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和構建主義理論的高質量融合,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進行研究,建立與教學重點相符合的語言情境,才能在有效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上,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保證教學成果可以達到教師的預期要求。英語作為重要的語言類學科,需要教師通過良好語言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交流活動中,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實效性。
【關鍵詞】應用研究;教學重點;英語課堂;情境教學
【作者簡介】黃建玉,江蘇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學校。
英語作為重要的國際通用語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提升英語素養則成為教育體系改革工作的重點內容。小學作為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培育綜合素養以及明確學習方向的重要階段,想要更好展現英語課堂的教育價值,教師應該積極優化授課手段,通過情境教學法的使用,建立充滿趣味性的教育環境,才能在更加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基礎上,有效通過授課重點的明確設計教學計劃,以達到推進高質量英語課堂有序推進的目的。
一、情境教學的概念
構建主義理論強調,想要更好地實現教育價值,需要改變傳統的知識傳遞過程,既要求學習者可以通過思維意識的調動,主動完成對知識的掌握,也可以在教師精心打造的學習情境中,引導學習者對情境信息的不斷整合,更好保證學習效率與質量。語言類學科更加強調語言環境的營造,除了需要重視語言輸出教育的價值意義,還應該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語言應用環境,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過程中提升教育效果。
小學生善于模仿,且正處于思辨意識發育階段的特點,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與較高的探究積極性,因此也存在參與學習活動時,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問題。而有趣的情境,往往在游戲、問題、多媒體等形式的輔助下,建立更加真實的語言情境,使整體的教學內容既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鍛煉語感,也在增強學習熱情的過程中,為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建立廣闊的平臺,從而真正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的意義
1.拉近師生距離。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精心對授課環節進行設計,如此才能更好發揮教育實效性。教師通過情境教學的使用,為了建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英語課堂,需要強化與學生間的有效交流,根據其個性發展、智力水平與理解能力,在教學重點的幫助下,創建既充滿趣味性,又可以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動態課堂,才能更好地優化教學質量。因此,情境教學改變填鴨式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可以在有趣的語言情境中,既對英語知識內涵進行探索,又可以在文化價值意義的探究中,尋找符合自身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發揮情境課堂的應用意義,達到有效提升英語教育價值的目的。
2.明確課堂角色定位。情境教學最突出的教育特色,在于鼓勵學生通過思辨意識的延展,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應用下,可以更好對地知識進行整合,并在樹立完善的英語結構框架的過程中,保證學習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小學英語教育目標主要以幫助學生積累英語知識、學習語法結構以及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為重點。很多教師在應試教育環境的影響下,會單方面地完成對重點知識地傳授。學生在被動的學習模式下,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對英語知識的記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工作的普遍現狀。在這種師生課堂角色定位出現偏差的教學活動中,不僅會使雙方交流渠道單一,缺少學習主動性意識的小學生,也會很難激發其學習熱情,在枯燥的學習方法約束下,既無法提升學習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自身思維意識有所限制。而情境教學更強調了教師自身引導者的角色定位,通過趣味性英語課堂情境的建立,使整體的授課重點圍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為主,在幫助其掌握學習節奏的過程中,既尋找到了符合認知規律的學習方式,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掌握了英語學科文化價值的精髓,并積極提升學習熱情,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過程中,使英語教學任務在明確課堂角色定位中高質量完成。
三、小學英語課堂運用情境教學的具體途徑
1.滿足認知規律,設計游戲情境。豐富的課堂活動,往往是有效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重要方式。情境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才能在富有活力的動態化英語課堂中,既幫助學生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知識的趣味性,良好的學習環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主動對情境信息進行整合,從而保證學習效果的更好上升。為了更好地發揮情境教學的實際價值,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具體的授課重點以更加有趣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才能建立有趣的英語語言氛圍。游戲作為吸引小學生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通過游戲情境的建立,既能夠發揮英語教育的實效性,也可以幫助學生尋找學習規律,并在玩耍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與交際能力。
例如,在進行“How old are you?”的教學時,本節課需要學生能夠熟練使用詢問年齡的句型,并需要注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西方國家,年齡屬于個人隱私,如果直接詢問他人年齡的話,會出現十分尷尬的情形。要求教師能夠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使學生更好在了解不同文化基礎的過程中提升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猜年齡游戲的設計,將班級學生分為七名同學為一組的小團體,為每名學生發放寫有不同年齡的卡片,學生需要用英語詢問“How old are you this year?”,其他學生可以選擇地的回答“I'm younger than 15, but older than 10.”“I'm three years older than you.”“I am older than Xiao Hong, but younger than Xiao Ming.”給予提示,請小組其他成員進行猜測,并引入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希望學生在與他人交流時,根據交談對象的不同選擇合理的交際方式。在寓教于樂的游戲情境中,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在鍛煉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快速對學習重點進行掌握,使學生在游戲中保證學習效果的更好上升。
