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秋珠
◆摘? 要:閱讀和寫作看似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其實并不相沖,它們不是單一而存的,兩者之間緊密相連,息息相關。閱讀能陶冶學生性情,激發學生思考,提高理解能力,科學的指導方法會將之轉化為學生的內化知識,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產生極為有利的影響;而出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知識儲備需要,會促使他們自覺進行更全面、深入的閱讀,從而在思維創造方面更具發展性,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關鍵詞:閱讀;興趣;寫作;評價
一、從閱讀中遷移仿寫,增強學生寫作的邏輯思維能力
閱讀能充盈學生的詞庫,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在學生閱讀時,引導他們對文本進行深度切入,使其了解文本整體布局,再指導學生根據文本進行仿寫,那么學生在仿寫當中對自己所寫的文章全文的布局安排就能更合理和全面。
1.列提綱分析閱讀文本的全文布局,并進行仿寫訓練
(1)精煉提綱,大概把握全文布局
有些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重點不突出,讓人搞不清他到底想要說的是什么,原因就在于他沒有安排妥善全文的布局。比如在寫景的寫作訓練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范文閱讀,分析文本所采用的寫作手法、觀察方位、敘述順序、立意和布局的優點等,一一以提綱列出來,然后仿寫提綱再安排寫作內容,這樣學生寫作的時候就容易有參照。又比如寫人,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特點的時候,可以指引學生通過提綱的方式進行逐層分析,恰當地安排文章的主次,使全文的布局安排能達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2)細化提綱,使全文布局具體化
文章主次分明,詳略安排得當自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要做到這一點,那么根據精煉提綱進行布局細化就很有必要了。細化提綱的要點就是要考慮全文的布局安排。比如描寫植物可以這樣羅列提綱:先確定題目,然后引入主題表述,再講述主體內容,然后結尾。在這各個部分當中,可以更細化一些,從哪里開始描寫,圍繞的主要中心,大概篇幅安排,最后的總結重點等。只有從整體出發,讓學生充分了解內容的結構,學生才能在仿寫中實現內化吸收,激發自我創作的能力。
2.從閱讀遷移仿寫,內化寫作技巧
當學生經歷了從閱讀的過程遷移到寫作的內化過程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就更加鞏固,對內容的整體易于把握,達到深化閱讀,理解內涵意義的目的。但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對仿寫的控制,畢竟模仿只是一種手段,創新才是最終的目的。過度的仿寫容易變成習慣性的抄襲惡習,因此,當學生仿寫練習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多思、多練,脫離仿寫的模式,進行自己的創新變化這樣才能達到通過閱讀來內化寫作技巧的目的。
二、借助閱讀促寫作,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融合,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加深學生的知識學習印象,調動學生寫作的興趣。
1.以"悅讀"促進學生"悅寫"
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不是孤立而存的,也非"二選一"單項選擇,反而是兩者共存,共同促進的"多項選擇"。教師在平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悅讀""悅寫"的指導。所謂"悅讀"就是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自主自覺堅持閱讀,"悅寫"就是通過寫作的方式將自己的思想感受、社會生活經驗表現出來,獲得愉悅的成功的寫作體驗。"悅"是重點,是關鍵,而且必須要有正確的指導方法,才能更好地實現從"悅讀"到"悅寫"的過渡,從而實行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的同時提高。
(1)組織學生深入閱讀,讓學生"敢寫""愛寫"
寫作本來是自由的,是自我情感表達的體現,但是許多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都會有不知道怎么寫,不敢寫,怕寫錯的顧慮。這是由于學生的不自信、畏難心理而產生的,人總是會對未知的事物心生怯意,特別是小學生,遇到難題下意識就會通過逃避的行為來試圖掩飾自己的無知、畏懼,這是很正常的反應。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閱讀指導的過程中結合寫作需要來提高學生的創作自信。
(2)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切實可行的分層閱讀和個性寫作指導
在小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指導寫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愛套作,仿寫痕跡濃,選材老舊,無新意,詞匯貧乏,行文枯燥。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以更有實效性、更有趣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更愛閱讀和寫作。
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堅持閱讀,勤做讀書筆記,從閱讀中積累好詞好句——比如有名的詩句、有意思的詞語、描寫生動的段落等等。學生在閱讀筆記記錄自己在閱讀當中的一些感受和發現,便于學生整理學習內容,在選取寫作素材的時候更有可選性,然后良好的閱讀記錄習慣會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自信,逐步淡化學生對寫作的恐懼。作為語文教育者應在學生心里種下愛閱讀、愛寫作的種子,予鼓勵為養分,以耐心指導為陽光,慢慢地引導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
2.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與評價的自由
我們應該了解學生的關注熱點,接觸他們的世界,這樣師生之間才能有共同語言,從而更好地引發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開始的時候不必太拘泥于學生的表達方式,只要他們愿意去表達,這樣已經是好的開始。傾聽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評價,以鼓勵為主導為學生提出指導建議。在學生當中開展閱讀比賽、朗讀比賽、作文競賽、手抄報等活動,以多種媒介為依托,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素養逐步提升。
總之,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閱讀和寫作,不是每個學生將來都會成為大文豪,但教師應該奔著我們的學生或許是一個大文豪這樣的理想去指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愿我們以閱讀為基石,與學生開拓通向寫作殿堂的陽光綠道。
參考文獻
[1]李云芝.小學語文閱讀中提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的途徑[J].神州,2017(09):187.
[2]郭婷婷.小學語文閱讀中提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的途徑[J].當代家庭教育,2019(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