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內容,也是整個課程教學中的關鍵,因而需要實現閱讀教學的科學合理落實。在當前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得以廣泛地應用,并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及意義,有利于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思維導圖開展閱讀教學,以促使閱讀教學活動的更有效實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導圖;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3-0033-02
【本文著錄格式】趙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1,20(13):33-34.
隨著目前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對于各個方面的教學要求也不斷提升,并且需要對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應用,因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效落實也就十分必要。就當前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而言,為能夠符合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應用,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狀況,實現更加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及學生培養。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及意義
在目前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及教學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且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出較高的應用價值及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思維導圖的應用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比較有利。在目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中,為能夠得到比較滿意的效果,需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閱讀中,也就是說需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對于這一情況的實現比較有利。在實際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思維導圖進行應用,可以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閱讀教學方式,以更加具有趣味性及形象性的方式展示語文閱讀內容,也就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及積極性實現有效提升,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更有效的閱讀教學。
其次,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利于學生閱讀效率的有效提升。目前,對于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屬于重要任務及必然要求。在以往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之所以學生的閱讀效率比較低,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學生未充分了解閱讀內容,導致學生只是簡單閱讀課文內容,并未真正掌握。而在思維導圖得以應用的基礎上,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文章的結構及文章內容之間存在的聯系更好地展示出來,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更好理解,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現有效提升,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效率可以有效提高,使閱讀教學得到更滿意的成果。
再次,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新形勢下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不但需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也應當進一步重視。對于以往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而言,很多語文教師往往都是選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提升并沒有太理想的效果。而在思維導圖得以有效應用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在進行文章的閱讀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實現思維發散及思維擴展,這樣一來,通過不斷進行閱讀訓練,也就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水平,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及途徑
依據上文所述,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有著重要的價值及意義,因而需要對其進行有效應用,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課文通讀階段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小學中高年級教學活動的實施中,課文通讀屬于最基礎的環節,對于整個閱讀教學都會產生影響,因而需要在這一環節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應用,以幫助學生可以對文章整體框架更加明確,為更好進行閱讀提供基礎。在以往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中,對于文章的通讀屬于最初環節,在對文章進行通讀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初步理解每個段落大意,并且進行歸納,從而對于文章中心思想可以有所概括。然而,這種教學思維模式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及發展,對于學生充分把握文章整體框架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由于思維過于固化,導致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無法充分掌握,這對于閱讀教學效率及質量都會產生影響。而在課文通讀階段通過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應用,可以將文章中不同方面之間存在的聯系通過思維導圖展示處理,讓學生對于文章整體可以更好把握,并且可以突出文章主題,使學生更好理解文章。比如,對于《老人與海鷗》一文,教師在對學生實行閱讀教學時就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應用,先引導學生通讀文章,對于文章大概內容初步了解,以確定文章主題,在此基礎上需要明確次級主題,對于次級主題,可以通過對第一主題進行分散,從而呈現出次級主題,在將次級主題明確的基礎上,下一步就是需要對具體文章情節進行細分。對于第一主題以及次級主題,在合理確定并且完成具體情節劃分的基礎上,就需要對思維導圖進行繪制,可以選擇線條與框架圖結合形式,在展示思維導圖的情況下,讓學生可以對不同主題及知識點間具體聯系充分把握及了解,幫助學生對文章整體框架更好把握,以促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對文章更好進行閱讀掌握。
(二)文章生字生詞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就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生字生詞屬于十分重要的內容,在將大量生字生詞掌握的情況下,才能夠促使學生更好進行閱讀學習。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生字生詞教學,依據傳統教學方法,通常情況下都是教師選擇難度比較大的一些生字生詞進行講解,之后讓學生在課下實行自學及自習,從而使學生可以加深記憶。對于這種教學方式而言,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之內將所學習的生字生詞掌握,然而很難使學生對這些生字生詞進行長時間記憶。而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生字生詞教學的情況下,可以提供新的方式及方法讓學生對閱讀中的生字生詞進行有效掌握,幫助學生更好進行閱讀學習,不但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學習及理解,并且可以使學生的詞匯量得以有效提升,實現更理想的閱讀教學。比如,在《我的舞臺》這一文章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都比較靈活,對于其中的一些字詞可以使學生依據自身想法進行自由發揮。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讓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實際繪制中,使學生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如針對文章中漢語拼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同音字的組詞及造句進行思維導圖繪制,實現學生認知理解的進一步有效拓展,幫助每個學生都實現進步與發展,使語文閱讀教學真正得到滿意的效果。
(三)讀后感寫作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當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中,讀后感的寫作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內容,通過讀后感的寫作可以讓學生對文章更好地理解,并且表達自身對文章內容的見解,這對于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及文章鑒賞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讀后感寫作具有一定難度,這主要是學生在進行讀后感寫作時缺乏比較完善的思維模式,也就影響讀后感寫作效果。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感寫作而言,通常情況下都是依據一個話題進行論述,并且需要依據主題進行深度表達。然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水平的限制,很難保證每個方面的內容都依據主題實行論述,而在以思維導圖模式實行論述的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圍繞主題開展寫作,使學生的讀后感寫作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比如,在《假如沒有灰塵》這一課文的閱讀教學中,可以以“假如”這一主題進行聯想,依據這一主題實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讓教師對學生實行更理想的個性化教學及差異性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掌握思維導圖中的內容實行合理想象及寫作,使讀后感寫作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并且可以展現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增強,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結語
在目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屬于關鍵的部分及重點內容,對于學生閱讀水平及語文素質的提升十分有利,因而需要有效開展閱讀教學。在當前閱讀教學的實際開展中,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使閱讀教學取得比較滿意的成果,因而語文教師需要合理應用思維導圖開展語文閱讀教學,以提升語文閱讀水平及質量,為學生更好進行閱讀及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有效的支持及保障,滿足新形勢下的教學需求及要求。
參考文獻
[1]王瓊.思維導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漢字文化,2020(14).
[2]苑征.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0(7).
[3]項小燕.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20(1).
[4]周芳.思維導圖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才智,2019(21).
作者簡介:趙華,女,1971年生,山東聊城人,專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中高年級如何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