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 要:體育游戲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教育內容,教師要善于在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讓幼兒相互協助共同完成體育游戲任務。文章分析幼兒園體育游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合作行為的策略,指出教師要創設體育游戲合作情境,構建合作小組提升幼兒合作技能,借助規則規范幼兒的合作行為。
關鍵詞:幼兒教育;體育游戲;合作行為;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11;G613.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1-0038-02
幼兒的合作行為,對于其以后的發展具備一定的價值。因此,在幼兒體育游戲中,教師不僅要講解運動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幼兒學會和他人合作,向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進而激發幼兒的合作精神、參與意識,增強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幼兒園體育游戲存在的問題
1.無法為幼兒合作行為創造教育條件
在體育游戲中,幼兒需要和同伴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游戲任務。在具體的體育游戲中,并不是只有體育游戲才能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材料的投放、場地的選擇都會影響幼兒的合作行為。雖然以上內容都具備較強的教育價值,但是在實際的幼兒體育游戲中,一些教師沒有意識到材料投放的重要性,無法為幼兒的合作行為創造條件。通過調查發現,很多教師的材料投放較為隨意,場地的選擇也沒有考慮幼兒實際的合作行為需要,導致在體育游戲環節,幼兒處于被動合作的狀態,無法激發幼兒主動合作的意識與行為。
2.幼兒合作行為指導存在偏差
在幼兒體育游戲中,教師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行為,就要加強對幼兒合作行為的指導,讓幼兒在合作中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促進幼兒的共同發展。但是在實際的幼兒體育游戲中,一些教師對幼兒合作行為指導存在偏差,總是習慣用命令式、主導式的方式進行指導,無法為幼兒創設民主的體育游戲合作氛圍,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而且部分教師在指導體育游戲過程中,只關注體育游戲任務的完成程度,忽視了培養幼兒的合作行為,無法展示出活動指導的教育功能。教師這種偏向于問題解決的活動指導,不利于幼兒產生合作行為,導致幼兒之間的合作缺乏有效性。
3.幼兒合作行為較為單一
很多教師意識到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合作行為的必要性,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游戲設定過程中缺乏技巧與方法,導致幼兒的合作行為較為單一。一些教師習慣于在體育游戲中隨意穿插一些需要幼兒合作完成的活動,而這些活動的指向性、目的性比較差,使得幼兒沒有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參與合作。這樣的體育游戲合作行為是無效的,根本無法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意識與合作精神,體育游戲教育質量比較差。還有些教師沒有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科學設定體育游戲內容,讓幼兒被動參與到體育游戲合作活動中,導致幼兒的合作行為也是低效的。
二、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合作行為的策略
1.創設體育游戲合作情境
在幼兒體育游戲中,教師要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行為,就要為幼兒創設體育游戲合作情境,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合作自主性與積極性,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合作行為習慣。教師可選擇一些有利于促進幼兒間合作的體育游戲內容,讓幼兒自主采用合作方式來完成體育游戲任務,構建大拼盤式的合作形式。幼兒體育游戲的難度,也會影響幼兒的合作能力,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認知水平、行為能力、操作能力,科學選擇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體育游戲內容,讓體育游戲具備較強的群體性、挑戰性、開放性。由于幼兒的發散性能力比較強,教師要盡可能選擇一些較為形象直觀的體育游戲內容,讓幼兒在體育游戲中學會幫助他人,并在相互合作中挑戰體育游戲任務。教師還要設定一些合作的體育游戲場景,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運動器械,改變以往體育游戲中單一的動作訓練模式,在趣味的游戲情境、故事情境中引導幼兒合作完成體育游戲任務。如教師可以把幼兒活動室裝扮成醫院的場景,為幼兒搭配相應的道具服裝,讓幼兒在繞、鉆、跨、走、抬等動作中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并在合作中初步了解醫務人員的工作內容,提升認知能力和生活技能。
2.構建合作小組提升幼兒合作技能
在幼兒體育游戲中,分組屬于提升幼兒合作技能的重要基礎,教師要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劃分小組,讓幼兒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任務。教師要全面掌握每一個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以此作為劃分小組的依據,讓幼兒擁有一個相同的奮斗目標與方向,在體育游戲中能夠相互合作,為體育游戲付出自己的努力。這樣,既能讓幼兒高效完成體育游戲任務,還能提升幼兒的合作技能。教師要讓幼兒在小組中全面展現出自己的體育特長,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小組成員的競爭力。在同質分組中,教師要把運動水平、學習技能水平相當的幼兒劃分到同一個小組中,把關系較好、擁有相同愛好的幼兒劃分到一個小組,讓幼兒掌握體育游戲的自主權,這樣他們才會更加團結,在自由合作練習中完成體育游戲任務。在同質分組模式下,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幼兒的個體化差異,這樣更容易實現合作學習、合作競爭,提升幼兒的團隊合作技能。在異質分組中,主要是把運動水平、學習技能、知識結構不同的幼兒劃分到一個小組,并且讓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大致相當。這樣,幼兒在合作練習與競爭中,能夠相互彌補不足,尋找團隊伙伴中的體育運動優勢,將其他幼兒作為自己的榜樣,在相互學習中共同完成體育游戲任務,共同進步。
3.借助規則規范幼兒的合作行為
規則是實現幼兒活動社會化的重要基礎,也是衡量幼兒行為規范的重要標尺,在體育游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正處于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在體育游戲中反復強調規則,并在常規教育中讓他們對規則有更多的了解,以此來規范自己的合作行為與活動行為。很多體育游戲都是在戶外開展的,教師只有科學設定體育游戲場景,合理安排幼兒的站位,才能在體育游戲中潛移默化滲透規則。教師要結合不同幼兒的個體化差異給予個別指導,讓幼兒能夠在體育游戲中遵守合作規則。同時,教師要借助明確的指令,讓幼兒掌握合作規則。教師還要選擇一些通俗易懂、簡單的合作規則指令,這樣幼兒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具體的體育游戲中,教師可以借助兩人拍拍手、三人抱成團的語言指令,讓幼兒迅速投入到合作狀態中。而且教師要善于用正確的肢體動作,讓幼兒遵守合作規則,隨時聽從教師的指揮完成小組合作、隊列變化,將注意力集中在體育游戲中。除此之外,教師要善于借助圖示來明確合作規則,以此來刺激幼兒的視覺神經,讓他們能夠接受和理解活動規則,學會正確合作、積極合作,不做損害其他幼兒健康、利益的事情。教師還可以把音樂作為傳達合作規則的媒介,在體育游戲的熱身階段,用節奏激昂的音樂來調動幼兒的合作情緒。在游戲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用節奏較為舒緩的音樂調節游戲的強度,幫助幼兒緩解緊張情緒,使他們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感知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