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敦勤
【摘要】現(xiàn)階段,高中體育教學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擺在首位,教師開展一系列的體育教學活動,著重在于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以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文章主要就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了探討和研究,旨在為今后促進體育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以及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立德樹人;教育思路;以德治教;高中體育
一、引言
長時間以來,我國高中教學非常強調應試教育思想,大多數(shù)教師更關心的是如何通過課堂教學來有效提升學生的成績,或多或少會忽略對學生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客觀上造成了部分學生存在道德修養(yǎng)缺失的現(xiàn)象。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高中教學已開始慢慢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并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愈發(fā)重視,這些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所體現(xiàn),但力度還遠遠不夠。本文首先闡述了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立德樹人實踐存在的問題,然后深入探討了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yǎng)實踐,肯定了立德樹人的重大意義,以期為我國高中體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開展立德樹人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視立德樹人的作用
當前,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教育領域的改革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并已取得諸多成效[1]。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高中體育教學也開始了諸多順應時代潮流發(fā)展的改革,這一點有目共睹。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師生只在乎成績,會禁錮學生的思維,束縛學生的天賦,而對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表現(xiàn)得漠不關心,顯然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求。過于強調學習成績雖然可以使學生在學識上有所成就,但這種教學模式會令學生很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旦學生進入社會后,往往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起不到太大的積極作用,少部分學生甚至可能會給社會的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忽視立德樹人的現(xiàn)象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二)高中體育教學缺乏切實的思想道德教育
目前高中體育教學非常缺乏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方面的教育,很多學校在設置體育課程時只是強調體育鍛煉等實踐環(huán)節(jié),而對立德樹人實踐不甚關心,這個現(xiàn)象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現(xiàn)階段,雖然體育教學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視,特別是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然而在當今體育教育大背景下,各高中在設置體育課程的具體環(huán)節(jié)時缺乏科學性,重鍛煉、輕德育的情況屢見不鮮,特別是由于種種客觀因素的存在(如總課時有限等),思想道德教育仍存在較大不足。高中體育教學中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2]。因此,要進一步增強體育教學的全面性,讓立德樹人真正落地生根。
(三)高中體育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存在不足
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不可忽視,但很多體育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不高,很難對高中生起到模范引領作用。當前體育教育事業(yè)蒸蒸日上,體育教師隊伍日漸壯大,但很多體育教師只是在體育專業(yè)素養(yǎng)上表現(xiàn)突出,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依然存在很大不足,且提升道德修養(yǎng)的意識有所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體育教師在學習期間通常把大量精力與時間放在體育訓練上,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文化知識學習等方面有所忽略,以致進入教師崗位后很難滿足立德樹人的要求,最終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達不到以德治教的應有效果。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的實踐與思考
(一)注重“兩全”原則,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地發(fā)展,高中體育教學有了新氣象,各高中開始將學生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根本教育目標,注重“兩全”原則,以期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兩全”原則如下。
第一,體育教學要面向所有學生。體育教師要意識到良好的教學一定要建立在對學生的全面了解上。所以,體育教師有必要花費精力去全面了解學生,努力讓學生獲得平等的教育是重要目標[3]。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靈活應對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等存在很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必不可少。體育教師只有靈活開展分層教學,方可真正滿足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激發(fā)出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當然,體育教師應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并按照計劃推進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展開教學,盡最大可能使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從體育教學中獲得成長。最為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平等看待優(yōu)秀生與后進生,并對他們負責。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對待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可以有所不同,如針對優(yōu)秀生適當擴充教學內容,并增加練習的難度,適當進行超前教學;由于后進生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運動天賦等方面相對較差,可以進行個別輔導,適當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增加練習次數(shù),對其多加鼓勵和表揚,增強其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體育教學要有全面性。體育教師要注重“懂、會、樂”的教學效應,將“懂”和“樂”貫穿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但很多時候體育教師沒有在這兩個方面下足功夫。體育教師既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根本,又要緊密結合體育教材中的內容,再利用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開動腦筋,邊想邊練,使其在訓練中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教師應讓學生明白體育學習既可以增強體力,增長技能,也可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體育原理,從而在情感上獲得巨大的滿足。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全面性,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白體育運動給自己帶來的是快樂而不是痛苦。
(二)重視美育,提升體育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體育教學內容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增加美育內容。通常來說,身體美和運動美是體育運動展現(xiàn)的兩大美,這兩大美也是體育本身的魅力所在。身體美是由機體良好的生理與心理狀態(tài)所展示出的健康美;運動美則是人在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動作美、競技美等。對于廣大高中生而言,增強體質,塑造美的體型是其追求的核心目標,并在此基礎上促進身體機能的完善,由此一來,學生頭腦中就會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從而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4]。
此外,體育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成為體育教學美的引導者。教師的外在形象和內在道德修養(yǎng)都極為重要,會成為學生的審美對象。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加強文化知識積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高審美能力,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集高尚的情操、優(yōu)秀的教學藝術及誠懇的態(tài)度于一身,努力將教學美與形象美融為一體。
(三)豐富體育課外活動,發(fā)揮高中生的體育特長
高中體育教師要豐富課外活動形式,如可以推廣自由組合的形式。如,體育教師可以突破常規(guī)思維,以年級分組的形式來開展課外教學,改變傳統(tǒng)以班級分組的呆板模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興趣特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練習伙伴等,從而使教學充滿靈活性。學生在這種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中更有自我發(fā)揮的主觀意愿,從而為提升其身體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5]。
此外,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學生的特長,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條件,結合學生的特征,滿足其興趣、愛好,使其自主地完成一些體育活動。體育教學的核心就是要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體育特長,挖掘他們的潛力,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因此,體育教學應以鼓勵、引導為主,教師適時地做好示范、總結等工作即可,這一點十分關鍵。
(四)強化德育教學,提升學生的精神面貌
需要指出的是,高中體育教學還有一大重要任務,即通過開展德育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使其具有愛國主義情懷和集體主義精神。德育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體育道德觀,令其在面對困難時無所畏懼,并提升其精神面貌,從而做一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顯而易見,德育教學需要教師落在實處,而絕非走形式。教師應當努力創(chuàng)新思路,巧妙圍繞德育方面的授課內容進行教學,確保學生既能在課堂上得到體育鍛煉,又能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從而達到德育教學的目的。
(五)革新體育教學模式,加強體育意識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參與,時間一久,學生容易形成厭倦心理,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因而,教師要努力革新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中增強體育意識,這一點至關重要。例如,在高中足球課堂上,教師就可以改變教學思路,壓縮足球理論基礎的教學時間,多開展戶外比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掌握足球技巧。高中生在投入足球比賽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足球這項運動,無形中提升了對足球的興趣,遠比枯燥的理論教學更有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高中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教學活動來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鑒于此,本文詳細探討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旨在為促進體育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以及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參考文獻】
李秀芙.高中教學中的以德治教[J].明日,2020,12(07):23.
任中華.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探究[J].新課程,2020,3(05):230.
喻堅.“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的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新探[J].中國學校體育,2019,20(04):29-40.
張芷嘉,姚東.淺談體育學科教學中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學校體音美,2020,23(05):217.
張慶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高中體育教學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9,1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