2.激發思辨意識,設計問題情境。情境教學的突出優勢,就是使教師在設計課堂環節時,可以更加重視對學生思辨意識的調動,引導其主動思考與研究學習重點的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使英語教育的教學效果得到保證。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所以有著十分強烈的探究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習重點進行掌握,并在不斷思考的同時將知識進行內化,以更好地發揮英語課堂的教育價值。
例如,講解“At the snack bar”時,本節課需要學生在掌握基礎單詞的同時,可以熟練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Anything else?”“I'd like...”等句型進行點餐。教師可以提出問題“Do you like eating out?”“How do you usually order?”“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ordering?”鼓勵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相互間根據課堂問題進行思考與交流,并熟練使用基本句型進行對話。在學生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后,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食物卡片,鼓勵學生能夠根據卡片內容進行交談,并進行角色扮演和教師互動。這種鍛煉學生思考能力與思辨意識的問題情境可以通過良好學習氛圍的構建,快速吸引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并在相互討論與交流中,自主完成對學習節奏的把握,并根據認知規律解決課堂問題,在循序漸進中完成學習任務。
3.豐富知識儲備,設計多媒體情境。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音頻、文字、動畫等多種形式使用,在幫助教師進行情境教學時,使課堂環境更加真實,從而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且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延展,使學生豐富知識儲備并通過思辨意識的調動,進行對重點知識的探究,使學生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多媒體情境,將授課重點以有趣的形式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以更好激發學習熱情。
例如,在進行“Drawing in the park”的教學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3D演示功能,將公園的全貌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并用紅框標注出不同的公園場地,建立教師帶領大家去公園游玩的學習情境。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抽簽的方式幫助學生確定不同場地,請學生根據實際情境設計公園內的對話。內容既可以圍繞著公園內的建筑以及美麗風景,也可以與游玩為主題進行設計,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后,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在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下,通過語言應用能力的發揮,設計符合情境的英語對話。既可以有效鍛煉交流能力,有趣的課堂情境也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并根據學習重點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高質量提升。這種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情境課堂,可以幫助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學習英語知識的樂趣,在相互的交流與探討中,也能夠更好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從而達到發揮英語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4.情景小品表演,傾訴己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能夠促進學生在盡情表演中形成豐富的知識認知。情景小品表演,讓學生從中增強識記和認知體驗,助推學生深度理解和領悟語篇。情景小品能夠在活化課程資源和教學過程中產生多樣化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在融情于景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綜合運用能力。通過情景小品來展現學生的閃光點,利于其在模擬表演中增強語用綜合運用能力。如,在五年級英語上冊A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B Story time教學中,不妨引導學生角色扮演 Goldilocks和 I the threebears,鼓勵他們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進行琢磨。很多學生圍繞“ If I was Goldilocks, what would I like to do in the three bears home?What are you going togive Goldilocks some advice?”等話題主動說出自己的理解感知。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自己在小品表演中收獲,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認知感觸進行有針對性傾訴形成深刻認知和印象。
情景小品表演能夠讓學生在聚焦文本的基礎上形成多樣化感思,以此讓學生在自由傾訴中產生豐富感思體驗。結合學生在情景小品中的表現,給他們足夠的提示和引導,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在主動融入合作表演中提升語用的靈活性。
綜上所述,動態化的教學環境,是幫助學生在語言學習目標的引導下,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良好的學習情境不僅更加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對其認知規律與學習要求的滿足,也在突顯英語學科人文價值的基礎上,發揮教師教學引導者角色,指導學生更好地參與英語課堂的學習。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對情境教學法的價值意義進行深入研究,使課堂情境既結合教學重點,也在滿足學生認知規律的同時,營造趣味性教學氛圍,以保證授課工作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李志英.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86.
[2]王蓓蓓.情景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2):230.
[3]陳艷梅.英語教學中消除學生厭學情緒的對策[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8):46.
[4]楊穎娣.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1(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