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琴
摘 ?要:在當下教育理念中,小學語文教學不再是單純的傳輸知識,還要擔負起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言行品德的責任,對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更高的挑戰。這也代表著,應試教育已經進入末期,想要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用最大化發揮出來,就必須從教師以及學生兩方面抓起,改善教師以及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構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本文將簡述當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并且簡單列舉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7-0099-02
Research on Teaching Strategies of High-efficiency Chinese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LIN Meiqin (Baxia Central Primary School,Xianyou County,Putia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hilosophy,Chines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is no longer a mer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expression ability and moral character,which brings higher challenges to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test-oriented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final stage. If you want to max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you must start from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improv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learning,and build a real sense Efficient classroom.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and briefly enumerate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and put forward some immature suggestions,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our country's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Efficient classroom;Teaching strategy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下,大多數教師都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對校園教育的認知過于局限化。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個人的受教育水平也逐漸提高,人們開始正確認識何為教育,教師也更新了對校園教育的認識。但是,受到過去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仍然會存在不成熟的部分,而如何徹底跳出應試教育的桎梏,迎接全新的教育理念,就成了當下教育事業工作者的主要探討課題。
1.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問題
目前,我國的教學改革已經深入到了各小學之中,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無論是在課堂教學效率方面,還是在學生減負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教育改革仍然在進行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然沒有完全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在當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仍然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較為重視,多數教師還是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并且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成績以及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依然涵蓋著部分應試教育的影子。這樣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和欲望,這樣不僅會影響其自身的語文成績,還會導致其失去學習知識的信心和決心。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當下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校園教育的目標不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以及言行品德成為了當下校園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完整的傳達給學生,還要讓學生明白教材中每篇文章中涵蓋的人格素養以及積極意義,需要傳達給學生的內容過于繁雜,經常會出現找不到教學主要目標的問題,過于重視知識點的傳授就會回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然而過度重視學生人格素養培養,又無法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知識,甚至變成一節德育課。部分教師難以掌握這其中的平衡,為學生開展一節高效且充實的語文課程。
(2)教學方法較為落后
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大多數學校都配備了專門的多媒體設備。一些較為落后的地區也配備了諸如投影儀、一體機等教學設備,而一些較為發達的地區,已經開始應用可交互式多媒體設備。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由于教材上的文本量較高,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不但要考慮到學生能否完全了解文本中的內容,還要考慮到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文章中的涵義,因此不能給予其充分的思考和分析的時間和空間,導致整個教學課堂的時間過于緊迫,并且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的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往往忽視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內心想法,從而限制其個性化的發展和成長。
(3)教學內容缺乏趣味性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仍然會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放在首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在課堂上,教師更愿意圍繞著教材,開展更加理性化的教學。但是,對于語文課程來說,語文教材中的文本本就具備著較高的感性,對文章的分析不應單純依靠自己的理性,還要考慮到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以及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態,這樣才能正確理解文章的真正含義。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仍然不能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理性的教學方式無法將教材上文本的作用最大化。另外,過于理性的教學也會導致整個語文課堂都會缺乏趣味性,對于學生而言,只有自己切實感興趣的內容,學生才會下心思去學習。
(4)師生關系僵硬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當下的教育理念中,課堂的主體應當是學生,教師應當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去探尋知識,只有學生去自主學習,才能真正意義上學會知識。但是在當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對課堂的掌控過高,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沒有機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另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也較為欠缺,雖然當下大部分教師都會與家長取得聯系,并且構建一個良好的溝通模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與家長仍然各司其職。教師雖然會將學生學校的表現傳達給家長,但是在課后,大多數教師都沒有關注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而大部分家長又不是教育事業的工作者,他們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這就導致學生在學校和家中的表現完全不同,但是教師與家長卻沒有構建切實有效的溝通橋梁,難以通過合適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2.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
想要切實發揮當下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教師一定要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內容,構建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循序漸進的了解教材中的知識以及涵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的人格品德培養作用應當與知識的傳輸齊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兩者相互穿插融合,為學生展開教學,而非將兩者放在對面,難以提高教學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進行《田忌賽馬》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挖掘該課的教學目標。在該篇課文的講解中,不僅要告知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解決問題,懂得揚長避短。另外,在我國歷史上也有大量以弱勝強的例子,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解《田忌賽馬》的過程中,適當的為學生展開拓展教學,讓學生加深對“田忌賽馬”的認識,并且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其利用和課余時間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復習,從而加深和強化相關知識點的記憶。
(2)創新教學模式
在當下的教學理念中,“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的理念得到了更加成熟的理解。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將一切可應用的教學資源應用起來,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語文課堂。由于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對于身邊一切新鮮事物都抱有好奇和求知的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其這一特性將多媒體設備引入到課堂中,從而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和全部精力。例如,教師在進行《伯牙鼓琴》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前為學生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箏樂,讓學生通過聽音樂的方式感受其中意境,并且置身其中,通過相關意境的導入讓其體會語文文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以便于更好地學習該篇文言文,加深自己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另外,學生對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理解較為粗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有意的為學生講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涵義,避免學生曲解這部分內容,對學生的成長方向受到影響。
(3)拓展教學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部分文本雖然具備較為深刻的涵義,但是在小學生眼中,想要完全理解這些深刻的涵義是較為困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適當的展開拓展教學,通過講述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文本中的深層含義,并且構建一個感性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感受教材中文章作者的情緒,并且通過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涵義。
例如,教師在進行《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適當的為學生講解魯迅先生的生平。小學生就像是一張白紙,像魯迅這樣用筆做武器的文人往往是他們的向往,在展開魯迅先生的拓展教學時,學生通常會展現充足的興趣。另外,教師也要避免學生的思維過于跳躍,要時刻講述魯迅與閏土之間的關系,并且為學生講述后來魯迅與閏土之間關系的變化,是如何從“迅哥兒”變成”老爺”,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魯迅先生對時代的不屈。這樣不僅可以讓其在理解相關寫作手法和閱讀的技巧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全面發展。
(4)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并非體現在課堂上,課前的預習以及課后的復習都會受到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類似于《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樣的文章,想要在課堂上完全將魯迅的生平,以及魯迅對時代的不爭體現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在課后,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通過溝通的方式,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習慣,并且告知家長學生在學校的表現,通過教師與家長的努力,共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另外,教師也要認識到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教師的一句批評或者夸獎,都會影響學生很長一段時間。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利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并且在日常學習學習生活中也應該規范和約束自身的行為和舉止,這樣才能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夸獎或者適當的批評激勵學生,讓學生們收獲學習知識的快樂,這樣才能讓其真正的愛上語文這門學科,消除對于語文知識的認識障礙,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體會語文知識的魅力。
綜上所述,想要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就必須要從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抓起,這樣才能提升課堂的質量和效率,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規范自身的行為和舉止,在不斷反思中總結經驗和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從而提升自身的語文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充分的利用自身課余時間擴充自身的語文知識面,打開語文視野。這樣才能切實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何瓊艷.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王露.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D].河南大學,2017.
[3]楊紅莉.淺談小學語文如何推進教學改革[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
[4]趙小芳.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背誦效率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9(12).
[5]周永生.探析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9(12).
[6]孫小梅.智慧學習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02).
[7]何敏,李日南.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