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喜洋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 ,廣東 佛山 528000 )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人們對生產、辦公、家居生活等場所的環境、質量和個性化要求也越來越高,就業市場上,對建筑裝飾設計和施工等崗位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也不斷提高。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無縫對接”建筑裝飾行業崗位需求仍存在差距,追本溯源主要是職業院校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一體”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到位,教師深入建筑裝飾企業調研和實踐不夠,沒有根據建筑裝飾行業企業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務,提煉出裝飾設計師、工程施工員、營銷業務員等崗位工作任務,形成“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項目任務和學生技術技能實訓的學習活動。
室內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隨著二十一世紀人們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工作和生活的現代化和舒適度要求越來越高,室內裝飾設計需引入先進技術、融合時髦熱門設計風格和高端環保的材料等,契合裝飾行業的發展需要,才能設計出時尚潮流的優秀作品;既要融合客戶個性的需求,如客戶的價值取向、美感觀念、色彩認同、經濟基礎、投資額度等,也要參考建筑裝飾的施工工藝、材料方案與成本、環保和質量要求、人員成本等諸多因素來制定客戶的設計圖和施工圖。近年來隨著“打扮家、三維家、酷家樂”等設計軟件的廣泛應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普及,導致建筑裝飾行業中對設計師、繪圖員、施工員等崗位的綜合職業能力要求高、需求人員量少;而對客戶代表、網絡營銷、業務員等崗位需求量增大。若職業院校師生深入建筑裝飾企業實踐和調研不夠,未適應企業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需求變化,導致室內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適應就業崗位需求調整和更新滯后,從而影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
對于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學會和運用幾個設計軟件,能繪制一些設計圖和施工圖是遠遠不夠的;若缺少設計表現力和實現力的實踐技能訓練,缺少向客戶推廣和介紹解說力的訓練,缺少工作任務分工與協作等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缺少對接行業企業設計案例的教學運用,只依照教材案例組織教學,會導致學生缺少系統掌握專業各課程知識和技術技能,較難形成適應崗位需求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設置和教材不及時更新,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全面掌握設計行業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技術;另一方面也不符合建筑裝飾企業用人市場崗位職業能力需求,容易導致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術技能與崗位需求脫節或滯后。
在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設置中,多以“AutoCAD 、3Dmax、PhotoShop、SketchUp、酷家樂”等為專業核心課程,在學期的課時安排中占較大比例;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軟件應用和技能訓練教學上,師生普遍認為學好設計軟件操作和運用就學好了室內設計,但與裝飾行業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目標還存在較大的距離,如施工工藝、市場營銷、溝通表達、成本核算等職業能力沒有在課程或項目任務中訓練和培養。同時軟件教學內容復雜、繁瑣,知識點和技能點一環緊扣一環,而教學課時有限,故出現了學生重復抄圖,熟悉軟件命令現象;而學生的設計方案也缺少創新性、時效性和實用性,教學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因此優化設計軟件的教學,引導師生深入建筑裝飾企業調研和實踐,提煉出裝飾設計師、工程施工員、營銷業務員等崗位工作任務,形成“工學一體”的課程教學“項目設計”任務對學生開展學習和訓練,十分必要。
在當前的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教學中,多數教師仍是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一般根據設計專業類所需要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切入點,先傳授設計理念、知識和軟件操作技能,再讓學生上機進行軟件實訓操作。整個教學過程雖然由淺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突出了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設計軟件操作和運用,但沒有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新性、團隊協作和精益求精等。教師可運用“任務驅動、項目(案例)任務、情境扮演”等教學方式方法,運用小組學習討論、小組評價分析等方式,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團隊的學習積極性和協作精神。
室內設計專業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延續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在評價中較多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技術技能操作熟練程度,但教學評價中沒有全方位的考核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創新力、團隊協作、營銷公關和精益求精等綜合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沒有采用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或企業教師)點評、客戶或第三方認可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面考核評價,來健全學習效果考核和評價,督促學生或學習小組團隊的自我總結和反思。故推進“工學一體化”的課程教學和評價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筆者就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南海校區2015-2017級三屆室內設計專業157名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和跟蹤分析。一.學生實習和就業的主要城市和地區:集中在佛山、廣州、深圳和東莞,占總人數85%以上;二.主要實習和就業單位:有佛山維尚家具制造公司、廣州好萊客創意家居公司,佛山匯誠達整裝公司、塔尖裝飾設計、名筑設計、致譽裝飾公司,深圳居眾和名雕裝飾公司近三十家企業;三.主要從事工作崗位情況:其中“室內設計助理、 施工助理、CAD 繪圖員、工藝員”崗位占實習學生人數的60%左右,但實習半年或一年后能穩定崗位就業約占總人數的四成;而“客服代表、網絡營銷、家裝顧問、業務員、文員”崗位占實習學生人數的40%,但半年或一年后轉崗和穩定這些崗位就業的約占五成,另有一成左右的學生轉崗其他崗位。通過三年本校區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實習和就業跟蹤調查分析,約五成學生從事建筑裝飾和家具制造企業的輔助類工作崗位,只有四成左右學生能勝任本專業的技術技能崗位。
