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英語的核心素養內涵的教學途徑探究為例,分析運用課前英文學習的引入,建立英語知識思維導圖結構,再通過資源的研究和融入,將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貫穿到英語學習中,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英語教學;核心素養;微資源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文化品格
英語學科中文化品格是獨特的體現,文化品格的培養注重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將視野拓寬到國外,使其能夠具有較強的民族自豪感,同時在學習和觀賞他國優秀文化時能從中吸取精華。
(二)學習能力
在已學知識的經驗上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對策來增強自身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觀察和感受,經過不斷地改變和探索,尋找有效的技巧和策略,最終達到預計目標。
(三)語言表達能力
英語學科的基礎要素是語言能力,也是學生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組織語言,然后表達社會中的情景。英語口語表達比較重要,所以學生在學習中要明白語篇傳達的意思,并能夠通過口語、書面和他人溝通,將情感和意圖體現出來。
(四)思維品質
英語學習中的思維品質就是學生的心理活動,這種活動對學生學習起到關鍵性作用。思維品質一直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存在,其是學生學習中選擇和判斷的起源,而且在細節和邏輯方面幫助學生推理和評估,并對語言材料進行分析,再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表述。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英語課堂教學途徑探究
在英語學習中,如何培養核心素養課堂,以下通過案例進行分析。
第一階段是課前準備。教師在課前制作微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學習的初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從英語中尋找樂趣。數字化教學模式已經開始發展,這也在無形中為學生有效學習提供便利條件。例如,在講解“My Family”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群里發布探究小任務,先出示一張全家福照片,再發布英文形式的小短文和短文朗讀語音,讓學生聽讀后介紹自己拍全家福時的情景。此時學生就可以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自主組織英語語言并分享在群里,并能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發來語音:
Hello, Im Doudou,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Love to laugh Its my mother. Shes very beautiful,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but I have a good friend Wangwang, he is a clever dog,He is my friend.
通過前期準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做好準備,還能將學習氣氛變得活躍,使接下來的課堂上學生能大膽地發言,這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
第二階段是在課堂上,通過交流和探討及師生之間的對話,學生將內容吸收和消化。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不能只靠單詞記憶來提升,而是要提高效率減少背誦時間,而且不能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要通過內涵的理解去認讀。在課堂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頭腦風暴就是其中的一種,讓學生在頭腦風暴的交流下對文中的知識進行理解,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看法,讓其統一起來就能形成新的知識。比如,在講解“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自己的觀點。
一方觀點:I think when we grow up, we can make some decisions by ourselves, and we can put forward our opinions and ideas. We should keep trying to achieve the impossible things。
另一方觀點:Although we have grown up, but with less experience, we still need to listen to the opinions of 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and believe that they are not wrong。
通過討論,我們可以改變以往的跟讀式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英語教學不再單調乏味。
第三階段是課堂知識拓展,通過課堂的翻轉環節,讓學生對英文內容進行深層次分析,開闊學生視野。建立英語范圍角、社團活動室,讓學生融入情景深化學習。比如,在過節日的時候,用英語文化制造節日氣氛,布置活動教室,營造英語學習氣氛,在英語交流、探討、創作的場所,培養學生英語愛好,通過活動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事實證明,英語活動是新時代的英語核心素養體現,也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熊欣捷.淺談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方法[J].科技資訊,2020,18(32):125-127.
[2]王麗平.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研究[J].學周刊,2020(24):52-53.
作者簡介:任淵(1986—),漢族,甘肅嘉峪關人,本科,一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