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桂平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學校教育體制下的傳統教學觀念得到了巨大的改觀和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保持充分的時代人文教育氣息,對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弊端進行積極改革和調整,使學生獲得更優質的學習條件。本文將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創新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農村地區;優劣勢分析;創新策略
在傳統教學理念下農村地區在學校教育中存在著先天的劣勢,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學生的學習理念等存在著先天不足。但隨著時代發展,農村地區的一些教學優勢也逐漸被挖掘和發現,教師需要對農村教學的優勢選項進行充分分析,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彌補傳統的教學劣勢,使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更科學有效的培養。
一、農村地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優勢
1.熟人社會給學生的交際提供了更擴闊的契機。在農村地區,熟人社會尚在維系和運轉,對多數學生來說生活中有各種“打交道”的人群,學生在小區域內也跟容易聚集形成社交、游戲活動等,使學生天然的表達素養和意識得到有效訓練。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了解生活,使語文課程中的內容對學生形成更深刻的啟發。
2.農村地區的自然環境對學生的文學意識形成了有效的帶動提升作用。小學語文教材中,對自然景色描寫占據了大量篇幅。學生天生在更多的自然環境中成長,對自然景色有著更多的親近感和感受力。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對農村的自然景色進行多樣化的賞析和探索,使學生親近自然的意識得到更有效培養,對課文內容描述的意境做到更深刻理解。
二、農村地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劣勢
1.農村地區的信息交換相對閉塞。農村地區的教學劣勢之一,是信息的封閉性,導致師生對“外界”的認知都比較滯后,表現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的教學理念更加保守和刻板,學生對外部世界有好心和畏懼疊加的情緒。好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多先進的、優秀的教學理念更有效地滲透到農村教學地區,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中要保持積極的創新意識,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使農村地區教育理念落后的問題有效改觀。
2.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在小學教學階段,家庭教育仍然發揮著突出地位和作用。學生的日常行為會對家庭成員進行潛移默化的模仿。而農村地區家長錯誤的指導方針,可能使學生厭學、悲觀的情緒加劇,對學生的能力發展造成潛在傷害。此外留守兒童問題也使更多學生存在著自由散漫的行為特點,增加了教師進行課堂教育的難度。對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承擔一定的家庭教育功能,促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意識得到更科學的引導。
三、促進農村地區小學語文綜合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1.教師對學生的基礎文明禮貌素養進行充分塑造。在農村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基本規則意識進行充分強調和教育,使學生對學校學習秉持更理性積極的態度,促使師生之間形成更有效地配合,使學生在生活中表現出更強的文明禮貌意識。例如日常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教師表達出尊重,對周圍的長輩使用敬語,維持和學生關系的和睦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展示出人本教學理念,維持自身表里如一、謹言慎行的教學形象,保持和學生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從學生的生活視角思考德育教學問題,使學生對教師表達出更多的尊重和愛戴,對課堂學習表現出更強的興趣。
2.鼓勵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味生活。在語文閱讀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套用學生生活中的經驗,開展生活化教學,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例如在教學《走月亮》中,教師鼓勵學生對自己走夜路的經歷進行回憶和講述,自己走的是什么路?當時心中的想法是怎樣的?有過那些奇特的經歷等,促使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對課文內容做到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3.教師保持創新意識,對信息技術進行重點開發和調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保持積極的創新意識,對網絡中存在的先進教學經驗和案例進行積極研究和分析,采取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進行積極改造,使學生接受到更優質的課程教育。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眾多的優點在學校教育中逐步得到推廣。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中,也可以將更多問題留給學生自己探討學習和分析,使學生的課堂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合作交流意識、競爭素養、獨立思考能力等得到更有效培養。
4.對刻板教學方式的積極調整。傳統教學中,標準答案教學思維大行其道。教師會將標準答案思維灌輸給學生,要求學生對其進行背記和復述。這樣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對學生的長遠能力發展毫無價值,浪費了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主得出學習結論,將參考答案作為參考內容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能力、表達素養得到更有效培養。例如在例行的課文中心思想總結中,讓學生自主分析得出自己個性化的結論,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觀點共享和辯論,對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5.保持和學生家庭的有效溝通和聯系。在農村地區教學中,教師和家長的聯系要保持“報喜又報憂”的原則,給家庭教育提出更積極科學的建議,禁止在教學合作中出現歧視性的態度。信息技術發展,也使視頻會議成為可能。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留守兒童開展家庭、學生、教師三方面的聯席會議,促使家庭教育承擔其應有的教學責任,使學生對自己的家庭生活、學校學習、教師教學保持更積極、樂觀的應對態度。
四、結束語
隨著經濟發展,農村地區的學校教育正在迎接更劇烈的形式變動。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保持認真負責、積極樂觀的理念,給學生在學習上提供全新的支持和幫助,使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產生新的認知和興趣,促使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得到更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農桂軒.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女報:時尚版,2020(04):1-1.
[2]趙麗景.淺談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1):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