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杰
摘 要:初中音樂課堂使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分析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的教學意義、基本原則,并從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設計多樣化的師生互動形式、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提出構建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和諧互動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師生互動
一、 引言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有利于構建師生之間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并且提升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效果。這種教學方式將改變教師的課堂地位,逐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
二、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的教學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方式,學生被動地學習音樂知識和技巧訓練,但這種接受型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養成學習音樂的興趣。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不自覺地接受音樂知識,并自發地開始欣賞音樂,逐漸形成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并將興趣轉變為學習音樂的持久動力。
(二)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
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學生多數比較懼怕教師,如果師生之間缺乏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能有效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課上教師開展更加民主化的教學方式,逐漸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遇到的困難,以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什么樣的音樂教學更有興趣,通過和諧的師生互動,能有效地增進師生情感。
(三)提升學習音樂的效果
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習音樂的效果。通過加強師生課堂互動,能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學習音樂的情況,教師得到學生的反饋后,有利于教師調整教學設計中不合適的教學內容,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方式,有利于轉變學生的音樂學習態度,增進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讓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的基本原則
(一)教師應具有共情能力
教師開展互動教學時,應通過建設情景化教學的方式,提升教師的共情能力。音樂教學屬于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才能更好地進行音樂的鑒賞,教師提升共情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與音樂所傳達的思想感情進行聯系,增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課堂音樂教學的效果。
(二)采用實踐性教學活動
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活動時,不應單一地開展口頭講授的教學方式,還應在教學活動中多加入實踐性教學內容。例如,聆聽、演唱、藝術表演等實踐形式。這些實踐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教師基于實踐活動,有利于開展師生互動。
(三)課堂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進行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將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時,通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更好地與教師進行互動配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師講解的音樂知識;學生發揮主體作用,通過更加自發地進行學習,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與總結音樂知識理論,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能有效地提高音樂課堂的學習質量。
(四)應遵循整合性原則
開展師生互動教學時,教師應將需要講解的音樂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系統地構建出音樂知識的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汲取知識、消化吸收。通過教師對音樂知識的整合,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長此以往,有利于在學生頭腦中清晰地形成音樂知識體系,增強學生的音樂知識素養,最終轉化為音樂鑒賞能力。
四、 影響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因素分析
(一)學生方面
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性格特色,雖然一開始會對音樂課堂教學有著很大的興趣,但是隨著教學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喪失興趣,缺乏自控能力,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沒有真正地按照教師的教學重點去對課堂內容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互動所開展的效果和質量。
(二)教師方面
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部分教師忽略了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導致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不利于教學節奏、教學內容上的調整;另一方面學生也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掌握得不夠透徹,總是帶著距離感去與教師溝通交流。學生應和教師之間能夠就教學任務進行有效的情感溝通。
(三)選擇的音樂素材
音樂素材的選擇也是決定師生互動溝通質量的因素之一。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音樂本身還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每個人的理解也有很大的主觀差異性,這個時候教師如果沒有借助優秀的教學工具來輔佐課堂教學,僅僅是通過口頭語言講解的話,對學生來說更是難以理解感悟,這就造成師生在互動時的不暢通。
五、 構建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和諧互動的對策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
音樂教學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在初中階段,學生在同齡人面前比較注重面子,許多學生出于羞怯、緊張等心理并不愿意展示自己,這在教學過程中會對課堂環境的營造形成一定的阻礙。教師為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效果,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應從課堂氛圍從手,逐漸影響帶動學生打消羞怯、緊張等心理。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教師應采用平等親切的態度開展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在進行提問時,應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在互動環節,學生如果表現不好,教師應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能通過教師的引導解決問題。教師對學生喜歡的音樂風格應持尊重的態度進行討論交流,在需要教師對互動教學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時,教師應采用科學、合理的點評方式;在學生回答問題等互動時,教師應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為基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實現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