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麗娜
摘 ?要: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每一位學生的必修課,教師一定要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將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課堂相結合。基于此,在全面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意義的基礎上,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策建議,使小學語文教學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而綻放精彩。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學;價值及實踐
一、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意義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核心素養觀的進一步樹立,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道德素養是學生綜合素質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提升學生道德素養是落實新課改要求和核心素養觀的重要舉措。語文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要運用語文教學規律加強學生道德教育。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
(一)利用圖形拆解漢字
眾所周知,漢字具有悠久的歷史,漢字也具有非常濃厚的文化色彩。教師可以將書法藝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這種可見的直觀感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發展歷程,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音、形、意,文字的結構,文字的魅力。例如“山”字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利用圖解的方法,讓學生去理解漢字是如何演變為現代字的結構,也能通過對比讓學生理解各個歷史時期文字結構的變化規律。通過一個字,進而演變出千千萬萬個中國字,引導學生對中國字產生濃郁的意境讓這個世界唯一具有鮮明文字特點的漢字發揚光大。
(二)利用不同語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古詩具有平仄、簡短的鮮明特點。當教師示范朗讀時,一定要注重語氣、語調、語態以及節奏。就像一首歌要具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只有掌握好這個節奏,才能與作者共鳴,更能入心。當然,當教師朗讀時,也可配上音樂,使學生能從聽覺上進入古詩的意境,引起學生對古詩學習的好奇心。當遇到一些古詩時,可讓學生閉上眼睛走進古詩的意境,體會古詩的奧妙。
(三)追求創新,尋找不同教育方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不能拘泥于課堂,更應該開展一些活動,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有條件,可以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中華傳統節日結合,讓學生主動學習有關傳統節日的詩歌故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對學生有重大影響。
對小學生的教育不能拘泥于課堂,小學生負擔過重,應該給小學生減壓,讓其主動學習。所以我們采用滲透式教學,將優秀傳統文化與語文課堂相結合,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讓其在一代代中華兒女身上開花結果,綻放光彩。
(責任編輯:汪旦旦)
參考文獻:
[1]吳心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 新課程研究,2019(10):100-101.
[2]陳圣英.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淺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入[J]. 家教世界,2019(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