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茂 倪大麗
摘 要: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導致學生思維出現僵化,影響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可在數學教學中創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式,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理解數學概念、解數學題目、檢查題目,讓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逆向思維;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421;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1-0064-02
數學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重在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傳統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而忽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樹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識。其中,逆向思維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可應用于數學教學中。
一、逆向思維的含義以及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逆向思維的著重點在“逆向”二字,主要是指與常規思維相反的一種思維方式,也被稱為求異思維。其具有普遍性、批判性和新穎性的特點,可以讓學生突破傳統正向的思維模式,從反面思考問題。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習慣以正常的方向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對于一些特殊的問題,如果從反面思考,就可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抓住問題的核心,找到解題的方式,從而有效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二、逆向思維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逆向思維理解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做題的依據。學生只有透徹理解數學概念,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但有的數學概念比較復雜、抽象,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可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讓學生采取逆向思維的模式。例如,在教學“認識負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來理解負數的概念,進行相應的計算。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數學概念都適用于逆向思維,教師要有所選擇,否則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2.利用逆向思維解數學題目
在數學學習中,適當的題目訓練非常重要而且也很必要。部分學生在解數學題目時只重視解題的結果,而忽視解題的方法。不同的解題方法雖然能夠取得相同的結果,但是解題時間和解題準確率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可以針對一些題目采取逆向思維,從題目的反方向進行思考,從而找到更好的解題思路。
例如,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組,x+y=1-m、x- 3y=5+3m,m與方程組的解x或y相等,求m的值。基于傳統的思維模式,學生會認為這里面存在三個未知數,已經超出了解題范圍。而如果采用逆向思維,將m看作一個已知數,那么,這個題目解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學生將m作為已知數之后,就可以按照正常的二元一次的方程進行解題。同時,將x、y當作已知數進行計算,也能夠計算出答案。在常規思維模式下,學生將x、y、m都當作未知數,解題就存在困難,而如果應用逆向思維,就能快速找到解題思路。
很多數學題目都可以應用逆向思維來解答,教師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學會分類,將適用逆向思維的題目搜集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共同點,以靈活應用。通過大量題目的訓練,學生會不自覺地將逆向思維作為一種解題方式,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3.利用逆向思維檢查題目
檢查是考試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正確的檢查方式可以提高題目的正確率。但考試時間有限,學生不可能以再做一遍的方式進行檢查,但可以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檢查題目,即將所得答案帶到題目中進行驗證。這種方式快速、便捷,能夠有效提高檢查效率,提高題目的正確率。
三、 數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教師要具備逆向思維的教學理念
為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教師要有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教學意識,并以此為基礎制訂教學計劃,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以逆向思維思考問題。教師的教學理念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理念,當學生具備逆向思維意識后,就能夠進一步掌握逆向思維的學習方法,并提高逆向思維能力。
2.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1)采用競賽的教學模式。數學課堂一般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跟上教師的思路,掌握教學內容。但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容易走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在教學中采用競賽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潛力。例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數學題目,讓學生以逆向思維的方式解答,哪個小組解答的題目多而且準確率高,哪個小組就是獲勝的一方。青少年學生的好勝心比較強,思維活躍,非常愿意參與這樣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在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團隊榮譽感。但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舉辦一些數學競賽,選擇不同的數學題目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或讓學生組建數學學習社團,進行相應的逆向思維訓練,以此提高逆向思維能力。
(2)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模式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十分有限,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因此,教師可在數學教學中采取探究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去探索知識,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先提出問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它們的內角和怎么會是一樣的呢?”“三角形的形狀變了,可是內角和怎么會不變呢?”然后教師讓學生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內角和。當學生得出結論后,教師再用剪刀將長方形、正方形沿一條對角線剪開,分成兩個三角形,讓學生繼續討論三角形的內角和。很顯然,這種突破常規的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以不同的思路探究數學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