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摘 要:學困生必然存在,導致學困生形成的因素不一。在新課改背景下,力求以生本理念指導教學,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數學;學困生;有效策略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生本教學理念,培養學困生積極向上的心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給學生施以愛心和鼓勵
心理學研究發現,“凡是教師缺乏愛,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所以“愛心”是教育的靈丹妙藥,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要給學生以真誠的關愛,尤其對學困生而言,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對這些學困生老師一定要有責任心,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不管不問,更不能對他們有不尊重的傷害行為,要以自己的愛心感化他們,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在上課時,特意留心這些學生,在學習的難度上有意識降低,給他們提供比較簡單的題目,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而且,老師要做好課外輔導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查漏補缺,逐漸縮小與其他同學間的差距,從而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
二、讓學困生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學因生最怕的和最頭痛的還是數學課,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策略的運用,千方百計地讓學困生自己喜歡上數學,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讓數學走進學困生的心里,讓學生隨時感覺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和生活中,將數學與生活建立起聯結點,從而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如在學習“角的認識”“平移”等數學知識時,老師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的生活與這些數學內容之間建立起聯系,通過實物具體的形象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認為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幫助他們提升學習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學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在于,要使一個在絕大多數兒童來說能夠勝任而偏偏在他來說不能勝任的兒童,不要感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一種人類最崇高的樂趣——認識的樂趣、智力勞動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在我們的工作中,人道主義的最高階段就是:我們必須依靠對于自然力的深刻知識,去克服那些甚至被自然本身所命定的不可克服的困難。”
三、運用游戲教學法提高數學興趣
數學問題就是生活問題,二者是不可分開的,離開了生活就無從探究數學問題,而在解決生活中又幫助學生掌握了知識。根據小學生好動的性格特征,老師有意識地采用游戲化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讓學生根據相關的數學知識做一些游戲活動,不但可以鍛煉其動手能力,還能提高數學思維,多做一些拼圖、轉化、圖畫等等,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能力。在這些活動中,老師要隨時觀察學困生,注意學生的課堂動態,適當且及時地給予一定的指導或獎勵,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困生在心理上相較于其他學生可能有點自卑,因而對數學學習沒有自信,導致數學習的興趣不濃厚,因此要求老師在上課的各個環節要對其給予更多關注。在學習基礎知識時,盡量設計一些與學困生匹配的知識,降低知識的難度,運用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去引導,讓他們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將知識的學習和興趣的引導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習興趣,鞏固基礎知識。
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可不經意地讓學困生來解答,這些學生往往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神,一經觀察到要及時糾正,引導到課堂中來。如學習“除法的初步認識”一節內容時,我發現班里有位女同學注意力不集中,留意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我發現之后,并沒有立即去指責,而是輕輕地走到她身旁,她一下子很緊張,表情上十分不安。而此時其他的同學已經在做活動,用小木棒進行分組。我對她說:“你分得不錯啊”,又指導她要用數學的方式進行分組,把12根小木棒分成3根1組,可分幾組呢,經過引導她很快地分出了4組。接下來是學生的集中交流階段,我有意識地讓她發表自己的成果,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她回答正確,我適時地進行了表揚,從此以后這個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上課聽課時注意力集中了,而且愿意跟其他同學一道交流和討論了。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名稱: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動機激發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SB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