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是人生的啟蒙教育,幼兒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幼兒階段養成的良好習慣會給幼兒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而幼兒階段的音樂教育是實現幼兒快樂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形成良好性格與人生觀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各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實施快樂教育,提升幼兒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生活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學;情境創設;快樂教育
當今社會,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幼兒的教育,出臺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旨在規范各級各類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行為,不斷提升其教學質量。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每個家庭也越來越重視對幼兒教育的投入,想讓幼兒進最好的幼兒園,接受最好的教育。因此,每位教師不能辜負黨和國家的重托,不能讓每一位家長失望,要創設教學情境,接近幼兒生活,上好每一堂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與接受教育的興趣,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當然,音樂教學也不例外。
一、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性
處于學齡前的幼兒,其思維是形象思維的前期階段,不穩定,只對看得見的、運動變化的、顏色鮮艷的、與自己生活實際比較接近的、具有聲音的事物或者活動感興趣,對固定的、與自己生活實際距離比較遠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活動不感興趣。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了解幼兒的思維規律、性格特點和生活環境等,在此基礎上創設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把幼兒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陶冶情操,發展各種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創設情境的策略
(一)借助故事,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
幼兒對故事有著獨特的情感,可以說每個兒童都是在聽故事中長大的。有的幼兒把聽故事當成了催眠曲,不聽媽媽講故事就睡不著,可以說幼兒對故事的喜愛是教師沒法理解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借助講故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在教幼兒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時,教師先給幼兒講一段山谷里動物們開聯歡會的故事:“山羊、喜鵲、百靈鳥、灰雀、黃牛、馬等各種動物聚集在美麗的山谷里,載歌載舞,盡情地歌唱,爭先恐后地把最美好的歌喉展示出來,整個山谷整個晚上都成了動物的天堂……”當幼兒聽完老師講的故事,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山谷回音真好聽》是誰在表演,為什么好聽,對這節音樂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教學效率一定是高效的,幼兒一定是在開心快樂中結束課堂學習活動的。
(二)理解歌詞,讓幼兒的課堂“活”起來
幼兒的特點就是好動,并且對運動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對活動的事物注意力比較集中且長久。因此,幼兒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讓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動起來,使幼兒的注意力持久起來。例如,在教學歌曲《小娃娃跌倒了》時,讓幼兒根據歌詞模仿行走、擁擠、跌倒、攙扶、合作等動作,在課堂上動起來,通過對動作的模仿記住歌曲的歌詞,養成幫助別人的意識,同時讓幼兒接受品德教育,提高生活能力。
(三)借助媒體技術,創設幼兒音樂教學情境
現代媒體在學校教學中的廣泛引用,極大地方便了教學活動,當然幼兒教育也不例外。形象逼真的課件、微視頻、電影片段、動畫片等都是幼兒的最愛,都能極大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恰當地展示鮮活的教材片段,激發幼兒的激情,培養幼兒持久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玩具進行曲》時,教師可借助媒體技術展示小貓、小狗、小兔子、小娃娃、小汽車等的圖片和聲音,邊講音樂中的故事,邊讓幼兒借助媒體技術理解歌舞內容,欣賞美妙的旋律,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時完成教學目標。
(四)創設生活情境,讓幼兒熟悉社會生活
一方面,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幼兒將來的生活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幼兒對接近自己生活的事物或活動比較感興趣。因此,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接近幼兒生活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賣報歌》時,教師可以在講述歌詞的過程中再現創編歌曲的時代背景,讓幼兒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處境。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5.
[2]李晉媛,林靜華.幼兒音樂活動設計與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劉芳(1982—),女,漢族,甘肅定西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