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琳

摘要:當前,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必須通過構建學習型教學創新團隊、系統設計課程思政要素融入、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等優化路徑來加以改進。本文以“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為例,闡述了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與項目實施過程。
關鍵詞: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05C-0051-03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學校要進一步轉變育人理念,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2]。這些要求學校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學界也圍繞“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展開了熱烈討論,形成了諸多富有見解的理論觀點,為我們對“課程思政”做深入實踐研究提供了參考。
一、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專業課教師的教育理念有待轉變。在當前倡導的課程思政大氛圍下,各校雖非常重視,但在政策制定、氛圍營造、激勵措施等方面差異較大,成效難以保證;更重要的是,大部分計算機專業課教師認為學生學好專業技能才是關鍵,才是首要任務,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政老師完成,課堂只講專業技能,缺乏專業課堂思政的意識。
二是專業課程標準等綱要性文件缺乏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2013年以來,江蘇省教育廳組織修訂了計算機類專業的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與部分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主要闡述了專業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實施建議等,明確了面向全體學生學習的基本要求,但大多缺乏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建議與要素融入,無法給目前參照課標開展教學的一線專業課教師提供較好的方向性指導。
三是專業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未融入思政元素。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是整個教學評估工作的核心,評估標準的構建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評估的效果和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目前,中職校對計算機專業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估主要以各級技能大賽、?。ㄊ校W業水平考試、學校期中期末專業課考試成績來進行量化評估,對課堂思政的融入度、課堂育人的成效度等方面鮮有考量。
二、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的優化路徑
根據以上問題分析,經過實踐與反思,筆者提出如下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優化路徑。
一是要構建學習型教學創新團隊,轉變專業教師的育人理念。由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班主任等組成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創新團隊。教學團隊針對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開展進一步的調研,梳理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內涵、融入模式、資源開發、教學方法創新等方面的學習研究,通過思想碰撞、轉變理念、優勢互補,形成解決方案。只有教學創新團隊不斷學習,轉變理念,才能確保課程思政科學、有效實施。
二是要系統設計課程思政要素融入。系統設計是指在計算機類專業的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研制、課堂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評價四個關鍵環節進行思政元素的融入。在省教育廳發布的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基礎上,修訂適合學校實際的實施性方案與課程標準,在“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課程設置及要求”“課程教學內容及目標要求”等部分將課程技能目標與當下提出的育人目標相融合;在課堂教學環節, 結合專業知識點提煉愛國情懷、自信自強、嚴謹求實、拼搏創新、團結合作等思政要素融入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中[3];在課堂評價環節,按照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設定的育人要求,注重學生課堂上的綜合素養表現,量化考核,記錄到形成性學習評價中去。
三是要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方法。與其他專業相比,計算機專業具有先天的網絡思政育人優勢,在教學手段上,創新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激活計算機專業課程育人的價值屬性。線上推送的自主學習資源,可結合每次課的學習主題,融入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職業文化、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讓學生在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時,也感悟到課程資源中的思政內涵,做到課程思政育人的泛在化;線下課堂中,教師可結合項目、任務教學中的知識技能點,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社會熱點、計算機前沿技術等話題順勢導入思政內容,與學生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崇高理想與責任擔當,做到自然融入,潤物無聲;通過線上網絡自主學習和線下課堂交流的有效結合,實現課程思政全方位、全過程的高效育人,完成職業院?!盀辄h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
三、“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思政實踐案例
(一)課程思政融入教學設計
“圖形圖像處理”是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平臺課程。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新技術發展和高素質人才要求,將思政融入課程,筆者設計了“綠色出行”“研學之旅”“追夢少年”“美麗鄉村”和“創新中國”5個學習項目(見表1)。
(二)課程思政的項目教學實施
以“綠色出行—平面海報設計”項目為例,融入課程思政元素,課堂實施如下。
任務準備,分兩個階段:“學—鑒”。在“學”環節,教師課前在“藍墨云”學習平臺上推送關于節能環保的視頻資料。在專業技能學習正式開始之前就融入了思政教育,讓學生了解全球環境治理的嚴峻形勢,喚醒學生的環保意識;針對視頻中提及的問題,組織學生在“藍墨云”中討論日常生活中能源耗費、污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應從小事做起、自身做起,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倡導大家“綠色出行”;在“鑒”環節,教師搜集成熟的公益海報,帶領學生鑒賞公益海報的構成要素與藝術表達;然后順勢提出項目學習任務,設計、制作以“綠色出行”為主題的平面海報。
任務實施,分三個階段:“仿—創—評”。在“仿”環節,學生模仿制作教師設計的“綠色出行”海報,習得海報設計與制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融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思想等內容,引導學生形成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創”環節,需要學生自主搜集素材并不斷優化、感悟素材表達的內涵,并設計主題海報標題,在制作富有個性的宣傳海報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保護生態的責任擔當。在“評”環節,教師組織小組互評,并引導學生繼續優化、修改設計作品;然后讓各組代表講解設計制作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教師具體優化要求。這種通過反復修改、提升的過程,使學生親身體會工匠精神的內涵,提升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張爍.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萬玉鳳,陳寶生.高等教育要做到四個“回歸”[N].中國教育報,2016-10-18(01).
[3]陽瓊芳,朱海燕.高職院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0).
責任編輯:章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