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學智
【摘? 要】早在2001年我國就在《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改革》中明確規定了,在評價農村低年級學生教育質量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能夠全面關注學生成績,更需要激發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并了解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需求。多元化的評價和學生教育質量監測是有效聯系在一起的。學生不僅能有效認識自我,更能變得更加有自信。于是,更多農村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就能夠更好向前發展。這一方面體現了學生素質教育評價的要求,更分析了教育評價改革的基本內容。
【關鍵詞】農村小學;低年級;教育質量監督;多樣化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9-0079-03
【Abstract】As early as 2001, my country clearly stipulated in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at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rural students in lower grades, on the one hand, we must be able to fu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own performance, and more need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the various needs of studen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and student education quality monitoring are effectively linked together. Students can not only know themselves effectively, but also become more confident. As a result, more students in the lower grade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are able to move forward better. This aspect reflects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 quality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also analyzes the basic content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reform.
【Key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s; Lower grades; Educa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Diversified evaluation
一、研究背景
對于農村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教學工作一直都是其中心工作,教學質量也會直接決定教學的過程能否順利進行。只有通過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體系才能更好地在強化教學管理的基礎上提升教學質量。廣大教師的教學觀念會因此發生改變,自身的素質也會得以提升。常規的教育質量監控體系主要是由監控目標、監控組織和監控方式組成。主要回答的也是由誰進行監控和最主要的監控方式,這樣才能構成一個有效的監控體系。此外,當小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專業人員更要通過融入多種評價方式讓整個教育質量評價的過程變得更加順暢。
二、小學低年級學生教育質量監測體系構成
(一)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目標
只有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才能有效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結合農村小學教學的特點,并圍繞質量控制的過程來選擇合適的指標體系,最終也是要在協調各種保障要素之后提升教學的質量。作為教育教學管理系統內部的重要組成部門,專業人員需要不斷改革教學模式和培養人才。
(二)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內部的原則
只有建立合適的質量監控體系才能更好地提升學校辦學的水平和人才的質量。可以看出,這樣一項原則其實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這一體系的建立和運行與教學工作方面的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控制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專業人員要全面考慮其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其他不同的原則。為的是在質量監督體系中植入一個全面的獎懲體系。對于農村的小學來說,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也要在分析農村中小學的特點時候要結合農村內部發展的實際情況。
(三)人才培養體系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綜合素質包括學些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和自然科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為此,在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會由教材分析、師資力量、授課計劃、教案內容和理論教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看出,其考核方式、試卷質量和規章制度都能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在培養農村小學教師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農村小學所特有的特點來評估每位鄉村教師的水平。
(四)教學質量保證監控點
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評價師資隊伍總量、具體結構和建設發展的情況,甚至也要全面評價小學校園內部的機房、教學儀器和校外實訓基地、校園網的利用和經費投入使用方面的內容。在實際監測的過程中,要讓監測管理機構變得更加健全合理,更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其教育的質量。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正不斷縮小,但是其實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勢必不能和城市小學相互比較,所以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農村實際的情況來制定一個評估的效果。
三、小學低年級學生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手段
(一)結合對象的評價方法
1.采用滲透評價的方法來進行評價。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采用滲透性評價會發揮更好的作用。任何一個任課教師都要在結合相關的滲透點之后將更多課堂上的內容有效滲透進去。例如,學習美術課中的《我愛秋天》這樣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滲透性評價的方法讓學生更好地對秋天內的各種事物進行了解,這樣學生自然能夠有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當學生在美術課上上完相關內容之后,課后也會情不自禁地背誦《秋天的圖畫》這篇課文。這其實是學生發自內心的一種感受。學生能夠通過這樣更好地體驗秋天的美,并讓教學活動發揮實際的實效性。
2.和主題會議配合進行評價。在上品德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來更好地鞏固品德課的效果,學生自然可以產生難以磨滅的印象。例如,在上到《認真做自己》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認真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并通過在班會上開展“才藝展示”這樣一個活動來真正地讓他們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風采。其實,這樣一次班會活動自然就能更好地完成品德評價,農村的小學生可以結合農村的環境來開展一些活動。
(二)結合時間進行評價
1.日常性評價。通過結合《課程標準》內部的教學要求來制定相關的評價標準。并在日常評價的過程中采用同學、家長和教師互相評價的綜合性評價方式。這樣就能將這些評價有效地貫穿于平時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例如,在進行日常評價的過程中,可以每個月都評出班級中“遵守紀律小明星”“健康向上小明星”和“勤學好問小明星”來更好地激發每個學生的行為熱情。在教師的指引下,每個學生都可以當班級中的小明星。
2.階段性評價。為了讓評價發揮更大的作用,一定要讓教師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生活表現和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評價。例如,當學到自然科學課程的過程中,其實會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各種不同的現象。教師也可以在針對性地布置作業之后結合其他各類監督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3.成長記錄袋評價。學生每個學科的成績并不能夠以一張試卷來做最后的判斷。因此,每個教師都應該給每個學生設置一個成長記錄袋,并將每一門課程的學習情況記錄在內部,為的是更加綜合地反映出學生的素質。事實證明,運用“成長記錄袋”的方式將學生點滴言行都表現在其中,學生自然能夠讓評價的效果變得更好。注意在成長記錄袋中樹立先進的典型,并鼓勵學生不斷向上進步。例如,每一所小學都可以在分析本校學生發展情況之后制定“新星少年”的評比細則,并讓每一個成長的內容都放在成長記錄袋中。于是,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袋中其實都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成了自己的榜樣。
(三)其他評價方法
1.交流測評法。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的過程中,交流式的評價方法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通過每周一次的班會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進行交流,并根據多人的意見進行量化評價。例如,在每門學科每堂課上完之后,教師就可以和學生相互交流,并在之后對其態度、方法和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最好等到每個學期結束之后開展自評和互評,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實際進行交流測評的過程中,低年級的學生實際是非常樂于幫助教師做事情的。例如,在二年級的第一個學期教師就已經在班級內部設立了“倒垃圾查衛生”“擦黑板擺桌子”和“紀律監督”等幾個主要的崗位。每天放學之前也可以幫助每位同學有效進行評分。可以看出,類似上崗活動能夠在第一時間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能為管理班級打下更好的基礎。
2.觀察記錄法。在上各門學科的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對每一位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并有效記錄相關的內容。這樣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對包括數學、語文、英語、品德、自然科學和其他科目進行全面記錄,還可以在之后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例如,在評價學生道德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道德銀行”的方式進行評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將在學校和家庭中形成的優秀品德都存在所謂的銀行卡中,并將基礎的分值設定為200分。如果學生在品德方面有突出的表現,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加分。如果學生在品德上出現了任何錯誤,也應該在扣分之后進行改正。如果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取得了好的成績,也可以在道德中加分。這樣一種量化性的道德評價機制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進步。
四、結語
本文結合具體情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進行評價。可以看出,全面的評價方式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更好地提升評價的實效性。從實際執行的過程來看,多元化的評價不僅能夠讓教師從傳統評價的階層中有效地解放出來,還能讓學生享受到評價的快樂。于是,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就成了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付小清.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處理模型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7(05).
[2]周雨怪.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現狀及給進策略研究[J].教育天地,2018(0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