近年來,筆者深入到學生實習和就業的企業進行調研和實習指導,了解學生從事的崗位工作情況,建筑裝飾企業一般有設計師助理(含繪圖員)、施工助理、質檢員與工程監理、業務員和客服代表等;家具定制生產企業的崗位一般是工藝員、業務員和網絡營銷等。調研統計近三年來室內設計專業學生從事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務情況如表1。
表1 學生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務情況統計表
通過企業實踐和調研,重點分析建筑裝飾設計師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同時兼顧施工員、質檢監理員、業務員的崗位職業能力要素,構建住宅室內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家具與陳設設計、室內照明、裝飾材料、裝飾施工工藝為主的核心課程體系,并參考裝飾行業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發展,形成一體化課程“項目設計”任務等內容開展實習教學和訓練,如表2。
表2 室內設計專業一體化“項目設計”任務實習訓練安排表
依照調研設計師(含助理設計師)典型工作任務,制定了室內住宅“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的六個項目任務和十七個學習活動,按設計師的工作任務和流程開展學習活動內容的實訓教學。采用“任務驅動、情景扮演、小組學習”等行動導向教學法,推進六個項目任務實訓教學,落實一體化課程與技術技能及職業素養課程融合、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融合、學生與企業員工融合,從而形成一體化室內家居“項目設計”課程任務和學習活動學期授課計劃。如表3所示。
表3 室內住宅“項目設計”學期授課計劃表
室內住宅“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實訓教學以“實際工程案例法”為主體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通過“現場”“溝通”“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環節,實現工學一體化教學,達到專業崗位人才培養目標。
運用“教、學、做三位一體”,利用先進的教學條件,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在做中學、學中做,完成專業技能的學習和職業素養提升。
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案例+情景扮演+小組學習”教學法,在“項目設計”實訓教學過程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和氛圍,讓學生輪流扮演“業主”與“設計師”等角色,推動6個實訓項目任務和17個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小組分工和協作、討論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協作精神,培養學生表達溝通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實訓教學采用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頂崗實習過程采用企業導師評價考核,讓學生按評價標準和要求掌握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教師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項目任務完成情況,結合行業企業的評價標準和客戶市場的普遍認可度等因素,對照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互評進行總評,并提出學生設計方案改進意見等。
3.4.1 項目學習活動過程性考核
①課堂考核:出勤、學習態度、課堂紀律、小組合作與展示等情況;②作業考核 :工作頁的完成、課后練習等情況;③階段性考核:紙筆測試、實操測試、口述測試。
3.4.2 項目任務總結性考核
①考核內容:在項目任務實施過程中,考核學生的職業素質表現、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結合設計方案的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近比例綜合評定設計方案的成績,計入學生成績冊。②評定成績等次:項目設計課程成績按五級計分制評定,其中優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一79)、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③評定標準: 按室內設計專業“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評價表的12個評價內容及分值進行考核,如表4 。
表4 室內設計專業“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評價表
通過“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實訓教學和實踐,采用“行動導向+分組學習”的教學法,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項目實習訓練,提高了學習主動性;能積極思考和分析問題,學習小組間、師生間主動溝通和交流,探討和修改設計方案,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將來的工作崗位職業能力要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多次企業走訪和調查反饋,我們的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和好評。
綜上所述,通過室內設計專業“項目設計”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到激發,畢業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明顯提高,同時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獲得了企業的認可和好評,教學效果良好。在將來,我們還將持續加強對該教學改革模式的研究與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