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蔥郁
◆摘? 要:館校合作視域下,有針對性地提高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效率,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實踐體驗,還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其創新精神。尤其在進行越窯青瓷主題課程實踐開發和落實的過程中,還能讓學生們對傳統文化進行更為多元的認識,使其主動承擔起繼承和發揚傳統的重要責任,以便于培養更高素質且具有創新性實踐綜合能力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本文基于館校合作視域下,以越窯青瓷主題課程為例,談談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發的意義和措施。
◆關鍵詞:館校合作;小學教育;綜合實踐課程;越窯青瓷
2015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關于加強文教結合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敦促學校教育和博物館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其成為培養小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們能夠在繼承傳統、增長見識的基礎之上,強化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其可以在主觀意識的引導之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強化民族自豪感,從而為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可靠的基礎。
一、館校合作視域下有效開發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意義
首先能夠補充課堂知識,開拓小學生的眼界。館校合作視域下有效地開發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通過觀覽博物館中的藏品和文化古跡,學生們能夠學習到課本之外的內容。在提出疑問的情況下,教師或博物館講解員加以補充,不僅能夠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還可以為他們科普文化知識,從而開拓學生的眼界[1]。
其次,能夠豐富學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博物館和學校之間的合作除了要對理論知識內容加以補充之外,更需要兩者相互合作,制定并創建多元化的校內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可以在一邊豐富知識含量,一邊通過游戲或活動來實現跨時空的穿越,從而感受特定時代下社會的文明發展,依托動手實踐活動來體會古人的智慧,或者是制作多種多樣的工藝品,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從而自小培養良好的習慣。
二、館校合作視域下,以越窯青瓷為主題促進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發效率的措施
(一)設計完善的課程開發目標和實踐規劃
青瓷作為當今人們喜聞樂見的生活用品或觀賞工藝品,本身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而且形式豐富、姿態多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人們的審美體驗。基于此,在開發以“青瓷”為主題的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當中,要求教師能夠一方面引導學生們了解青瓷發展的背景以及文化積淀的形成,使學生們能夠善于發現生活中遇到過的青瓷,談談他們的類型和加工工藝等。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保護文物的意識,以便于增進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引導學生深入博物館體驗的時候,講解環節應該盡量簡單有趣,通俗易懂,然后通過設置青瓷工藝課程、欣賞活動和其他游戲流程,引導小學生能夠對青瓷藝術和相關的加工流程由淺入深的進行了解和認識[2]。
(二)豐富青瓷實踐活動課程的選題價值
青瓷藝術在不斷發展的進程當中,兼具科學、技術、美術以及人文價值。基于此,在開展相關活動的時候,教師一方面可以圍繞青瓷的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夠了解青瓷、花盆以及其他相似裝飾品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另一方面,讓學生們以欣賞為主,對博物館內的各式青瓷進行鑒賞,通過講述其背后有趣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們的文化嗅覺可以更加靈敏。例如2021年為牛年,博物館中陳列了一些繪制了牛圖案的青瓷,寓意牛年吉祥的意思。同時牛本身具有不辭辛苦、辛勤耕耘的精神品質,將這類形象寄托于青瓷的工藝當中,也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質樸情懷,可以將這些歷史文化背景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對歷史與生活實際串聯的關系加以明確的認知。在實踐課程當中,讓學生們也借鑒印有牛圖案的青瓷,傳達出美好的寓意,看看有沒有靈感,在青瓷上印出其他圖案并說明緣由。有的學生將龍的圖案粘貼在青瓷玩具上,因為龍具有祥和之意。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強化他們的動手操作技能。
(三)利用啟發式教學完善探索實踐活動
館校合作視域下想要進一步對“青瓷”主題的實踐活動進行多元化啟發,要求教師能夠打破傳統平鋪直敘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們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并將生活中遇到過的青瓷造型或者是工藝品繪制出來,以便于對青瓷的概念或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們了解陶與瓷之間的區別,從釉層功能屬性和陶釉胎位置等情況出發,讓學生們進行生活實際來進行合理區分。除此之外,在設計探索發現的課堂實驗時,為了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青瓷做滴水實驗,看看水滴在滴落青瓷表面后青瓷會發生哪些變化,通過觀察和論述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意識[3]。
(四)創設手腦并用和寓教于樂的實踐游戲
將游戲與“青瓷”主題的探究實驗活動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突出課題的寓教于樂功能,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對青瓷的歷史文化屬性和文化價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在進行青瓷的制作實踐中,學生們紛紛化為工匠,在模仿相關實驗視頻的基礎上,由教師分步驟地講解青瓷制作的各道工序,然后小組合作制作出形式各樣、各具功能的青瓷加工品。除此之外,為了可以突出這些青瓷的個性化和各類的造型藝術,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們發揮聰明才智和想象力來對青瓷進行想象設計,如向其中加入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圖案或者是增加一些附屬功能,然后在探究實踐中實現手腦并用。
三、結束語
館校合作視域下,對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進行有效的開發,不僅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技能。基于此,在以越窯青瓷為主題的課程活動當中,要求教師能夠設計完善的課程開發目標和實踐規劃,豐富青瓷實踐活動課程的選題價值,利用啟發式教學完善探索活動并設計一些實踐游戲,使小學生可以在首腦并用的情況下對青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在繼承傳統、發揚文化的精神引導下促進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銀.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有效開發的研究[J].家長,2021(09):133-134.
[2]朱昊.簡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及實施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20(47):128-129.
[3]李穎翀. 館校合作背景下小學綜合實踐課程開發——以故宮"陶瓷"主題課程為例[J].中國博物館,2018(4):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