, 這可能使研究結論具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考慮擴大樣本來源, 構建更加全面的綠色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框架, 這將對綠色企業可持續發展等研究具有積極的影響。

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背景下, 綠色企業作為綠色發展的主力軍, 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 為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綠色企業的相關問題應該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 對綠色企業信息披露這一重要環節也應加大管理力度, 在明確立法的同時, 完善企業內部監督工作, 使綠色企業成為當代企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進而帶動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主 要 參 考 文 獻 】

[1] 劉勇,白小瀅.中國股票市場的綠色激勵:可持續發展視角[ J].經濟管理,2020(1):155 ~ 173.

[2] 胡鞍鋼,周紹杰.綠色發展:功能界定、機制分析與發展戰略[ 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1):14 ~ 20.

[3] 張梅,陳春偉,李冰茹.新媒體監督、環境規制與企業綠色發展理念——基于中國重污染行業的實證分析[ 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9):62 ~ 70.

[4] 何愛平,李雪嬌,鄧金錢.習近平新時代綠色發展的理論創新研究[ J].經濟學家,2018(6):5 ~ 12.

[5] 韓立巖,蔡立新,尹力博.中國證券市場的綠色激勵:一個四因素模型[ J].金融研究,2017(1):145 ~ 161.

[6] Allen F., Yago G.. Environmental finance: Innovating to save the planet[ 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11(3):99 ~ 111.

[7] 連莉莉.綠色信貸影響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嗎?——基于綠色企業與“兩高”企業的對比研究[ 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5(5):83 ~ 93.

[8] 吳培.綠色金融政策對綠色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20.

[9] 黃嘉伶,欒曉莉,曹安妮,梁揚.綠色企業的融資現狀與方式研究——一個文獻綜述[ J].中國商論,2019(19):40 ~ 42.

[10] He L. Y., Liu L.. Stand by or follow? Responsibility diffusion effects and green credit[ 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8(8):1740 ~ 1761.

[11] 唐順莉,劉紅英.公司信息透明度影響因素的研究評述[ J].會計之友,2012(28):89 ~ 92.

[12] 權小鋒,吳世農.CEO權力強度、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業績的波動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 J].南開管理評論,2010(4):142 ~ 153.

[13] 楊清香,俞麟,宋麗.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與市場反應研究——來自中國滬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南開管理評論,2012(1):123 ~ 130.

[14] 李志軍,王善平.貨幣政策、信息披露質量與公司債務融資[ J].會計研究,2011(10):56 ~ 62+97.

[15] Michael Ebert,Georg Schneider. Bentham's panopticon and real effects of voluntary disclosure [EB/OL]. http: / /ssrn. com/abstract=2528945,2016-06-16.

[16] 方紅星,施繼坤,張廣寶.產權性質、信息質量與公司債定價——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 J].金融研究,2013(4):170 ~ 182.

[17] 黎來芳,陳占燎.控股股東股權質押降低信息披露質量嗎?[ J].科學決策,2018(8):1 ~ 20.

[18] 傅傳銳,洪運超.公司治理、產品市場競爭與智力資本自愿信息披露——基于我國A股高科技行業的實證研究[ J].中國軟科學,2018(5):123 ~ 134.

[19] 蘇穎,王豆豆.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J].北方經貿,2015(9):115 ~ 116.

[20] Ben Kwame Agyei-Mensah.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market[ J].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2016(2):79 ~ 95.

[21] 王新紅,云佳.獨立董事特征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以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 J].財務與金融,2015(3):83 ~ 88.

[22] 蔣堯明,鄭瑩.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高水平上市公司治理特征研究——基于2012年滬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11):52 ~ 59.

[23] 林昕,安國祥,胡亞君.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質量——基于2006年至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J].財會通訊,2010(18):51 ~ 53.

[24] Shleifer A., Vishny R. W.. Management entrenchment: The case of manager-specific investments[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5):123 ~ 139.

[25] 杜興強,溫日光.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一項經驗研究[ J].財經研究,2007(1):123 ~ 139.

[26] Simon S. M.,Wong K. S..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the extent of voluntary disclosure[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Taxation,2001(10):139 ~ 156.

[27] 王斌,梁欣欣.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與信息披露質量——來自深交所的經驗證據[ J].會計研究,2008(2):31 ~ 38+95.

[28] 施璐敏.上市公司自愿性會計信息披露與公司財務特征分析[ J].財會通訊,2014(18):18 ~ 20.

[29] 況學文,張曉夢,張秀君.公司戰略、融資需求與會計信息自愿披露[ J].江西社會科學,2019(8):208 ~ 216.

[30] 何平林,孫雨龍,寧靜,陳亮.高管特質、法治環境與信息披露質量[ J].中國軟科學,2019(10):112 ~ 128.

[31] 方紅星,張勇,王平.法制環境、供應鏈集中度與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 J].會計研究,2017(7):33 ~ 40+96.

[32] 張明,杜運周.組織與管理研究中QCA方法的應用:定位、策略和方向[ J].管理學報,2019(9):1312 ~ 1323.

[33] Dechow? P., Dichev? I.. 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 The role of accrual estimation error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35 ~ 59.

[34] Francis? J., Lafond? R., Olsson? P. M., Schipper? K.. Cost of equity and earnings attributes[ 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 (4):967 ~ 1010.

[35] 夏立軍,鹿小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信息披露質量相關性研究[ J].當代經濟管理,2005(5):147 ~ 152+160.

猜你喜歡
公司治理
內控建設、公司治理和產權性質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41:47
民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化與公司治理效率的協調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33:46
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室內裝潢宜儉樸宜居宜習宜養生
公司治理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15:03
雙重股權結構的利弊分析與立法建議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23:15
我國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49:23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論財務會計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的關系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3:4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激情99|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免费在线a视频| 色综合成人| 亚洲精品va|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亚洲午夜片| 日韩av手机在线|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丝袜国产一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久草视频精品| 999在线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区在线|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 日韩欧美色综合|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国产综合网站| 亚洲区第一页| 在线欧美一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欧美成人|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在线看|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成人日韩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性欧美在线|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久久91精品牛牛|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人妻21p大胆|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