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成
摘 要:隨著小學教育工作的不斷改革,數學教材中的情境圖,也變得更加豐富、貼合知識內容,成為現代小學教育中的一大特色,更便于教師開展教學,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情境圖的使用確實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完善學生對知識形成的過程,并深入領悟數學知識的含義。教師必須充分挖掘情境圖的作用,并促使其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文章針對小學數學教材情境圖的有效利用方法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作為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材情景圖;利用方法
一、 引言
教材是整個教學工作的基礎和根本,而教師如何把握教材充分提高教學效率,當下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情境圖可以充分利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清晰展現數學知識的本質,讓充滿挑戰性的問題變得更為容易理解。部分學生之所以不喜歡數學課程,就是因為數學知識過于抽象,并且充滿了困難,而教材中情境圖的使用,為學生提供了探究方向,并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引發有效的數學思考。目前情境圖已經是教學中的關鍵內容,教師應利用其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以此作為切入點,充分發揮情境圖的價值。
二、 小學數學教材情境圖的功能作用
(一)借助情境激發興趣
一般來說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情境圖,也會被稱為主題圖,就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去展現數學知識,大多會被放在課程起始部分,可以起到一定導入效果,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情境圖的特點在于畫面,其中的內容也比較貼近生活,表達出的意思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也有利于學生建立畫面,從而把抽象過渡成形象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最重要的是情境圖中,很多故事貼近生活,一些比較受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非常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學習過程中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很多教材都創設了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場景,這些情境圖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并更主動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認知沖突的情境圖,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給學生更多思考與探索的機會。
(二)借助情境拓展思維
教材中的情境圖不僅非常有趣,其中的小故事、小實驗等,都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更好地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情境圖中很多的設計,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便于學生理解,甚至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情境圖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或者對問題進行分析,這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培養,在過程中突出了個性化學習。情境圖的運用,比較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在學生熟悉情境后,就能聯系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詳細的觀察和分析,從而挖掘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從情境圖經歷了數學知識的產生,認識到與生活的聯系,并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借助情境簡化難點
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較為困難的知識點,往往需要教師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完全傳遞給學生,或者說學生能夠被有效掌握。有不少學生不喜歡數學課程,就是因為數學知識抽象、困難,學習數學需要面對很大的挑戰,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負面情緒。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進行教學,可以有效降低學習難度,針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簡化,包括單元情境、例題情境等。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圖解讀數學知識的本質,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思考方向,并引導學生大膽探索情境圖中蘊含的數學知識。目前數學教材中的情境圖,已經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部分,其優勢就在于直觀性,以及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更加仔細的觀察、探究,相比以往的學習過程要更為簡單,學生也能通過情境圖,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小學數學教材情境圖使用存在的誤區
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對教材情境圖的使用存在較多誤區,部分教師對教材進行加工、開發,無視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并且沒有充分利用情境圖,或者干脆棄之不用,所以導致情境圖的作用無法得到發揮。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深挖情境圖,不管適不適合學生,能否起到關鍵性的教學作用,只是簡單地進行解讀,所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教材中的情境圖,是很多專家學者的精心力作,其用意就在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部分教師并沒有把握好情境圖的使用,也沒有發揮出其具體的價值,導致教材中情境圖失去作用。
四、 小學數學教材情境圖的運用原則
對于數學教材中的情境圖來說,其設計理念就是為了幫助學生,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但是部分教師認為情境圖,不需要在教學中進行其他處理,直接照搬給學生,所以導致情境圖的作用較低。例如,在講解《除法的初步認識》時,其中教學情境圖呈現了熊貓分竹筍的過程,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會放3個竹筍。學生通過文字去獲得相關信息,并沒有認真觀察和探究的過程,這就導致情境圖失去作用。從學生對情境圖的反饋就能夠有效看出,觀察與探索變成了尋找已知條件的過程,而提出數學問題變成尋找所求問題,無論受教學內容還是目標的限制,都導致無法充分挖掘情境圖中的質量。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新合理設計情景圖,或把情境圖詳細剖析,促使其更有利于教學、有助于學生探究。再比如,小學《分類》教學中,情境圖中呈現出排列整齊的學具商店,不過學生很難通過觀察進行分類,如果教師先引導學生,看一看雜亂的書桌,就能促使學生明白分類的意義。再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就能起到更好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使用教材中的情境圖時,必須要讓學生了解情境圖的意義,并引導其深入思考問題,從而獲取相應的數學知識。
五、 小學數學教材情境圖的有效利用方法
(一)課堂善于利用教材情境圖
數學教材中的情境圖,其內容十分豐富,并且具有較為深厚的內涵,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善于利用情境圖開展教學,教師必須提前進行研究,掌握其中的情境內涵,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完美呈現,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8、7加幾》中,主要學習內容在于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促使學生掌握湊十法的口算。在該內容中配備的情境圖是小號,兩盒每個盒子有十個格子,而左右兩邊的盒子分別放7把和8把小號,讓學生根據情境圖去進行操作,深入理解、掌握湊十方法。首先從簡單的一個盒子開始,學生了解其中的含義,可以嘗試進行更加復雜的湊十,這樣教學就會形成從易到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