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峰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不斷倡導,高中物理教師逐漸開始重視多元化教學策略的開發,這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當前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過去,高中物理課往往是“滿堂灌”的模式,學生很難有自我探究學習的機會。此外,許多學校由于條件有限,缺乏開展物理實驗的條件,學生很難提高對物理的興趣。然而,隨著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學生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和層次學習和認識高中物理知識,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大量的實踐內容,從而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新時代高考背景下,多元化教學更符合學生日益豐富的學習需求,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成長為優秀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信息技術;物理實驗;自主學習
一、物理核心素養概述
在新的高考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理念得到了不斷的升華。比如2018年編制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大綱說明》中,就提到了學生的五項身體能力。培養,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實驗能力,進而高考能力要求與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相輔相成,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二、當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1.教師過于注重“教”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的過程
因此,學生不能真正融入課堂教學的過程,而是被迫接受物理知識,而不是主動吸收和理解知識的核心本質。比如勻速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都是在勻速直線運動的基礎上,由于外力引起的運動狀態的變化。因此,在教授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掌握勻速直線運動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學,而不是通過盲目的教學,迫使學生被動地掌握知識的核心原理,從而有效地避免了“三低”教學現狀的出現。
2.老師有時候會把物理科學“神秘化”太多,導致它與生活脫節
因此,即使學生掌握了許多自然科學的規律,也很難形成對規律的整體和正確理解,更難以充分展示規律的實際價值。比如學生學習牛頓運動定律時,很多老師會提到“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物理的基石,是力學的第一原理”這樣的話。這樣,牛頓運動定律的重要性得到了成功的凸顯,但也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很大的學習壓力。當學生真正掌握牛頓第一定律時,會發現它主要揭示了運動與力的關系,即“所有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當在生命的意義上解釋時,可以理解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它在生命中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慣性。所以,“不接地氣”也是造成高中物理教學“三低”現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策略
(一)密切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知識和生活的關系密不可分。同時,教師應該能夠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中挖掘出有趣的知識,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許多物理規律都是從生活現象中總結出來的,所以教師可以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現象帶到課堂上,引導學生重新理解這些內容,從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還可以充分發展學生的物理思維,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觀察能力,最終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達到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認知體驗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其與高中物理教育的融合也逐漸深入,從靜態到動態,從淺入深,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和認知體驗。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低著頭聽老師講課,看課本內容,往往依靠老師板書知識的框架來完成教學,因此效率極低,不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聽力和理解。然而,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具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教科書中的靜態知識也可以轉化為集成聲音、動畫、視頻等內容的動態知識,從而便于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物理知識的核心。此外,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有利于教師向學生普及更多的課外知識,從而充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擁有更先進的科學視野,從而為他們進一步探索物理奧秘鋪平道路。
(三)重視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進而將自己的身份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此外,學生可以在合作過程中充分交流,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在學習成績上取得進步。另外,“體驗學習”實驗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學會感受、體會、使用的教育目的。同時,在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逐步成長為合格的綜合型人才。
(四)強調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自主學習也是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進而能使學生保持更積極的學習狀態,讓學生繼續向自己的方向學習,最終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學習方式。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倡導接受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相結合,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學生不再僅僅以掌握課本知識為目標,更要以掌握學習方法為目標,讓自己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有效地學習。這樣既能合理保證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又能逐步改變學校教學以考試為中心的現象,促進教學重點逐步轉移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標上,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學的發展有效地改善了目前的教學現狀,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滿足了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條件,最終培養出了一批具有高超身體素質的人才。此外,多元化教學也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培養和提升。它不僅教會學生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教材中的知識,還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知識思考和解決問題,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這也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吳丹閩.淺述多元化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239.
[2]李松.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7):1.
[3]毛曉華.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J].中小學電教,201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