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波
◆摘? 要:經濟社會的發展,使社會對教育系統的認知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教學,簡單的字詞差距帶來的是教學理念的創新和變更。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現代社會使體育教學中的樂趣成分不斷降低,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不斷下降。在新的創新教學時期,教師要嘗試總結學生出現體育活動興趣降低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策略提升體育教學的綜合價值,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更全面科學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培養;教學分析;實踐策略
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教師不光要在課堂教學中尋找原因。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學校教育、班級環境等對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造成多樣沖擊。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措施,將課堂教學內容和社會環境的復雜因素進行融合分析,促使體育課程具有更強的綜合價值和實踐精神,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充分的保證,為學生的長遠能力進行有效護航。
一、影響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社會原因
(一)家庭教育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在學校的行為受到家庭教育的很大影響。家庭教育不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是傳統教學中長期忽略的問題。且部分家庭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十分看重,更扭曲了學生的運動觀念,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參與興趣。此外家庭教育缺乏開明的氛圍,也會使學生自我心理更加壓抑,對參與戶外活動、集體活動比較抗拒。
(二)社會環境
在當代社會網絡技術成為影響學生行為的關鍵因素。熟人社會的解體使學生缺乏社交圈和娛樂環境。網絡技術進一步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有更強的自我封閉傾向。且網絡技術使學生的懶散思維不斷發展,使學生對戶外活動逐步失去了關注。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技術也是學生出現心理早熟的重要原因,使學生對學校和家庭的社交圈愈發疏遠。
(三)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中文化課程占據了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時間。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強調自身課程的重要性,缺乏對學生心理的疏導意識。導致學生在文化課程上感受到過高壓力,進而對其它課程逐步失去了參與興趣。此外體育教學中的軟硬件設施,也得不到學校的充分重視,導致體育課程的多樣內容無法順利執行,體育課程的內容千篇一律。最后體育教師個人的素養對學生的個體運動興趣也有著重要影響,“放羊”的教學思維尚未褪去,教師刻板的教學方式在新時期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教師有抗拒情緒,對體育課程訓練有畏難心理。
(四)班級環境
在體育活動教學中,學生對彼此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也深刻影響著其個體的行為。現代社會環境的綜合影響下,部分學生在學校中找不到朋友,對學校環境的彌生心理,使其在體育活動中不敢放開自己,影響了實際的體育活動表現。對此教師要保持多樣的策略,利用戶外活動促進學生之間對彼此的了解和友誼,使學生對戶外體育活動保持更多樣的深層興趣。
二、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多樣策略
(一)普及體育運動的價值,構筑學生的體育運動目標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體育運動的發展歷史,對個人的發展價值進行科學解釋和說明。在具體的體育訓練中,幫助學生制定一些力所能及的目標。使學生在自我重視和自我激勵中,對體育活動保持一定關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自身的人本情懷,保持和學生多樣的語言、肢體交流,給予學生公平的訓練機會,個性化的教育指導,表達出自身積極陽光的教學態度,使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
(二)組織全體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先天戶外運動興趣
在小學階段,戶外活動符合學生的天性,教師要采取措施釋放學生的天性,使學生的行為不再拘泥和扭捏,敢于在集體活動展示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能力。例如在集體活動中,學生集體的組織能力較差。教師就需要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主動承擔組織者的角色,給每個學生分配合理的運動項目和任務,使學生彼此之間形成向心力。2如組織學生跳大繩、練習跳馬等,激發學生的勇氣,促進學生對彼此的了解。
(三)對具體的訓練方法進行科學指導
在體育運動教學中,一些學生在訓練中不得要領,可能會出現懈怠和放棄的心理。對此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動作,提供給學生更科學的指導,使學生感受到訓練成功的樂趣和喜悅。例如在跳繩訓練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動作進行分解,鼓勵學生分步驟進行練習,也可以進行簡單的重復練習,跑跳練習等,使學生逐漸適應跳繩的“感覺”。
(四)組織學生進行訓練對抗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對抗訓練是培養學生集體凝聚力,保持拼搏競爭意識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積極組織一些競技體育活動項目,建議學校積極開展多樣技能評價活動等,使學生從競爭的榮辱中感知到更多樂趣。如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足球比賽,進行接力跑訓練,綁腿游戲練習、拔河比賽等,使學生在體能消耗中感受到競技游戲的魅力。
(五)建立榮譽系統、獎勵、激勵機制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校要積極設立更多榮譽獎項,給學生頒發多樣的獎品等,使校園體育文化不斷宣傳和推廣。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言語肯定和激勵,對學生也有著重要的激勵作用和價值。最后教可以保持和學生家庭的有效溝通和聯系,將學生的體育課堂表現和家長進行分享和溝通,建議家庭在培養學生能力發展上作出更多積極的嘗試。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被關注的主角,學生有權力知道家校溝通中的內容和細節,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保持更多樣的期望和興趣。
三、結束語
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拿出更多的針對性策略,以多樣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使體育課程教學有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小學生的健康發展素質得到更充分的保障。學校教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相關改革發展動向給予更積極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吳雪燕.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策略分析[J].新一代:理論版,2019(08): 160-160.
[2]郭曉燕.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策略分析[J].數碼設計(上),2019(1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