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冬
◆摘? 要:在現階段的背景下,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導向。能夠讓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學生的素質生成。至此,初中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開展中也應該立足于核心素養,持續地推動課程當中傳統教育的實施。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文化品格,讓學生獲取到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傳統文化教育
學習歷史可以讓學生學習了解到前車之鑒,在以后的日子中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而古詩詞的學習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古代賢人的情感,還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因此,在進行古詩詞的學習時,學生應該認真朗讀每一句話,仔細品味每一個字,體會和感受詩人字里行間的家國情懷,只有當學生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情感,才可以讓學生細細體會到一句詩詞中蘊含的細膩情感,體會到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
一、中華古典詩詞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一)激活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
短小精悍是古詩詞的基本特征,僅僅從閱讀中感知審美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發揮想象力,透過詞句的表面挖掘出其所蘊含的本質美,使學生深刻把握古詩詞的意境。將學生的想象思維更好地開發出來,任其在詩詞的意境中馳騁。
(二)發揚傳統文化
在我國文化歷程當中,傳統文化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珍寶,可以在無形當中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文化發展的過程當中,汲取了各個時代背景下的思想、理念,是值得人們在現代社會當中不斷的繼承和弘揚的。所以,借助文化滲透的加強可以使得學生在文化的接觸的同時產生濃厚興趣,并可以讓學生逐漸的認知到所要承擔的使命和責任感。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行為當中以身作則,更好的對周邊的人、事、物進行感染。讓學生實現知識的累積和學習,加大文化的創新和滲透。這樣就可以讓文化在新時代下富有更加強烈的生命力,有效地進行發揚和流傳。
二、中華古典詩詞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文學素養,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
教師要想在古詩詞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對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以及價值觀念有著重要的幫助。第一,教師一定要具有扎實的豐富的古詩詞知識,在深度剖析古詩詞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教師想要為學生全面地講解古詩詞的前提就是自己的文學功底要扎實,利用自身的文學素養來熏陶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帶領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第二,教師自己本身要真正地熱愛古詩詞。教師首先要熱愛古詩詞,對古詩詞學而不厭,對古詩詞進行深刻的分析與研究,感受其中蘊含的感情,對古詩詞中的教學意義進行深入的發掘,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刻的研讀,從而對學生展開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以及文學素養的發展與提高有著重要的響。
(二)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巧妙滲透傳統文化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教師要做好統籌設計工作,重整教學結構,并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有效滲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提升綜合素養。古詩詞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元素,也是學習的重難點。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精神思想與文學素養,教師要依托古詩詞,設計多種類型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并深入研究思考古詩的意義與內涵,為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有部分教師仍采用口頭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無法全面理解和體會。在現代化教育體系下,教師可以引入信息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三)強詩詞鑒賞,滲透傳統文化
在語文核心素養的導向下,審美情趣也是核心素養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設定一些詩詞鑒賞的環節。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入情入境。真正的有良好的感受和體會。例如,在講解《三峽》一課的過程當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三峽地勢險峻等特點,教師就可以一邊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三峽的視頻,一邊在氛圍下進行范讀。并可以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自主的對一些三峽相關的古建筑資料來進行查閱,在課程當中進行共享。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在情景中更好地進行鑒賞,并能夠加強對古代建筑的理解,讓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當中得到良好的滲透。
(四)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體會詩詞意境
運用好情境創設這一教學方法,是提升初中古詩詞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結合課程實際創設問題情境的背景下,教師就能更好地將詩詞之中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意境直觀化地表現出來,進而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詩詞,更深刻地掌握詩詞背后的意境。在初中階段的古詩詞中,作者對于意境的把握是極其微妙的,是有著豐富情感的。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要自己首先吃透意境,并且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著代入感,愿意主動積極地了解作者描述的意境,最后在思想上達到與作者的共鳴,最終完全體會并掌握整個詩詞的意境,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古詩詞與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對培養學生文化修養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滲透,引領學生深入挖掘思考,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學生體會古詩詞描繪的畫面,提升藝術涵養。此外,教師還需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趣味性,利用傳統文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曹燦燦,方前進.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及新路徑研究[J].中華少年,2019(03):177.
[2]劉丹丹.初中語文新教材古代詩歌的教學方法探析[J].科普童話,2019(04):80.
[3]田藝成.簡述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J].課外語文,2018(3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