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遠見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建構物理概念的最大難度在于抽象性,這在摩擦力的學習中顯得尤為明顯。創設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概念、發現物理規律的重要手段。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具有某種親身經歷或生活積累并不一定會形成知識體驗,這就需要外在的誘因來促進知識體驗的產生。從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實踐出發,探討在核心素養理論指引下優化課堂教學,助力學生理解摩擦力基本概念和相關規律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實驗
新課改對初中生的物理學習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已經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好物理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培養好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物理的學習中,學生往往對物理知識充滿著好奇,而學好物理,對于一個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物理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起著很大的作用,讓學生對物理學習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本文主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設定有趣的、吸引學生的問題進行實驗教學;教師要重視備課等方面,探究如何構建更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體驗感和興趣,促進他們物理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常常圍繞著課程中的理論進行,但是物理知識本身較難理解,就會導致很多學生在剛接觸物理的時候就產生抵觸的心理。并且當前初中物理教師大部分還是熱衷于對書本上的知識點一字不落進行講解,還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的提高為主要的目的,只是簡單地將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傳遞,并沒有深刻地思考學生是否能夠學以致用,這樣使得學生往往在沉悶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十分被動,而物理的實驗教學可以在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力。
二、開展有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1.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
在教學摩擦力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針對摩擦力的相關概念給學生統一介紹一下,讓每個學生在第一次接觸摩擦力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然后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將相關的內容引入課堂當中,可以利用身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幫助學生理解。
2.通過設定有趣的、吸引學生的問題進行實驗教學
興趣對學生不斷探索未知世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總是比較的固定,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會越來越低,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學習物理這門學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能夠激起學生求知欲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更有動力去研究它、探索它。例如,在初二的課本上學習摩擦力這一專題時,教師可以描述類似這樣的問題:桌子上有一個裝滿了大米的杯子,將筷子插在其中,是否能將整個杯子抬起來?學生立馬會對這個物理現象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將需要的全部材料準備好,并在課堂中讓學生自己去實驗,然后觀察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索這個現象產生的原因,猜測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這樣一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3.教師要重視備課
教師的課堂教學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充足的備課,能夠讓整個課堂的四十五分鐘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創設出更多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物理的環節,這就要求物理教師要就書本上的知識進行仔細的研究,設計一系列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驗環節,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學生都熱情地參與到教師設計的課堂實驗環節中,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創設適合中學生學習的課堂情境,積極探究,利用實驗教學的方式加強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體驗,教師要針對當前在物理課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設定有趣的、吸引學生的問題進行實驗教學;重視備課等方式,讓實驗在課堂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萬明波.“留白”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8):47-48.
[2]張勝利.創設情境引導探究 借助實驗加強體驗:以“摩擦力”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27):12-13.